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效教学”,顾名思义,它关注的是教学的效果,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它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即教学是否有效。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只要是有效的教学,就是好的教学。
㈡
新课改的狂热趋于平静,渐渐进入“高原期”,回首来路,莫衷一是;各种教学模式的探讨,方兴未艾,眼花缭乱。有人一夜之间造出好几个模式,有人说要把教师赶下讲台,有人干脆拆掉了讲台,有人却把满教室都钉满黑板,有人规定教师讲解不超过三分钟,有人说课堂属于学生,有人说千万不能忽视教师的首席作用,有人赶场似的模拟别人,有人却稳坐钓鱼台看花开花落……
闭锁不化,明哲保身,重复老路,似一潭死水,很可怕;形式主义,喧嚣浮躁,人声鼎沸,如惊弓之鸟,更可怕。
繁华背后往往满眼是荒凉。
推倒重来,最不聪明;继往开来,才是正道。任何改革皆如此。有效教学关注的不是形式的再翻新,而是教学形式最终的旨归。
有效教学应运而生,实在是雪中送炭,历史必然。
㈢
和有效教学相关的几个概念是:高效教学,低效教学,无效教学,负效教学。高效教学,可遇不可求——一味追求,可能脱离实际,反受其害;低效、无效教学,处处都有表演的身影。
其实,有效教学不是什么新奇的教学模式,它指向的是教学的效果,不管你采用的是什么样的教学手段。较之其他提法,它不是横向的展开,而是纵向的探求,是在既有基础上的再提高。“该不该教?”“教得怎么样?”“学生有没有变化发展?”这是有效教学经常要扪心自问的问题。
㈣
有效,不是高效。
这个理解很重要。所以,容量大的课堂不一定是有效课堂。有效教学关注的是“质”,而不是“量”;是学生的终身发展,是纷纭的教学手段背后的东西,而不是现象本身。
有效教学的考察,既要考虑整体,又要考虑局部,二者必须兼顾。从整体上考察,最要害的是教学目标的制定和呈现,它要求教学目标必须切合文本和学生,是科学的,恰切的,才能最大程度实现文本的价值,最大程度提升学生素养。从局部考察,是指它的每一个细部都应该是有效对话,入耳入心,直抵学生心灵的。比如问题提出的时机必须是恰当的,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必须是充分的,必要的,发自内心的,教师的点拨必须是适时的,到位的,最后的整合必须是明晰的,扎实的。任何一个小的细节出现问题,有效教学都要打折扣。 有效教学,决不仅仅指课堂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还包括课前教师与文本的对话,对学生学情的预估,和课后学生实际的发展变化。
㈤
观点摘录:陈玲玲(扬州市初中语文教研员):
之一:“实效教学”离我们有多远?
其实就是差了那么一点或是多了那么一点,导致中学语文课堂教学难见实效。
“差了一点”什么:对文本的深入探究差了一点;对课文入情入境的朗读差了一点;对所教内容的整合差了一点;有启发性、能激活学生思维的提问差了一点;有创意的设计差了一点;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差了一点;学生的主体意识差了一点;学法的研究差了一点;激情差了一点;与生活的联系差了一点;学科境界差了一点。(注:语文教育的三重境界:人技教育、人格教育、人生教育。有的语文课甚至连第一境界“人技教育”的要求都不能达到。)
“多了一点”什么:多了一点语文之外的东西;多了一点音乐、录像;多了一点过于冗长的导入;多了一点画蛇添足式的迁移;多了一点不切实际的学生自主;多了一点虚假的合作探究;多了一点琐碎无意义的师生对话;多了一点浮躁急功近利的思想。
之二:“实效教学”的要害在哪里?
作为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概念的内涵应有以下熟悉:
①语文姓“人”。语文教学的预设及生成应从“人”的发展需要出发。
②语文教学应从“人技教育”提升到“人格教育”和“人生教育”。
③课堂上教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④中学语文应该是一个综融体。
语文学科的教学应达到以下的学科要求:
①把语文教学变成“人”的基本需求。
②把语文教学变成一个系统工程。
③把语文教学变成一个实践系统,变成学生的连续的生活情境。
④把语文教学变成对教材的人性化处理过程。
语文教师需要有一点语文哲学思想:
①确立人本的语文观。
②语文教学应该是调动全部人生经验的过程。
③语文教学是一种阐释,但又不能过度阐释。
④语文教学过程既要有大眼光,又要处处落实在最基本的文字上。
之三:“实效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有多高?
首先,教师应是学习型教师:学会尊重学生;学会深层对话;学会“坐稳”“首席”。
第二,教师应是合作型教师:要有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要有谦虚谨慎、务本求实的作风;要有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态度;要有开放的心态、宽广的胸怀和宽容的品格。
第三,教师应是反思型教师:我的普通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够丰富吗?我的教学技能够完善吗?我的教学方法够恰当吗?我的教学设计有特色吗?我对教学过程中自然生成的教学资源都有效利用了吗?我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实实在在地达成了吗?等等。
㈥
当前语文教学中,有太多一厢情愿的“一头热”,或是大而化之的“想当然”。“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语文教师亦然。
孙绍振教授说:“在语文课堂上重复学生一望而知的东西,我从中学生时代对之就十分厌恶。从那时我就立志,有朝一日,我当语文老师一定要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以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
川端康成的《父母的心》,“一望而知的东西”是什么?“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以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又是什么?教师应该把课文开掘的着力点放在“母爱”还是“怎样表现母爱”上?(见《与执教老师的精神对话二》)
《我的叔叔于勒》《麦琪的礼物》《背影》……
学生自己到底能独立读懂什么?读不懂什么?他们需要教师做什么?不需要甚至讨厌为他做什么?到底哪些东西必须教?哪些东西不需要教、可以不教或者暂时不能教?……
关注学生的已知,实在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更是成功的要害。漠视学生的存在,不但戕害了语文,戕害了学生,而且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讨苦吃。
㈦
关注已知,还有一个含义:教学应从学生的心灵扬帆启航。
建构主义有一个有名的童话:鱼就是鱼。说鱼与蝌蚪生活在水中,后来,蝌蚪变成了青蛙,跑到陆地上看到了人、老虎、鸟等等,它回到水中告诉了鱼。鱼按照青蛙的描述,就想象出女人就是有腿、有乳房的鱼;老虎就是有血盆大嘴的鱼;鸟就是有翅膀的鱼。
任何新知识的建构必须建立在旧的知识基础之上,这是学习的规律。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爱好点,打通文本与学生的生活的联系,才能最大限度地实施有效教学。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标签:作者],来源:[标签:出处],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