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丨唐诗鉴赏(一百二十七)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11-03
577

郭进拴丨唐诗鉴赏(一百二十七)王维《息夫人》鉴赏

王维的《息夫人》是一首蕴含深刻内涵与独特艺术魅力的五绝佳作,全诗如下:
莫以今时宠,难忘旧日恩。
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 一、创作背景
据唐朝孟綮《本事诗》记载,唐明皇的哥哥宁王李宪,夺取了卖饼人的妻子。一日,李宪宴客,把卖饼人召进府中,女子见到丈夫后凄然泪下,王维当场创作了这首咏史诗。诗虽取材于这一事件,但运用了息夫人的典故,以古喻今。息夫人本是春秋时息国君主的妻子,公元前680年,楚王灭息国后将她据为己有,她在楚宫虽生二子,却始终默默无言。

## 二、情感内涵
### (一)对旧恩的坚守
“莫以今时宠,难忘旧日恩”,诗人拟息夫人的口吻,传达出她内心对旧日恩情的执着。“莫以”“难忘”形成鲜明对比,强调新宠无法取代旧恩。新宠往往伴随着富贵与权势,然而在息夫人心中,旧日与息国君主的感情更为珍贵。这不仅体现了息夫人对爱情的忠贞,更显示出她对尊严和人格的坚守,即使身处困境、面对诱惑,也不会轻易忘却过去的情义。同时,这两句诗也寄寓了诗人不与腐朽统治者同流合污的心声,是诗人高尚品格的自我表达。

### (二)屈辱与反抗
“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描绘了息夫人在富丽华美的楚宫中的状态。美丽的花朵本应带来愉悦,她却满眼泪水,说明内心痛苦至极。她面对楚王始终一言不发,这种沉默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新宠于她而言是一种侮辱,她的沉默是对人格污损、爱情践踏的无声抗议,蓄积着心底的怨愤和仇恨。王维塑造了一个虽受屈辱,但在沉默中坚定反抗的妇女形象,展现了弱小者在强权面前不屈的精神。

## 三、艺术特色
### (一)以典设喻,巧妙贴切
诗中巧妙地以息夫人的史事设喻,来描写卖饼人的妻子不忘旧爱。息夫人的遭遇与卖饼人妻子被宁王夺走的经历相似,诗人通过这一典故,将卖饼人妻子的情感与心境生动地展现出来,使读者更能深刻体会她的痛苦与无奈。同时,也让诗歌具有了更深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

### (二)含蓄深沉,蓄势待发
“看花满眼泪”一句,只突出了息夫人精神上的极度痛苦,却未说明流泪的原因,为下一句“不共楚王言”做了有力的铺垫。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使诗歌更具张力,让读者在品味中去探寻背后的故事和情感。“不共楚王言”则显得格外深沉,将息夫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推向高潮,给人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

### (三)以小见大,蕴含故事
此诗虽不是叙事诗,却包含着一个曲折动人的故事,甚至比一些平淡的叙事诗更扣人心弦。由于篇幅限制,它无法完整叙述事件,但抓住了人物和故事中最具冲突性、最有包蕴的瞬间,启发读者从有限的诗句中去想象整个故事。这种在抒情诗中融入故事、带有“小说气”的现象,在唐诗发展中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特色,王维的这首诗在这方面具有领先意义。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丨唐诗鉴赏(一百二十六)

下一篇郭进拴丨唐诗鉴赏(一百二十八)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