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资源 >详情

立意方法——整合

作者:蝈蝈     来源:艺教网     时间:2011-01-19
26489

        整合,就是对写作材料的分析—综合。写作,除了“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想象之外,还需要抽丝剥茧的思辨能力。人们常说“事实胜于雄辩”,那是为了反对“为辩而辩”、歪曲事实的诡辩、狡辩而提出的,或者是针对无凭无据、架空分析而言的,并不是说只要事实不要道理,也不是说事实比道理更优越,例子比理性分析更重要。明摆着的事实,如果缺乏分析的眼光,那么,不是停留于表象,满足于肤浅的结论,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能形成全面的、本质的看法。更何况,同样的事实往往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会形成思想上的“交锋”,这种“交锋”不是事实本身所能解决的,需要正确的理性思考,对事实做出合理的判断,这就是“真理越辩越明”。黑格尔有句名言“凡是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黑格尔《法哲学原理》11页)康德也说过,一切知识与其说是关于对象(事实)的知识,不如说是关于认识方式(理性)的知识。(康德:《纯粹理性批判》19页)因此,在写作过程中,面对着复杂的事实材料,特别需要人运用理性来梳理,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而人的理性认识又离不开“分析—综合”的思维过程。
       关于“分析”,台湾“中国文化研究院”出版的《中文大辞典》第4卷第234页释为“分解辨析”,《汉语大词典》第2卷第573页的“分析”词条里说:“今指把一件事物、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各个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
      《说文》释“分”为“刀以分别物也”,“析”为“破木也”,朱熹的《大学》注与王阳明的《大学问》都曾对“物”赋予具有人文内涵的解释,认为“物相当于事”,“物者事也”,故“分析”不仅是针对“物理”,也是针对“事理”。“分”与“析”是找区别,辨是非、利害,研究疑问、原理、根源等的思维方法。总而言之,分析是为了避免“笼而统之”的模糊认识,而把事物“化一为多”,研究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阶段、各个侧面以及各因素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对事物的比较鉴别,把握事物的特征,进而认识事物的本质。
(一)分析的基本方法
       1.矛盾对立分析法。分析方法可以由“二分法”开始,就是摆出矛盾对立的两极,如善恶、是非、敌我、强弱、利害、优劣、物质与精神、情感与理智等,进行比较衡量,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比如,梁启超的《论毅力》把人生之路分为“顺境”、“逆境”两大类,再把人的行为分为“有毅力”、“无毅力”两大类,这样就把毅力面临的每种情况都展开了,也就说清了毅力在人生历程中的作用。再如,要评价学校的校风,可以抓住对立的两极——校风的优良传统、校风受到消极因素的影响和冲击,分析这两极的表现、作用、发展趋势等等,就可以对当前的校风认识得比较深入,做出的判断也会比较准确。
        2.两极交叉分析法。矛盾有对立也有统一,分析也不能只是瞄准两极对立,事物之间往往会产生两极之间的交叉、合并、融通的情形,所以分析也应该运用墨辨的逻辑法则“同异交得”(在佛教“因明学”中,表述为“立敌相形,体义相待”),在两极之间再取中间状态。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也可以有“一国两制”。毛泽东《论持久战》突破了只看两极的孤立分析方法,采用关注两极变化发展的辩证分析思路。
这种“三分法”与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结构中“以三驭多”的思维特征不谋而合,“三思而行”、“三年不窥园”、“三过家门而不入”即是范例。L.霍格本认为二万五千年前人类表达比“三”大的量只能用“一堆”或“一群”,“三”是作为最大数、最多数而存在的。(叶舒宪《中国古代神秘数字》39页)日本社会公共关系学家多湖辉在《自我表现术》中也说过,把要点说成三点,可以使别人认为你表达能力很强。只有一点,总觉得很单薄;有两点,感觉还不够充分;如果是三点时,“就会变成稳稳地如三足鼎立般,而使人油然而生出安定踏实的感受”。 (多湖辉《自我表现术》29页)法国学者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也说南非洲布须曼族用“三”来代表无穷大。如学生习作《评几种人生观》就将人生观大致分为事业型、享乐型和超脱型,《评几种恋爱观》将恋爱方式分为“来亦易,去亦易”型、“来易来,去难去”型和“来亦难,去亦难”型,(两篇学生习作可参见《我们似曾相识》)体现了一定的思维完整性。
