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据《鳌头村志》记载:早在1942年,窑湾由过去的跷戏逐步演变为曲剧。掌班郭仁娃,主要演出的演员郭新山、张景元、郝二阔等30余人。戏班的戏装道具都是村民自发捐粮捐物,然后变卖成钱买来的。时逢大灾之年,郭仁娃率领戏班到湖北老河口专业演出,剧目有《雷公子投案》,可连续唱8场。还有《天河记》《大闹苏家楼》《打螨船》《天齐庙赶回》等15个剧目。深受当地百姓欢迎和喜爱,曾为主要演员佩红戴花夸耀游街。
老河口市位于湖北西北部,汉水中游,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大坝下游,东依中原,西依武当,北枕秦巴,南眺荆襄;地处襄渝要道,秦楚通衢,扼鄂、豫、川、陕四省要冲。
《雷公子投亲》叙述的是明代雷保童受继母陷害,九死一生,到贾府当了书童,贾府小姐桂梅、桂莲,分别赠其金环、玉镯。后来雷保童得中状元,娶二女为妻。
汝州的郭成章、韩宗皋、李升堂等,都编写过曲剧剧本。
郭成章生于1901年,汝州市夏店乡毛寨村人,自小苦读诗书,诗词格律,音韵辙口,皆为通达。他五六岁就熟读四书五经,七八岁便能出口成章,10岁生日那天,方圆几十里内的文人骚客纷纷登门会诗,郭成章应对自如,语惊四座,村子里车水马龙,热闹了好几天。
但他酷爱曲子戏,无意于仕途功名,不到20岁,就为戏班子写了好几出戏,《天河记》、《大闹苏家楼》、《丁郎认父》、《刘全进瓜》等都出自他的笔下。《天河记》是根据牛郎织女的故事写成,剧情曲折动人,每演至动情处,台上台下哭声一片,姑娘、媳妇们看罢戏回家,常常走一路哭一路。这出戏在洛阳演出时,女观众看罢戏,围着后台不走,非要看演员卸妆后的模样。文革期间,全国都唱京剧样板戏,毛寨村里的男女老少却把《天河记》当成“样板戏”偷偷地唱,足见此戏感人。
郭成章是著名剧作家,他编写的唱词通俗,琅琅上口,可让演唱者随心驾驭,顺顺当当。他从《聊斋》中挑选情节,改编为《鬼狐传》、《莲香》、《桂莲》,又从《今古传奇》和民间故事中汲取营养,改编成《风雪配》、《六月雪》。他还与杨万春合作,改编了《嫦娥奔月》、《春秋配》、《狐狸仙闹书馆》等剧目。
《风雪配》如今已是经典剧目,但最初洛阳舞台上没有,此剧目先在郭成章的家乡试演,然后在平顶山一带巡演,后来才由刘保才携至洛阳。《天仙配》是从宝丰传到洛阳的,后来其他剧本也陆续传到洛阳。郭成章创作的《陈三两爬堂》,先由嵩县曲子班演出,在南阳、老河口、襄阳、樊城演红后,经改编由张新芳主演拍成了电影。
但“文革”开始后,郭成章被打入“四类分子”之列,成为“专政对象”,从此,他只能在一孔破窑洞里了却残年。更让他抱憾的是,有的戏拍成电影后,剧本编剧竟不写他的名字,直到1980年他被“摘帽”后,人家才承认他是原著作者。如今,早已作古的郭成章,若知道《梨园春》中的打擂人都爱唱他的《风雪配》选段,一定会含笑九泉了。这位死在破窑洞里的曲剧巨擘,曾为曲剧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曲剧往事》理应给他一席之地!
