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又到一年毕业季。无论是大学生、中学生还是小学生,甚至幼儿园的小朋友,大多以拍照留念。照片中,他们或严肃,或搞怪,或跳跃,或摆出有意义的造型,都是为了留下最美好的纪念。同是毕业生,日前,河北师大附小六(2)班的同学们收到了班主任张红梅送的一份特殊礼物:一本名为《一回忆就幸福》的书。书中集录了所有同学的作文,并配以照片和老师点评。这个礼物让孩子们欢欣,家长惊喜,大家一致认为肯定会“一回忆就幸福”。
从征集到出版用了不到一个月
张红梅,31岁,1.62米,体重保密,梳马尾,戴眼镜。我说她娇小,她称自己彪悍。话毕,站起来转个圈,好让我看仔细。
她是一个外向型的人,性格爽朗,快人快语,特别爱笑。看得出,她特别喜欢六(2)班的孩子们,无论是文静的,抑或是调皮的,在她眼里都是“棒棒的”。
记者(以下简称记):张老师,您好。请问您出版这本书的初衷是什么?
张红梅(以下简称张):他们是我带的第一批学生,我们一起走过了六年美好的时光。现在,他们即将离开母校,踏入新的征程,我们都有太多的不舍与难忘。于是,我就在想,怎么做才能让孩子们在互相记住的同时,也不会忘记他们之间发生的故事?我们课本的第六单元有“综合实践”板块,受到启发我突然脑洞大开:不如把那些美好的事情用文字记录下来,整理成一本作品集。多年以后,当我们偶尔翻开这本作品集时,一定会想起少年时那些欢乐的故事。
记:那您从征集孩子们作品到出版,大概用了多长时间?过程还顺利吗?
张:我们从5月下旬开始着手做这件事情,6月16日我把书发到了孩子们手里。
确定要出作品集后,我就着手定题材、定内容,大概用了两节课的时间。我要求孩子们以“校园生活”为主题,写一写他们在小学六年生活中最难忘的人或事。
为了便于他们回忆,我整理了学生们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所有校园生活的照片,以电子相册的方式播放,重温小学生活的点点滴滴。说是写的基础,只有先说充分了,文章才写得有条理,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所以,我挨个问他们想写什么内容,让他们讲一遍要写的大致内容。一堂课下来,大家说得热火朝天,畅谈美好的回忆与难忘的瞬间。交流中,题材定了,作文提纲也列出来了。
一般在深夜看孩子们的作文
记:孩子们把作文交到您手里,需要批改几次吧?
张: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改。所以,我给同学们提出修改策略:先是自行修改,然后小组互评。按平时作文课的惯例,每篇文章要在四人小组中接受大家的评改,提出交流意见。接下来是家长润色。家长得知这样有意义的活动,全力支持。在尊重孩子的语言特点和不改变原文的基础上进行了细致地完善。最后,请孩子们自行将自己的文章录入电脑,因为在这最后一遍定稿时,绝不是一件简单的技术性工作,有审读,有思考,是对文章最后一次的润色。
那会儿正值小升初,真的特别忙,我白天根本没有时间,只能晚上熬夜给孩子们看稿。当我读起那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一个个天真的梦想……几次感动泪下,每一篇都留下了“老师的话”。
记:《一回忆就幸福》这个书名是谁起的啊?
张:这是孩子们自己起的。他们起了许多名字,最后孩子们一致同意确定为《一回忆就幸福》。
书中内容丰富,体裁多样
记:我翻看了一下这本书,发现里面分为“感恩母校”、“师恩难忘”、“吾爱吾班”、“同窗记忆”、“校园活动”、“放飞梦想”、“感悟经典”等七个单元,而且体裁也不尽相同。
张:没错,这是我根据孩子们写的内容划分的,他们写得内容很丰富,我就总结归纳了一下,这样看起来比较方便。
至于体裁,只能说孩子们太有才了,书中既有叙事作文,也有散文、诗歌、甚至还有一篇文言文,我为他们的文笔感到自豪。
记:一提到孩子就眉飞色舞,您应该对他们每个人都很了解吧?
张:是的。张烨萱是我们班的大班长,非常认真负责,用心完成老师交代的任务,在同学中也很有威望;杨云皓是个憨厚大男孩,暖男一枚,很有想法;范景翔特别喜欢足球,有很强的体育天赋;朱培溪看上去就像一个“老学究”;史新睿喜欢散文,但是有点儿懒;也有个别调皮的,但他们从来不向我“告状”;我们班还有“暴力女”,男生都不敢惹。
张老师像妈妈,既温柔又严厉
当让孩子们说说对张老师的印象时,他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嘴里喊着:“阿姨我说,我说。”
“张老师像妈妈一样关心我们。”崔佳怡说,如果变天了,张老师会提醒同学们多穿衣服;天热了,让他们多喝水;如果看到他们累了,就让他们注意劳逸结合。
“我们还去张老师家吃过饭,珍珠翡翠白玉汤和金玉满堂。”虽然已经过去了两三年,但说起当时的两道菜,唐杉至今记忆犹新。
虽然李林溪也认为张老师像妈妈,但她却觉得有时候张老师很严厉。“有一次我们桌斗特别乱,被扣了分,张老师就严厉地说,一定要保持整洁。”
张老师课上一丝不苟,课下跟我们一起八卦
“张老师课上课下就像两个人。”张博宇“曝料”说,张老师上课时一丝不苟,讲课特别细致,还能及时回答大家的问题。“下课后跟我们一起打球、踢球,甚至聊八卦,还跟我们玩真心话大冒险。”
在杨笑眼里,张老师很“霸气”。“有一次上美术课,我们趁着老师在黑板上画示范,就小声说话。”杨笑说,这时候,张老师突然站到了教室门口,眼神扫过,全班立刻鸦雀无声。“还有一次,另一个班同学故意在汉堡里放芥末让我们吃,张老师知道以后狠狠批评了那个班的同学。”杨笑说,张老师说的话他到现在还记得特别清楚:“我不会让咱们班的任何一个同学受到伤害。”
让我们多了一份美好的回忆
拿着《一回忆就幸福》,郝净瑶同学的妈妈王女士很感动。“张老师太有心了。”她说,这本书记录了六年来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有校园的宁静、同学的欢笑、童年的回忆、幸福与快乐等。“作为家长,我真心感谢张老师为孩子们所做的这些。”王女士说,多年以后,当孩子们翻起那些已经泛黄的书页,细细品味每一个文字背后的人和事,肯定会多一份美好的回忆。
“据我所知,五月初,孩子们曾在自己的群里密谋一件大事,就是在张老师生日那天举行一个盛大的生日典礼。”杨云皓的爸爸杨先生说,不知是谁把这个秘密泄露了,张老师知道后明确不让孩子们搞。“可是她却精心为孩子们准备了一份大礼——《一回忆就幸福》。”杨先生说,孩子们从入学时懵懂的小不点到如今的大小伙子、亭亭玉立的少女,六年中发生了数不清的故事,加入少先队、春游、当校园小旗手……一场场一幕幕,当家长的和他们感同身受,“所以这本书不单单是送给孩子们的礼物,其实也是送给家长的一份大礼,让我们从孩子的视角了解他们的想法,看到他们充满童真的内心世界。感谢张老师为我们用心准备的这份毕业大礼,我们会珍藏一辈子。”(崔虹 李青)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