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开启“例子”的别样功能

作者:全息网编辑     来源:未知     时间:2012-05-12
7888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

      没有哪位语文教师不曾听说过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但对这句话能做出全面、合理解释的恐怕并不是很多。“例子”的作用是多向度的,应该根据文本各自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切入口设计实施教学,才可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在大多数语文课上,“例子”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相关知识与常识的底本,阐释解析的经卷,学习写作的模板。从课文中积累字词、修辞等知识,文学、文化等常识;通过阅读文本,提高思维质量及文本阅读能力;向课文学习立意构思、谋篇布局的方法,这些都是语文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语文教学常态化“落子”的套路。但也不能不承认的是,有不少教师在作如上处理的时候,是以仰视的姿态,甚至是把课文作为圣经来膜拜的。于是,对有些课文中存在的瑕疵或者可商榷之处也就视而不见,浪费了大好的教学资源。因为课文(尤其是名家作品)的中瑕疵,如果作为教学资源充分开掘利用,对学生而言,印象绝对是深刻的,教学效果也绝对应是极高的;而对课文的中可商榷之处,引导学生或理性质疑或丰富佐证,无疑对开发学生思维是大有帮助的。

一、修改“病句”,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课文中的“病句”数量不多,有的属于作者的“失误”,如鲁迅《拿来主义》“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地挂过去”一句中,“们”明显是多余的;重点应放在那些在表意、逻辑方面有错误的句子上,引导学生“小心诊断”,这样,既有助于对文意的理解,又可以让学生在为名家“找茬儿”的过程中形成不迷信名家、独立思考的良好品质。

      举个例子。《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第三段是个长句: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很多学生(教师)可能会感到这个句子不好理解。其实,从整体上把握这个句子并不是很难,句子的主干是“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冒号以后的文字,与“简单事实”构成复指成分;难点在冒号以后的文字。冒号后面的文字是对“简单事实”的具体解释。“所以”的前面是条件关系,揭示了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原理。由这个原理又推导出一个结论,即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且必须由经济基础解释上层建筑,而不是由上层建筑解释经济基础。

      对学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来说,很容易就能作出如上的理解;对高一学生而言,读这样的文字总感觉是一头雾水。原因在于教材的翻译有欠清晰妥帖的地方。有几个问题要厘清:①何为“经济发展阶段”?对经济基础,一般解释为“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而生产关系就是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的关系,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各种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产品分配形式。可以这样理解,长句中的“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主要指生产力而言(前两个“的”多余),“经济发展阶段”主要指生产关系而言。②何为“国家设施”?对上层建筑,通行的解释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与其相适应的制度与设施”。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政治观点、法律观点、哲学、道德、艺术、宗教观点等;制度主要指政治、法律制度,包括宪法、法律、法令等;政治设施和机构指国家机关、法院、军队、警察、监狱、党派团体等。很明显,长句中的“国家设施”应该包括“制度”与“政治设施”两项内容。③关于“从而”与“以至”。“从而”是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一般可理解为“因此就”。长句中“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与“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都是经济基础中的组成因素,两者之间尽管存在着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但用“从而”连接总显别扭。《现代汉语词典》对“以至”有两个解释: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由于前半句话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与“宗教观念”都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它们之间应该属于并列关系,用“以至”似不妥,改成“以及”更好些。

      据此,长句的后半句如做如下的改动,就“通畅”多了。

      “因此,直接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在这个基础上产生了人们的国家设施(包括各种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及宗教观念等。当然,它们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如果教学中能引领学生做如上的“诊治”,效果如何,大家能想象的出。

      二、辨明“舛误”,培养严谨学风

      很多课文的作者是大师,但大师也有打盹儿的时候,或者说大师也只是他研究领域内的大师。其作品中的有些“舛误”如果不加辨明,就会谬种流传;若引导学生探究一下大师错在何处,为何会出错,如何修改,相信会对学生严谨学风的形成起到不小的促进作用。

      余秋雨的《都江堰》关于李冰任职蜀地的时间是这样表述的:“公元前251年出现过一项毫不惹人注目的任命:李冰任蜀郡守。”在这里,余秋雨先生犯了一个很低级的错误,把李冰任蜀郡守的终止时间误作为其下车伊始的时间。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结合课下关于李冰的注解,找出文中文史方面的错误。学生一定会心而笑,原来大名鼎鼎的余秋雨也弄不清公元前251年与公元前256年哪个在先哪个在后啊。如果时间充足的话,还可以补充一些资料,如,关于这一错误早就有人撰文指出,但余秋雨先生好像并没有改正的意思,《文化苦旅》再版多次,未见“改正”;收入中学教材,仍“保留原貌”。个中原由,外人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大师认错并不影响大师的高度,反之则会有损大师的形象。