笔者追寻曲剧的源头,发现高跷歌舞不但是曲剧的胚胎,还是汝州民歌的群口表达方式,并且汝州高跷歌舞本身也是独具地方风格的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它不能随着曲剧的繁荣和发展而消亡。我们不应当人云亦云地说高跷歌舞简单和单调,不如曲剧好,高跷歌舞这一活的化石本身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在曲剧没有产生时,它曾经是汝州大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追寻高跷歌舞的源头,发现其源头是汝州民歌。然而汝州民歌同样是汝州民间文学宝库中亟待开发的闪光的明珠。
汝州民歌探源,笔者发现了我们汝州大地上厚重的文化底蕴,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找到了出处,《诗经》中的《汝坟》就是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汝州民歌。诗中写道:
遵彼汝坟,伐其条坟。未见君子,督如调饥。遵彼汝坟,伐其条 。既见君子,不我遐异。鲂鱼 尾。王石如 ,教母孔迩。
话中的“汝”,即指汝河。本首诗表达的是汝河堤岸采伐小树木的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诗经》中的诗歌是当时劳动人民唱出来的,是在先秦之前已经成书,合计叁佰零伍篇,作为一部经典对我国的历史文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是宝贵的文化财富。以其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思想性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社会画卷,是我国文学艺术的重要源头。
汝州民歌和我国文学艺术的源头相伴而生,汝州本土文化是中国农耕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汉文化为主体的华夏文化的重要源头。
曲剧追源给很多问题找到了答案。曲剧追源使我发现曲剧、高跷歌舞、汝州民歌构成我们汝州多姿多彩的文化。它们交相辉映、相映成趣,各具特色,是我们汝州先民留下的最为宝贵的文化遗产。
曲剧追源加深了我们对汝州本土文化的认识,增强了我们的责任感。既然我们的先民们留给我们的是灿烂和辉煌。我们这一代人起码应当尽我们的力量保留住一份完整的记忆才能对得起先人,后对得起来者,因为我们这一代人正处于农耕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过渡阶段,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保护和抢救将会被淹没于历史的长河之中。
曲剧追源使我们发现我们汝州的本土文化独一无二的特点和个性,这些原始的艺术和现代人的欣赏习性相结合,必将产生一些新的更为精美的艺术,给更多的人带去开心和快乐。传承是基础,创新是美德,我们应当在传承中去创新,在创新中去传承,这是一个需要新的艺术出现的时候,也是需要产生新的艺术的地方,只有出现新的艺术辉煌才与我们汝州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上的文化地位相适应。
我们应当继承汝州的传统文化;创新汝州民歌理论;挖掘民间文学宝库;发展汝州高跷歌舞。
当你在音乐的海洋里游渡,欣赏那美妙绝伦的曲剧音律的时候,你可知道,曲剧的音律为何这样美,它的源头在哪里呢?
熟悉曲剧的人都知道现在流行的曲剧音律是由曲剧老调演化而来的,曲剧老调的音律是由汝州民歌的音律演化而来的。
具体的说曲剧老调的音律就是汝州民歌的原生唱法,小曲和民歌是汝州民歌的两种叫法,是曲剧的原始状态。当民歌发展到高跷歌舞的民歌群口表达形式时就开始叫小曲了。而小曲的叫法是要和高台戏有所区别。
我们把汝州民歌的源头追到了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而汝州民歌的音律要比汝州民歌有更为久远的历史。
汝州民歌音律的源头是以最古老的汝州地方方言为基础,伴随着汝州地方方言的产生而萌芽、成长、完善。
既然是民歌,它的原始状态应当是有说唱的发展过程。
既然说可以传递信息,又是怎样发展到唱呢?又是哪种因素促成了这种发展的过程呢?
