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进拴|放歌中原【三百八十八】 风穴寺古刹大会赋
粤若稽古,嵩岳之南,汝州胜地,风穴名蓝。肇自东汉之初平,香积始建;历经隋代与后汉,寺名屡迁。因妙风而点穴,遂定号于斯间。此寺也,藏于山谷之幽,隐于翠林之畔。两山夹道,松涛伴流水之音;一径通幽,梵宇现于林际之端。
观夫风穴之景,美矣壮哉!北有紫霄之峰,凌云而峙;侧有诸峰罗列,若拱若排。紫云缥缈,如仙人之衣袂;纱帽峨峨,似官宦之冠戴。香炉峰上,香烟袅袅;石榴嘴前,硕果盈腮。九龙朝风,呈祥瑞之气象;连台建刹,展宏伟之形骸。
寺内风光,亦复奇绝。古木参天,遮天而蔽日;碑石林立,述史而铭德。白云禅寺,翠色浓郁;祖塔巍峨,古韵盈格。钟声回荡于楼阁,经音飘绕于殿侧。松间悟道,可会刘公之灵;佛前祈福,能祈尘世之泽。
当此古刹大会,四海贤达,八方信客。云集于此,共赴法约。或为参禅悟道,或为祈福消厄。殿堂之内,诵经之声朗朗;佛像之前,礼拜之姿虔恪。僧众说法,如醍醐之灌顶;信士聆听,若甘露之润泽。
且夫风穴之会,亦含文化之脉。唐风汉韵,千年未改。诗酒相和,雅兴长在。文人墨客,留诗篇之美;高僧大德,传佛法之霭。于此胜地,感历史之厚重;于斯盛会,悟人生之真态。
至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塔弄雾影,山愈空灵。风传经音,钟更响亮;云绕古寺,梦亦安宁。此时也,信众之心,如止水之清;禅悟之意,似朗月之明。
嗟乎!风穴古刹,其韵悠长。大会盛事,其义昭彰。愿此佛地,永保祥瑞;愿诸善信,常沐佛光。千秋万代,法音传扬;四海九州,福祉无疆。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