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丨唐诗鉴赏(十六)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10-12
373

郭进拴丨唐诗鉴赏(十六)《王勃〈别薛华〉鉴赏》


王勃,作为“初唐四杰”之首,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在唐代诗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力求革新当时“争构纤微,竞为雕刻”的齐梁宫体诗风,拓宽诗歌题材,展现出积极进取、健康昂扬的精神风貌,同时也抒发政治感慨与怀才不遇的愤懑。《别薛华》便是其诗歌创作中的经典之作,饱含着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

## 一、创作背景与心境
唐乾封元年,王勃 17 岁便进入沛王府任修撰,还奉命撰写《平台秘略》,并获沛王赏赐,少年得志的他本前途光明。然而,总章二年,因一篇《檄英王鸡文》触怒高宗,年仅 20 岁的他被逐出沛王府。这一人生变故让他心怀悲愤,当年五月南下入蜀,客居剑南两年多,期间对现实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别薛华》便诞生于这一时期,是他情感与经历的真实写照。

## 二、诗歌内容剖析
### (一)首联:“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首联紧扣“别”题,“送送”二字,将送别时一步三送、恋恋不舍的情景生动展现,体现出送别之深情。“多穷路”描绘出眼前道路荒寂艰难,不仅是现实中友人即将踏上的旅途,更暗示着人生之路充满坎坷与困境。“遑遑独问津”,当友人孤独离去,沿途问路时的惶惶不安,跃然纸上。“穷”与“独”二字,堪称传神之笔,既刻画了诗人悲苦的心情,也是远行人薛华心境的真实写照,语意双关,为全诗奠定了悲凉的基调。

### (二)颔联:“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此联紧承上联“穷路”“问津”,进一步深入阐述。“悲凉千里道”,在迢迢千里的行程中,唯有悲凉失意的心相伴,路途的遥远与心境的悲凉相互映衬。“凄断百年身”,强调这悲凉的境遇会拖垮人生不过百年的孱弱身体,诗人联系自身仕途坎坷与抱负未展,有感而发。这两句不仅是对友人可能遭遇厄运的担忧,更是他自身在人生道路上切肤之痛的抒发。

### (三)颈联:“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诗人觉得前两联尚不足以倾诉心声,于是在此处表达出对友人的同情与劝慰,同时也是自我安慰。“心事同漂泊”,表明两人的心事如同漂泊的浮萍,无处安定;“生涯共苦辛”,说明彼此的人生都充满了艰辛与苦难。此联大有“涸辙之鲋,相濡以沫”的情意,体现出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 (四)尾联:“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离别终究不可避免,尾联顺势逼出。“去”指友人离去,“住”指诗人留下,无论谁去谁留,彼此都会在对方的梦中出现。正如杜甫《梦李白》中“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此句既表明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诚,也深知对方对自己的相思之切。“俱”字强调双方对等,由诗人写出,更增添了情感的分量。

## 三、艺术特色
### (一)叙事直抒胸臆
不同于一般五言律诗借助景物描绘来烘托气氛或抒发感情,《别薛华》以叙事为主,直接将内心的情感倾诉而出。诗人通过描述送别的过程、对友人旅途的担忧、自身的人生感慨以及离别的相思之苦,使读者能够真切感受到他的喜怒哀乐,情感真挚动人。

### (二)对仗工整自然
颔联和颈联使用了工稳的对仗句式,如“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不仅在形式上整齐美观,而且在内容上相互映衬,深化了诗歌的主题,体现了近体诗在初唐“四杰”手中日臻成熟的特点。

### (三)叠字增强表现力
诗中“送送”“遑遑”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表现力。“送送”强调送别次数之多、情意之深;“遑遑”则生动地描绘出友人孤独离去时的惶惶不安,使诗歌的情感更加细腻入微。

## 四、诗歌价值与意义
《别薛华》堪称一首含意隽永、别具一格、意境新颖的送别诗。在历代抒写离情别绪的诗歌中,它独树一帜。诗人将个人的身世之感与离情别绪相结合,使诗歌具有了更深刻的内涵和更广泛的社会意义。它不仅是王勃与薛华之间深厚情谊的见证,更是初唐时期文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精神写照,反映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追求。同时,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真挚的情感表达,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研究。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丨唐诗鉴赏(十五)

下一篇郭进拴丨唐诗鉴赏(十七)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