它可能是产生在山高沟深的地方,从这边大喊一声,那边就听到了,而走到跟前说话就太费时间和体力了。而这大声的呼喊应当是汝州民歌的原始状态,也是早期先民们生产活动的本能需求。
曲剧的音律之美不是某个人妙手偶得的结果,而是汝州地方方言经过千百年锤炼而产生的语言的精华。并不是某个人看到女人哭坟而产生曲调,而是某个人听到汉江上船上的号子而产生汉江调。如果真是那样的话也是以汝州地方方言之精华为母体融合了其它子体因素的结果,。我们在说曲剧音律之美的时候要由衷地赞叹我们优美的汝州地方方言。
华夏的文化发源在河南,早在一百万年前汝州寄料的张湾就留下了最早先民们的足迹。在纸坊的中山寨的地下文化层内三千包括了从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的历史阶段。
我们中国的文明是从商朝开始的,因为商朝才有了甲骨文的记载,而夏朝才有了完备的历史,这就是说,夏朝的时候,华夏的文明还处于摇篮的中心位置,因为夏朝就建都在汝州。
汝州是华夏文明的中心地带,是人文始祖黄帝的儿子昌意的封地,中心在汝州市纸坊乡闫村和中山寨一带。黄帝死后,昌意的儿子继承了天子的位置,就是颛顼帝。闫村文化遗址出土的鹳鱼石斧图彩陶画、中山寨文化遗址出土的八眼定音器就代表当时世界绘画和音乐文化的最高水平。
商代汝州是霍国,是商王的儿子的封地,霍都在今汝河南樊古城一带。周武王灭朝歌时,霍侯曾带大军支援商王,将渡黄河闻商王自杀,就挥师在汝河布防,与武王派来的军队对阵。由于灭霍国的军队不能取胜,周武王就带着灭朝歌的大军支援,包围了霍地。霍侯为保全百姓,只好投降,汝州归周天子直接管辖,直到八百年后秦代周。
秦实行郡县制,汝州为梁县,管辖今汝州全部,汝阳、宝丰、郏县大部分地区。
东汉定都洛阳,汝州为洛阳的东南门户,归京师洛阳直接管辖。汉在汝州设关驻重兵把守,崆峒山周围300里内为汉室花苑和猎场。
隋在汝州梁县城设州,汝州升格为地方的一级政府,经唐、宋、金,汝州一直是郡或州的建制,管辖六至八县。特别是宋代,汝州为宋都城开封的辅州,相当于今天的天津、上海级别的直辖市。元朝建都北京,实行了行省制,省下设府,府下是州县,汝州的地位一降再降,成为河南省南阳府管辖下的一个州,虽然只管了两个县,但级别是县级。明初承元制,明成化年间升格为直隶州,级别与南阳府平级,归省政府直管。汝州再度成为地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
戏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等因素综合而成。它历史悠久。在漫长发展的过程中,经过不断地丰富、革新与发展,形成了完整的文化体系。汝州是中国音乐和戏曲的故乡,戏曲文化自然是汝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是先人在同自然做斗争中产生的,或仿鸟兽的声音吸引猎物,或仿自然的声音减轻疲劳。中山寨的先民制造八眼骨笛来定音,说明8000年前的汝州人已发明并使用了许多乐器,需要定音器这种音乐工具。
戏曲是一种蕴含极为丰富的文化现象,它的起源可能是巫师作法。汝州洪山庙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多个面具图案,说明巫师在仰韶文化时期已在广泛活动。中国最早的戏曲叫《洗耳记》,述说的是汝州洗耳河畔两个贤人许由、巢父的故事。周代的《诗》就取自民间的歌谣,《诗》中的“周南”就是指汝州的广大地区。唐代汝州人用瓷器制造的花鼓在全国闻名,成为汝州的名优乐器。唐政府曾在洛阳进行全国性的戏曲比赛,汝州获得第一名。唐代汝州诗人刘希夷是个弹琵琶的高手,弹着琵琶咏诗,很是浪漫。唐朝汝州人王虔休是个文武双全的人,不仅会领兵打仗,还精通音律。曾与太常寺乐工(皇家乐队队员)刘王介共同创作《继天诞圣乐》一曲献于德宗,以庆贺德宗的诞辰。德宗用此曲作舞,于二月一日“中和节”大宴群臣演出,称为《中和乐舞》。
