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聊斋志异》的馀响

作者:袁行霈等     来源:中国文学史     时间:2011-02-15
13197

 

 
 
  
  
 
  《聊斋志异》青柯亭刊本一出,就风行天下,翻刻本竞相问世,相继出现了注释本、评点本,成为小说中畅销书,到《红楼梦》出来,这个势头也未减弱。影响更大的是它还引起不少作者竞相追随仿作,文言小说出现了再度蔚兴的局面。而这种写作潮的带头者竟是声名显赫的诗人袁枚和主修《四库全书》的学者纪昀,这也是小说史上少有的现象。
  乾隆末年以来陆续问世的文言小说,显然大都受到《聊斋志异》的影响,而对《聊斋志异》的态度却是不同的。《聊斋志异》原本是“一书而兼二体”,题旨意趣也有不同,后来的作者也就有不同的取向。大体说来,可分为两种:一是顺随、仿效,偏重于记叙委曲,有沈起凤的《谐铎》、和邦额的《夜谭随录》、长白浩歌子的《萤窗异草》等,袁枚的《子不语》也可以算做此类;一是抗衡,有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屠绅的《****内外琐言》(亦名《?巢?吉笔记》)、俞樾的《右台仙馆笔记》等。
  顺随、仿效一类,较早的是《子不语》和《夜谭随录》。《子不语》共千馀篇,记述的多是鬼怪之事。作者自序云:平生“文史外无以自娱,乃广采游心骇耳之事,妄言妄听,记而存之,非有所惑也”。可见与蒲松龄之创作颇不相同。书中虽有讥刺理学虚迂、佛道迷信及嘲谑世情的篇章,但多为搜奇志怪之作,失之芜杂。作者很有才情,行文自然活脱,富有幽默感,然多数记述简略,每每记出人、事之时、地及讲述人的姓名,表现了向六朝志怪小说回归的趋向。《夜谭随录》,据作者和邦额自序,其创作思想与袁枚相似,而作法则仿效《聊斋志异》,通过怪异故事反映社会丑恶现象,也有映照时事者,记叙有所渲染,注意刻画人物、描绘场景,鲁迅称它:“记朔方景物,及市井情形者,特可观。”(《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十二篇)只是作者思想陈腐,宣扬佛教果报观念,津津乐道伦理,妨碍了艺术上进入新的境界。
 
  仿效《聊斋志异》近似而较好的作品是《谐铎》、《萤窗异草》。两部小说集都是借鬼神物怪反映社会人生,故事有所寓意,写法上也有仿效的痕迹,如《谐铎》每篇未有以“谐曰”起首的一段议论,颇有《聊斋志异》篇末“异史氏曰”的精神,有些篇章或明或暗地是由《聊斋志异》蜕化而成,《萤窗异草》尤其突出。两部小说集也有各自的特点。《谐铎》映照的社会生活方面,与《聊斋志异》大体相近,官场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社会势利诸相,均有反映,其中也寄寓着忧愤,然多讽刺小品、寓言性故事,构思巧妙,富有谐谑的情趣,寓人情物理于其中。《萤窗异草》中妇女题材的作品最多,脱胎于《聊斋志异》的便有多篇,也反映出了妇女的不幸和抗争,一般篇幅较长,故事离奇曲折,注重写出完整的人物形象。然而,这两部小说集的作者却没有蒲松龄那种全身心投入的创作精神,运思缺乏直接的生活体验的底蕴,作品的思想和艺术都没有达到《聊斋志异》的水平。
  抗衡的一类,首发自《阅微草堂笔记》。纪昀(1724~1805)字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中署“观弈道人”,直隶献县(今河北献县)人,由编修官至侍读学士,曾谪戍乌鲁木齐三年,释还后主纂《四库全书》,累迁至礼部尚书。《阅微草堂笔记》包括主修《四库全书》以来先后作成的《滦阳消夏录》、《如是我闻》、《槐西杂志》、《姑妄听之》、《滦阳续录》,最后由其门人盛时彦合刊,一题《阅微草堂笔记五种》。他是读过《聊斋志异》的。《槐西杂志》中记东昌书生夜行遇狐女一则,直接做《聊斋志异》中《狐梦》的反面文章。著《阅微草堂笔记》有可能是由《聊斋志异》引起的,但更是他晚年在历尽宦海、阅历已深、心情安详的境遇中,给自己找到的抒发情怀并寄寓劝惩的一种文字事业。
 
  纪昀批评《聊斋志异》“一书而兼二体”,主要是指摘传奇式的志怪,认为“燕昵之词,?狎之态,细微曲折,摹绘如生。使出自言,似无此理;使出作者代言,则何以闻见之”。(《姑妄听之》盛时彦跋引纪昀语)他在《滦阳续录》写成后更进一步申述为作叙事之文,应“不失忠厚之意,稍存劝惩之旨”,“不颠倒是非”,“不摹写才子佳人”,“不绘画横陈”。(《滦阳续录跋》)可见他是要小说有忠厚劝世之意义,摒除描写男女爱情的笔墨。这样,他著《阅微草堂笔记》也就只能是向笔记杂录靠拢,丢弃了《聊斋志异》的文学精神和艺术境界。
  纪昀是大学问家,阅历丰富,也有文学才华。《阅微草堂笔记》记叙见闻,结撰小故事,辨正史地讹误,发表议论,虽然思想保守,记神鬼物怪之事往往寓有宣扬纲常名教偏向,其中也不乏针砭社会、展示人情物理的作品,能给人以有益的启示。他运思有灵性,命笔自如,行文洒脱。《阅微草堂笔记》虽远不足与《聊斋志异》相颉颃,但也不失为独树一帜的作品,在文人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嗣后相继而出的作品,就直是回到了笔记杂录的路上去了。
  《聊斋志异》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巨大的影响,还冲破国界,走向了世界。从19世纪中叶,《聊斋志异》流传国外,迄今已有美、法、德、俄、日等二十多个语种的选译本、全译本。在日本尤为突出,全译本就先后有三种。在明治时期,有些作者还仿效《聊斋志异》写作怪异故事。著名作家芥川龙之介改作《聊斋志异》里的故事,最有名的一篇是与《聊斋志异》同名的《酒虫》。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袁行霈等,来源:中国文学史,来源地址:)

上一篇文言短篇的艺术创新

下一篇吴敬梓与《儒林外史》的创作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