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别信什么高考作文书,零分作文集,都是假的?

作者:苗恒     来源:青年报     时间:2016-07-01
6783

 尽管“考试季”刚刚结束,书面上已经出现了各色满分作文和零分作文的书。这些书几乎都打着“从内部渠道获得试题”的旗号,而据了解,高考评卷规定越来越严格,考生试题不太可能泄露。也就是说,这些作文书十有八九是假。而事实上,作文造假俨然已成产业。

 

  满分零分作文大部分是假的

  现在书商都在给读者造成一种印象,他们已经通过一些渠道获得了大量“考试季”作文的资源,并且已经陆续出成了作文书。比如一本零分作文书标榜,他们获得了高考阅卷组老师提供的第一手资料,每一篇零分作文都让老师笑得肚子都疼了。而另一本中考满分作文书则说,每篇作文绝对都是优秀之作,保准读者看了作文能提高10分。

  在暑期图书销售黄金档,这类作文书颇为热门,过去不被待见的零分作文书,今年也特别火爆。家长给孩子买,是想让孩子引以为戒,而孩子则将这类书当笑话书看,既能了解作文评分的门道,又能取乐一番,自然愿意去读。不少家长和孩子都将这类“第一手资料”,视为考试的宝典。

  但事实显然并没有那么简单。高考结束之后,网上就曾大量出现所谓满分作文,结果很多地区的考试部分都出面回应,称按照现行的规定,有关评卷及考生信息一律不得擅自发布。许多所谓满分作文也纷纷被证明是假的。据青年报记者了解到的情况是,现在对评卷老师的纪律要求越来越严格,试卷是绝对不准被带出阅卷场所的。所以这些作文书“从内部渠道获得试题”的说法非常可疑。

  一位知情的出版人告诉记者,现在市面上的这类考试作文书大致有三种情况,其一,确实是真的,由阅卷老师凭记忆向出版商提供,但数量不多。其二,是明摆着欺骗读者的,从头到尾都是假的。其三,偷换概念。所谓“满分作文”,不是指“获得满分的作文”,而是指“作文如何获得满分”。

  “作文造假”已成产业链

  青年报记者认识一个写手,他经常写一些比较奇妙的段子,博读者一乐。他告诉记者,有一次他接到了一家出版商的“订单”,让他根据一些作文题目写几篇搞笑的作文,越荒诞越好,但要让人看懂,还要若有所思。他在家里憋出了五六篇千字文,很快他就发现这些文章出现在一本高考零分作文的书里。“这些作文虽然很荒诞,但是得零分大概也不至于吧!”

  既然满分作文和零分作文书市场很好,而真题又得不到,所以“作文造假”也就渐成产业。流程一般是这样的:考试之后得到了作文题目后,出版商就会找到一些写手来按要求写作文,并且以最快的速度放到网上,以“满分作文”或“零分作文”进行包装炒作,炒得很热后就开始出书。因为这些作文已经有了一些知名度,读者看着眼熟,也就会信以为真。一篇假作文也就完成了“漂白”。

  法律界人士告诉青年报记者,虽然一些读者表示,他们也并不把这些作文书太当真,只是看着玩玩,找点乐子,但是出版商推销假的满分作文和零分作文其行为本身已涉嫌欺骗消费者,消费者可以向出版商进行索赔。(郦亮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苗恒,来源:青年报,来源地址:)

上一篇13岁的他走遍全球,却写不好一篇600字作文,这是为啥?

下一篇人工智能不仅会写作,而且能评论时事新闻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