源远流长,家喻户晓的中国四大民间传说《白蛇传》、《梁祝》、《孟姜女》《牛郎织女》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蛇传》和《梁祝》的发生地就有“汝州说”,这是学术界公认的。而大峪的白蛇洞、青蛇洞的确存在。当地群众对“白蛇传”传说源于汝州深信不疑。梁祝曲剧名叫《兰桥会》。兰桥在寄料乡境,上世纪八十年代寄料乡建的兰桥商场就是借用“兰桥”的名气。宁波博物馆党支部书记董贻安在一篇文章中说:“梁祝”申遗是宁波率先提出来的。在申报“梁祝”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宁波抢先提出方案,主动牵手杭州、绍兴、江苏宜兴、山东荷泽、河南汝州等地,联合“申遗”,不但抢得了主动权,也赢得“梁祝”更多的商机。据我了解,汝州好象没有参与此事,但宁波在申遗过程中是承认“汝州说”的。
汝州的地形特别,是两山夹一川,地理格局浓缩了全国的地貌特点:山、沟、水、泽,黄土、沙漠。在洪荒前汝州是封闭的,文化也是封闭的。这就造成了汝州文化地域性很强的特点,成为诸多文化的发祥地。在整个中华文明体系中具有发端和母体的地位。阎村文化遗址出土的陶画,洪山庙文化遗址陶棺上许多符号,道家文化发祥地崆峒山文化,中山寨裴李岗文化及出土的定音器、石盘磨,都说明了这一点。
大禹治水使汝河谷地成为东西大通道,不同的文化在人流物流的作用下进行着交流和兼容:春秋战国时期,汝河流域是各诸侯国争夺的中心带;在朝秦暮楚的战争中,汝文化最先兼容了南北的文化;在历史发展中,汝河谷地是历代诸侯争夺和统治的中心地带;汝州文化通过经济、战争、宗教、人口迁徙等众多渠道,吸纳了周边多种文化中的精华,实现了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思想观念的全面融合与不断升华;明清时期,汝州文化特别繁荣,戏曲文化自然到了近代,仅城乡的剧团就包括了豫剧、越调、梆子等诸多剧种,因此汝州有“戏窝子”的美誉,上至80岁的老人,下至会说话的孩子,都能哼唱几句。
汝州戏曲文化的原创性和包容性,形成了汝州戏曲文化的地方特色。出现的全才演员,一个人扮几个角色,哼多个唱腔,唱几种调子,拿今天的话叫模仿秀,很受群众欢迎。
明清时期中国不安定的地方是北方、南方和东南沿海,中原地区相对安稳,经济发展很快。这个时期有一条纵惯全国的大商道从汝州境内穿越。这条商道起自西北青海经山西、陕西,过洛阳、龙门、彭婆,从汝西北入境到临汝镇,经崆峒山、温泉,过汝河,从石台、杨楼向东南,经蟒川、半扎、宝丰大营到南阳社旗,向南到沿海。这条商道曲曲折折穿越汝州近三分之一的村落,并有许多商道从这条主商道分支向四乡辐射,形成次商道,影响了汝州近一半村民的生活。
无数秦、晋商人在这些商道上寻找商机,影响和改变着村民的思想。从汝州明、清地方志上可以看出,明代汝州中大街东西十里店铺林立,在州城周周还形成了南关寨、西关寨、东关寨三个卫星城,三个寨中心的中街道也是店铺林立。在汝州城周围四乡的主干道上,形成了许多叫街、店、铺的村落,商业非常发达。这些村落大都有大户或村民共同供养戏班子,村里建有戏台。汝州的古刹大会就兴起于这个时期,大的村落几乎每年都有一个古刹会。农闲时期请戏演唱,四乡的亲友来作客看戏,商人趁古刹会的人流做生意。纸坊乡留王店村现在还保留明万历年间的戏楼,从戏楼所在地的城隍庙的碑记看出,这个城隍庙就是为起会而盖的,戏楼就盖在庙门上。
民国初期,资本主义国家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的政治经济到得了相对快速的发展。汝州虽然改州为县,但对周边县市的影响力没有减弱。汝州所辖的四县仍把临汝县叫州,到临汝叫去州里,登封则一直把汝州叫南州。这个时期汝州的戏曲文化也达到了一个新的繁盛期,也就在这个时期汝州艺人朱万明等将流行的高跷曲,从平地搬上了舞台,产生了河南的第二大戏种曲剧。
