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过去的官位设计中,有以左右为名的官职,如左丞相、右丞相,左司马、右司马,左将军、右将军等。那么,左右哪个大、哪个尊、哪个先、哪个上?
在中国汉字的组词习惯里,当两个名词组成一个并列词组时,大都是价值高者、尊者在先,价值低者、卑者在后,如男女、尊卑、贵贱、君臣、父子、母女、内外、官兵等。根据这个规矩,可知左为尊、右为卑,所以才有“男左女右”的说法,乃男尊女卑故也。
但是,汉代以前却恰恰相反,右尊而左卑。《史记·田叔列传》记载:“上尽召见,与语,汉廷臣无能出其右者。”“无出其右”的成语也正由此而来。所以那时人们把豪门大姓称为“右族”和“右姓”;崇尚文治称“右文”,崇尚武治称“右武”。左则表示卑下,所以官职降职称“左迁”。进而右还有赞同的意思,左则表示反对。
汉代以后,情况出现了变化。就方向而言,东为尊、西为卑,南为尊、北为卑。帝王面南而居,其左为东,其右为西。既然东为尊,那帝王的左就自然为尊了。这也反映了君权越来越重要。
人们在继承传统时,更多地以离自己近的为准。所以汉代以后的左右所象征的尊卑也渐渐成为正统。现在的官员隆重出现在公共场合,有两种排位法,一种是按“一把手”、“二把手”、“三把手”的顺序排;一种是“一把手”居中,“二把手”在其左,“三把手”在其右,然后一左一右排。后面一种排法,正是对左先右后的现代诠释。
但一些词语的意思仍然保留了汉代及其以前的色彩,如“无出其右”,右仍为上;“左迁”,左仍为降;“左道”,不正之道;“相左”,相悖也。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全息网编辑,来源:未知,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