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丨唐诗鉴赏(一百二十三)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11-03
595

郭进拴丨唐诗鉴赏(一百二十三)王维《酬郭给事》鉴赏

《酬郭给事》是唐代诗人王维晚年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是他写给事中郭某的酬和诗,诗中颂扬了郭给事,也寄托了诗人辞官隐居之情。

## 一、创作背景与诗人心境
王维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他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有着“诗佛”之称。其后半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官场应酬诗作较多。此诗创作于郭给事写诗赠予王维之后,王维借景抒情写下这首酬和诗,既回应友人,又借此表达自己的心境。

## 二、诗句赏析
### 首联:显达之景
“洞门高阁霭余晖,桃李阴阴柳絮飞”,首联着意描绘郭给事的显达。“洞门高阁”展现出皇家建筑的宏伟,象征着郭给事所处的高贵环境;“余晖”则是皇恩普照的象征,暗示郭给事深受皇帝恩宠。“桃李阴阴”表明郭给事桃李满天下,“柳絮飞”寓意着那些门生故吏个个飞扬显达。这两句诗形象地描绘出郭给事上受皇恩、下得门生拥戴的显赫地位,为全诗奠定了颂扬的基调。

### 颔联:清廉闲静之态
“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此联描绘郭给事奉职贤劳、居官清廉闲静的状态。前两句景状华艳,此联转为恬淡。“疏”和“稀”二字,点染出闲静的气氛。官衙内本应政务繁忙、人来人往,如今却能听到鸟儿的鸣叫声,生动地刻画了郭给事为官的闲静。“省中啼鸟”表面写景,实则暗喻郭给事政绩卓著,讼事无多,时世太平,衙内才如此清闲。

### 颈联:勤勉奉职之姿
“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颈联直接描写郭给事本人。早晨,他身佩玉饰,恭恭敬敬地前往金殿朝拜皇帝;傍晚,又捧着诏书退朝拜别琐闱。“趋”和“拜”两个字生动地展现出郭给事诚恳、恭谨的样子。“晨”“夕”二字,让人感受到他时刻紧随皇帝左右,处于令人瞩目的地位。从全诗结构来看,此联为最后点明主旨做了铺垫。

### 尾联:辞官归隐之意
“强欲从君无那老,将因卧病解朝衣”,尾联笔锋一转,诗人以委婉的语气表达自己年老体弱,虽想追随郭给事却力不从心,只能借卧病为由辞官归隐。这一句集中反映了诗人的出世思想,也是全诗的主旨所在。

## 三、艺术特色
### 借景抒情,寓意深刻
诗人善于捕捉自然景象,将颂扬之情寓于景物描绘之中。如首联的“洞门高阁”“余晖”“桃李”“柳絮”,颔联的“疏钟”“啼鸟”,这些自然景象不仅描绘出优美的画面,更象征着郭给事的显达、清廉和政绩。通过借景抒情,使诗歌避免了直接颂扬的庸俗,达到了避俗从雅的艺术效果。

### 结构严谨,层层递进
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首联写郭给事的显达,颔联写其清廉闲静,颈联写其勤勉奉职,尾联表达自己的归隐之意。前三联层层递进,不断颂扬郭给事,尾联则突然转折,点明主旨,使诗歌富有波澜。

### 语言优美,对仗工整
作为一首七言律诗,此诗语言优美,对仗工整。“洞门高阁”对“桃李阴阴”,“禁里疏钟”对“省中啼鸟”,“晨摇玉佩”对“夕奉天书”,不仅在形式上整齐美观,而且在内容上相互映衬,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王维的《酬郭给事》通过对郭给事的颂扬和自身归隐之意的表达,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和复杂的心境。它既是对友人的赞美,也是诗人对自己人生的一种思考和选择。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丨唐诗鉴赏(一百二十二)

下一篇郭进拴丨唐诗鉴赏(一百二十四)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