       3.意义类型分析法。“三分法”虽然能够以少驭多,涵盖比较周全,但面对复杂多样的事态,要作出准确的“三分”并不容易,特别是刚刚开始练习分析方法的习作者,很可能因为对这种分析法的迷惑而导致划分的不准确。如有人将友谊分为“男男型”、“女女型”和“男女型”,显然注意到了性别差异,但是忽略了作为友情的本质内涵,这样的划分方式不利于深人探讨友情的真正价值。因此,在分析中还不能为了凑足“三”而刻意造作,而是要按照事物本身的意义和性质进行分门别类,围绕事物的核心意义(一次分类的总标准)展开多角度的分析,这样,既根据自身的理性思维水平容易操作,又能顾及到事物的中心意义与各方面含义之间的内在联系,处理好“一”(核心义)与“多”(局部义)以及“多”的内部之间的互相关联,分析起来可以做到思路开阔,主旨集中,内涵丰富而无散乱之感。如学生习作《心目中的男子汉》:眼是亮的(明辨是非),血是热的(积极向上),心是正的(正直无私),腰是直的(不屈不挠),胸怀是宽广的(豁达大度),双手是温暖而有力的(乐于助人)。
写文章讲究“分合”。在思维阶段,分析之后,还要有综合。分析是“化一为多”,追求认识的丰富性;综合则是“合多为一”,追求认识的统一性。
(二)综合的一般方法——“异中求同”、“同中求异”
        综合是在分析的各层次含义之间寻找聚合点,对各种含义作出深层意义和本质意义的归纳。概括必须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否则就只能是表象的笼统总括而不可能是本质的整体综合。而且,概括还不是事物几个层次的简单相加,而具有整体意义上的复合迭加作用,产生“总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情形;当然也可能针对分析的结果,用思维的雕刻刀去粗取精、突出重点,这又产生整体意义少于、精于各部分意义的状况。总之,概括是分析基础上的一次飞跃,将分析提高了一个层次,提高到总摄的层次,它使思维系统化、明晰化,并产生结论,对事物的认识迈入了一个新的进程。
       综合的主要方法有“异中求同”和“同中求异”两种,前者侧重于概括共同性,后者侧重于概括特殊性。求同概括要防止概括过宽或过窄,过窄,不能揭示事物的整体本质;过宽,悬浮空中,脱离对象本身,穿靴戴帽,大而无当,又不符合实际。求异概括要抽丝剥茧、层层深入,摄取事物的特征,并将事物置放于它的发展状态中来考察,才能把握它的独特性。比较是它的常用方法之一。学生习作《论友情》的第一小节就是一例:
       友情是指人与人之间以平等为基础,以共同志趣为条件,非功利、非血缘,自发产生的一种亲善关系。它是人性与社会性的和谐统一。它不像主仆之情那样,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上;也不像师生之情那样带有规定的强制性;更不像亲情那样,与血缘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里比较了友情与其他几种感情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对“友情”做出界定,抽象、概括的逻辑前提是具体的,由此形成的综合才是可靠、稳固的。
(三)以反例为切入点,推进思维深化
       这是一种较有深度的综合方法。为了改变思维过程上的简单化倾向,打破围绕观点套用材料的“六经注我”式思路,避免直线型、单向性的矢量思维方式,我们主张采用黑格尔的“正反合”的逻辑推论方法,在思维过程中加进参数,形成曲线型、多向性的变量思维方式,既要看到与原来观点相同的材料,也要顾及与原来观点相异的材料,不断弥补自己原有观点的漏洞(左右互搏,在对立中寻找统一),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综合,尽量有新的发现,有个人的创见,达到观点在现有认识水平上的相对完善。下面是老师的一则“下水作文”的片断,体现的正是不断容纳反例、推进思维深化的过程:
       对康德“名与实”的思考:真才实学总比浪得虚名好,这就是常说的有本事不怕没饭吃,免得滥竿充数,逃之天夭;有了真才实学,又肯刻苦努力,相信总有一天会获得社会的承认,赢来相应的社会名望;即使穷其一生的自我奋斗,还是默默无闻,也不能丧失信心、自暴自弃,而应该珍惜自己的才华,发挥自己的价值,著书立说,创造精神财富,流传后世,造福子孙;一旦通过努力名利双收,则不要因此踌躇满志,不思进取,固步自封,结果江郎才尽,名不副实。可见,实—真才实学既是获得“名”的前提,又是保持“名”的必要条件。
      这里所探讨的“名”、“实”的关系,是指外在的名声与内在的实际才能之间的关系。名、实相比,总是务实为好,这也符合中国的传统理念。但人生在世,就不该为自己赢得社会声望吗?因此又把问题推进到“凭真才实学加肯刻苦努力,为自己赢来相应的社会名望”这个层次,这样,既承认了务实的必要性,又认同了“自我奋斗”的合理性。但仍然存在着反例:有的人虽然一生奋斗不息,但仍然与“名”无缘。所以作者进一步提出,即使“默默无闻”,也不能“自暴自弃”,而应该创造精神财富,流传后世。反过来,也还有问题:是不是名利双收之后,就可以一劳永逸、不思进取了呢?也不是的,而是要不固步自封,超越自我。整个过程,都是在寻找反例、自我追问中促使思维层层推进。
       想象与整合,一属形象思维,一属抽象思维,前者讲究思维的多向与拓展,后者讲究思维的定向与收束,它们在丰富写作材料的内涵、发掘写作材料的价值方面,是不可或缺的两种能力。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蝈蝈,来源:艺教网,来源地址:)

上一篇立意方法——想象

下一篇表达与修改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