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错误怎么那么多
【摘要】郁达夫的散文名作《故都的秋》是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名篇,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文本有些语句的表达上存在着语法及修辞方面的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作了深入的剖析,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修改意见。 【关键词】郁达夫修辞语法 《故都的秋》是现代作家郁达夫游览北平时 , 应左联刊物《当代文学》编者之约而写的一篇优美散文。这段时间 , 由于白色恐怖的局面和个人经济上的压力 , 作者 1933 年 4 月由上海迁居杭州。之后 , 因为不甘于寂寞、苦闷 , 又从杭州辗转上海、青岛、北平等地。 1934 年 7 月 , 郁达夫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 , 饱尝了故都的秋 味 , 创作了这篇《故都的秋》。这篇文章 , 作者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 , 赞美了故都的自然景物 , 抒发了他对故都向往、眷恋的真挚情怀 , 同时也流露出深深的落寞和悲凉感。 作者在开篇说 : 秋天 , 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 , 总是好的 ; 可是啊 , 北国的秋 , 却特别地来得清 , 来得静 , 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