我们追寻曲剧的源头并不能局限于曲剧八十年,它和汝州悠久的本土文化一脉相承,由民歌到曲剧互为关联,而长期以来的孕育一直处于呼之欲出而来出的状态。呼之欲出而来出在说曲里已经说过,在这里就不必多言。据介绍,早在民国15年(1926年)农历四月初七,由河南省临汝县(今汝州市)郑铁炉的朱万明(领社兼拉曲胡、唱老婆)、大张村关云龙(领社兼打板)所率领的剧社同乐社(由高跷曲玩友业余性质的演员)以及许雷(丑)、卢天德(唱和尚、绰号老面堆)、王立(唱相公,人称木匠立)、李福生和李西魁(唱胡子)、陈玉宝和刘保才(唱大妮)、陈天喜和李连成(唱二妮)、陈白娃(人称陈雪老,拉曲胡)、王少阳(三弦)和王少焕(小生)、韩银福(四弦)、毕怀(男旦)等一行共16人前去河南登封县颍阳乡三里李洼村演出,因为天下雨,多天不能踩高跷演出,李洼村的李祖白(保长,喜欢戏)提出一定要他们去掉高跷站在台子上唱曲子。由观看演出的农民将运载庄稼的牛车搭成高台,而去掉高跷拐子登到台上演唱,演唱了《周老汉送女》、《兰桥会》等剧目,得到了意外的成功!有人带了头,效果又很好,因此,其他高跷班也都相继在各地搬上舞台。
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高台曲和高跷曲同时并存交相演出。时间久了,台子曲慢慢取代了高跷曲。河南曲剧是由坐班清唱的河南鼓子曲中杂牌小调与民间歌舞踩高跷相结合,于1926年经临汝县农民“同乐社”搬上舞台,发展成为戏曲剧种,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基本内容包括唱念做打,综合了对白、音乐、歌唱、舞蹈、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等方式,构成了独特的戏剧观,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闪耀着它独特的艺术光辉。河南曲剧扮演剧中人物角色行当与其他戏曲剧种大致相同,主要有生、旦、净、丑。行当从内容上说,它是戏曲人物艺术化、规范化的形象类型。从形式上看,又是有着性格色彩的表演程式的分类系统。这种表演体制是曲剧的程式性在人物形象创造上的集中反映。每个行当,都是一个形象系统,同时也是一个相应的表演程式系统。
据了解,河南曲剧演唱艺术,在长期发展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与专业技巧。曲剧的唱腔调门大约可分为四类:一、正统曲牌。二、俗曲小令。三、民歌小调。四、纯粹板腔。唱腔的调高大多定“1=C”调。河南曲剧的伴奏乐器主要有:一把曲胡,一副手板,一个八角鼓,一面云锣,一挂三弦,一把四弦,后来又增加了二胡、软弓京胡、笙、扪子、筝和琵琶。
郭进拴,1958年出生于河南省汝州市临汝镇鳌头村。现为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会长,平顶山学院客座教授。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001年加入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已出版《湛河大决战》《磊裕烽火》《洪流滚滚》《美女山,美人河》《六十岁说》《童趣儿》《人间真情》《命运》《我的鳌头》《村魂》《观音菩萨传》《风雨龙潭情》《壮歌风云路》《月是故乡明》《岁月芬芳》《新城美韵》《乡情老更深》等六十余部。多篇作品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文艺报》发表并获奖。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六见何建明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