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郭进拴|六十岁说【二百八十】
他清楚地记得,1981年冬天,听说姚雪垠在洛阳授课,就赶到洛阳。当他来到姚雪垠入住的招待所时,姚雪垠正在午睡,此时天空下着鹅毛大雪,为不打扰姚老休息,屈江北在雪地里一直站了3个小时,直到姚雪垠醒来看到他,问明情况后,姚雪垠深受感动。当他提出邀请姚雪垠到我市授课时,姚雪垠爽快地答应了。当天下午,两人就坐班车赶回汝州城。姚雪垠授课时,我市100多个文学爱好者冒雪听课。 在邀请的大家中,李凖的随和、风趣、幽默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当时李凖住在县招待所,屈江北陪他去吃早餐时,李凖请他到西关桥头吃羊杂,这位和蔼可亲的老人把锅盔馍撕开泡在碗里大口吃起来,像一个赶集的农村老汉一样随和。随后,他陪李凖逛了县城里的几个农贸市场,李凖深有感触地说:“到一个县城,必须要到农贸市场上看一看,这样,一个地方的风俗、文化就扑面而来了。” 在办刊物期间,屈江北还经常随着临汝县的一些文艺团体下乡演出,并为他们创作一些曲艺节目。当时,临汝县有一个曲艺队用架子车拉着道具走乡串巷,在城乡间演出非常活跃,演出形式也丰富多样,河南坠子、河洛大鼓、评书、相声等都是他们的拿手好戏。白天,他们自己搭建舞台,上台演出,晚上经常住在演出村子小学的教室里。一次,屈江北觉得浑身疼痒难受,打开手电筒一看,墙上黑乎乎一片都是蚊子,拍死一只,鲜血顿时溅在手指头上。屈江北为他们写剧本,还和他们一起演出相声。不论他们走到哪里,都受到群众们的好评。在这段时间,屈江北深入生活,潜心创作曲艺作品300多个,为后来创作剧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中,1979年,他和别人合作的反映大峪山区优秀邮递员王天祥的三弦书《责任》在洛阳参赛演出,剧本获二等奖,演员获一等奖。1981年,他与郭进拴创作的剧本《抓阄分娘》被编入剧本集《新春小舞台》,由云南出版社出版。 在文化馆工作一段时间后,屈江北调入尚庄乡政府,在工作之余他仍然继续艺术创作。1989年,他编写的《杨六郎造酒》在《河南戏曲》杂志上发表。2001年,他创作的曲剧《李豁子劝婚》由省曲剧团排演,由河南省曲剧团国家一级演员刘艳丽、梅花奖得主杨帅学主演,由黄河音像出版社出版,先后共出版发行了8次。 2003年,他与郭进拴、牛菘合作的电视剧剧本《无品乡官》获《中国作家》一等奖,他赶赴北京人民大会堂出席颁奖仪式。 2003年,屈江北到汝州市文联上班,开始了新的征程。2005年,他和汝州市作家戴占柱、彭中彦、牛菘共同创作了反映汝州市曲剧波澜壮阔发展过程的电视剧剧本《天歌》,经过3年的打磨,这部气势恢宏的长篇巨制终于完成,并参加河南省委宣传部面向全国征集影视剧、舞台剧剧本活动,在670部作品中有3部脱颖而出,《天歌》名列其中,获得9万元奖金。此后,由屈江北创作的歌曲《老百姓的领路人》荣获河南省第九届歌曲大奖赛二等奖,在河南省委组织部组织的金大地文艺晚会上,央视签约歌手陈静演唱了这首歌曲。他创作的戏曲小品《好媳妇》,以带着公公改嫁的好媳妇秀娟的感人故事为主题,荣获了河南省群星杯小戏小品曲艺之周大奖赛一等奖,并被选送参加文化部在山东省威海市国际中心大剧院举办的中国艺术节“群星奖”小戏大赛。2014年6月19日,从威海传来喜讯,《好媳妇》从全国25个省级单位选送的124个节目中脱颖而出,进入决赛。这打破了我省连续3届9年没有选上一个节目的局面,也是我市剧本第一次冲击国家级大赛。 屈江北创作的大型戏剧《丹江情歌》反映了丹江口水库移民们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受到湖北省的高度重视,作品排演后于今年2月份在丹江口市体育场首演,许多群众冒着严寒观看演出,获得好评。目前,该市市委宣传部正和屈江北商谈把该剧本改编成豫剧剧本,冲击国家级大奖。 屈江北以其独特的人生经历,用自己饱蘸激情的笔墨,在50多年的创作过程中,共创作各类剧本80多本(部),在平顶山市级以上获奖50多次。 我们衷心祝愿屈江北这个汝州才子创作出更多的精品力作! |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