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郭进拴|华夏游记【四百五十一】
郭进拴|北舞渡风情

郭进拴|北舞渡风情

郭进拴|北舞渡风情

郭进拴|北舞渡风情

郭进拴|北舞渡风情

郭进拴|北舞渡风情

郭进拴|北舞渡风情

郭进拴|北舞渡风情

郭进拴|北舞渡风情
北舞渡镇位于漯河市西35公里,舞阳县城北25公里处,北距许昌市45公里,西距平顶山市36公里。镇区北靠沙河,西有灰河,南有泥河,三河环抱,国道G329和G240在镇区交汇。全镇辖20个行政村,39个自然村,镇域面积41.38平方千米(2017年),总人口27017人(2017年)。北舞渡镇位于舞阳县北部,沙河南崖的沙灰河交汇处。北有侯集、南有马村、西有章化、东有莲花等乡镇。面积41.38平方千米(2017年),人口27017人(2017年)。镇区面积2.84平方千米,人口1.6万人。辖官厅街、田李、鹿店、蒿庄、鹿庄、郑李、文昌街、军张、中山街、顺河街、东魏、仲张、西大街、黄庄、左沟、坡杨、尚庄、贾湖、泥河王、菜园刘20个行政村,39个自然村。

郭进拴|北舞渡风情

郭进拴|北舞渡风情

郭进拴|北舞渡风情

郭进拴|北舞渡风情
漯平、许泌公路在镇中穿过。古迹有清代山陕会馆彩牌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还有贾湖遗址及古墓群。明清时代为水陆交通要道和货物集散地。现在是县北部的贸易中心。古称定陵。据史书记载,距这里西3千米的东不羹城为西周时的东不羹国封地,春秋末,楚灭不羹。战国至汉代改为定陵城,到东晋后燕将慕荣农讨贺耕于定陵毁弃此城,后移至现在沙、灰河交汇处的北舞渡镇。东晋以后,北魏在此设定陵郡,东魏、北齐、隋唐设北舞阳县,至唐开元县废迁回现在的舞阳城。元大德年间,舞阳与叶合并改为北舞渡巡检司。
民国初年设定陵区,1931年改为舞阳县第七区,1950年改为北舞渡区,1958年建北舞渡公社,1983年改乡,1988年改镇。1997年,面积43平方千米,人口2.9万,辖文昌街、中山街、西大街、顺河街、泥河王、菜园刘、尚庄、贾湖、坡杨、左沟、东魏、冢张、黄庄、郑李、鹿庄、蒿庄、鹿店、田李、军张、崔庄20个行政村。
在我们河南有这样一句话:“拉不完的赊家店(南阳社旗县),装不满的北舞渡。”这是对明清时期豫中两个重要的商业集散地的赞誉。在我们平顶山这一带有这样一句话:“城北有个小南海,城南有个北舞渡。”

郭进拴|北舞渡风情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