      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一文中对“推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韩愈的修改并不一定妥当,到底用“推”还是“敲”,关键要看当时的情境。此说甚是。但朱先生对《题李凝幽居》中“僧敲月下门”一句的理解却有不妥之处。

      诗题已经明示,全诗所写的是作者走访友人李凝未遇这样一件小事。首联写幽居的周围环境,颔联是名句,以动衬静,颈联写归路上所见,尾联点明诗人归隐之幽情。准确理解“僧敲月下门”句,必须弄清两个问题:这个“僧”到底是谁,“门”到底是谁家的“门”。朱先生认为,此“僧”为诗人拜访李凝途中偶然遇到的,此僧或是孤身步月归寺或是月夜访友(此说颇为流行)。我觉得,这样理解总有些突兀和勉强。李凝的居所“闲居少邻并”,这寺庙又从何而来;此僧若是访友,访的是谁,敲的是谁家的门。此时的贾岛好像忘了自己此行的目的,乖乖地做了个旁观者,然后就回返了。这于情于理都讲不通。

      其实,此“僧”不是别人,就是诗人自己。贾岛从年青时因贫穷出家,为僧多年;后结识韩愈才还俗,但考了多年也没能金榜题名。他的好友张籍、王建、雍陶等人常在诗中称他为“僧”,有时贾岛也自称为“僧”。如此,“僧敲月下门”的理解也就合情合理了:贾岛去拜访友人李凝,到了其家,敲了一阵子门,惊起树上眠宿的鸟,却没有等到主人开门,于是才明白友人不在而往回返。这样理解,全诗起承转合自然,浑然一体,似更符合当时的情境。至于“推”“敲”哪一个更好,这要看贾岛与李凝关系的亲疏程度了,尤其是在日间,李凝家的门只是虚掩而已,两人亲则“推”,疏则“敲”;当然还有另一种可能,由于此时是夜晚,贾岛认为李凝从里面插上了门,所以才“敲”上一阵。

      引领学生对朱光潜的“推敲”进行“反推敲”,既能强化学生不迷信大师的意识,又在推敲中对古典诗歌的鉴赏有了深入体会,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三、对可“商榷之处”进行“商榷”,让思维摆脱窄化与泛化

      名家的一些作品(尤其是散文)里的内容或观点往往是很自我化的,是在其时其文特定语境下的一种“临时”化的处理,或者是其文章写作上的一种技巧、手段而已。离开这个特定的语言环境,作者的观点可能就是不太合理的了;换言之,不能把某一篇作品中的某些论断作为广而化之的观点,否则就会犯思维的窄化与泛化的错误。

      余秋雨《都江堰》开头一句是:“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文章的第一部分从修建时间、社会功能、文明特征等几个方面对二者进行了对比,贬长城褒都江堰的倾向判然。在《都江堰》这篇散文里,作者这样处理是可以的,以长城作为都江堰的陪衬,以贬长城来突出对都江堰及其修造者的颂扬,进而提倡一种为民的为官精神。但若将作者的观点剥离出来,作为一种广义的评价,无疑是片面的甚至可能是站不住脚的。前两天听一位教师上《都江堰》,对该文作了经卷式图解,其间居然说出“长城今天已经没有价值、没有意义了”的话来。这位教师不明白,文学评价是一种很情绪化、很自我的认识,不能把在某种特定语境中的认识作为“普遍真理”来对待。文学评价是一回事儿,历史评价又是一回儿,两者可能互有轩轾甚至截然对立都是可能的。作为教师,必须对此有清醒的认识,才可能将学生的思维引向高地。

      有些名家的作品由于特定的原因,如成文仓促来不及精雕细琢,或是写作追求的差异等等,其中可能有引起争议的地方(包括内容与技法)。对此,教师切不可“为名家讳”像算命先生一样为名家“圆谎”。可取的做法是,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对此展开讨论,言是言非均可,但必须言之有理持论有据。

      比如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倒数第三段忽然把笔宕开,大谈中外诗人对秋的歌颂与悲啼,并引用相关的作品与诗句。对这段文字,教师用书是肯定的,认为“作者似乎要创造一种文化氛围,于自然气息之外再添一重文化气息,与‘故都’题旨暗合”,同时,这些议论,也可以“显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开阔的思路。”也有人认为其是多余的,因为去掉这段文字,文章更顺畅更精炼。教师不妨把“问题”引入课堂,制造“矛盾”,在辩论中学生一定会有实实在在的提高与收获的。

      课文是例子。如何让这个例子的价值最大化,取决于教师。实际上,教师就像一个要开矿业公司的创业者,要具备一定的找矿、采矿、加工矿石的本领,才能把自己的“公司”做强做大。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全息网编辑,来源:未知,来源地址:)

上一篇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是心灵成长

下一篇“项羽”,竞赛课堂的悲情英雄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