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高考作文复习冲刺阶段这样过三关

作者:苗恒     来源:京翰高考网     时间:2016-02-22
37962
   写作在语文考试中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可是往往因为苦于难以找到突破瓶颈的有效方法,它也往往成为复习中最容易被忽视的内容。
  
  面对作文,“畏惧”、“无奈”大可不必。在复习中,考生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过好审题关。
  
  我的经验是八个字:看准,读全,弄懂,讨巧。所谓“看准”是指不放过每一个字眼,这样就不至于将“今年花胜去年红”看成“今年花盛去年红”,也不至于不顾“以‘我能’为题”而另起炉灶了。所谓“读全”是指一定要关注材料对“题目”或“话题”的暗示与限制。比如,“有这样一段由成功人士代言的广告语:‘人生如登山,往上走,即使一小步,也有新高度——我能!’请联系你的感受和认识,以‘我能’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试题为命题作文,但在“我能”之前又有一则材料。这就要求考生格外留意。“弄懂”则是指思考“题目”或“话题”的思想内涵,进而明确写作要点。比如,“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描绘东家之子时写到:‘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度’不仅是评价美丑的标准,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更是具有普遍意义。请以‘度’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这里的‘度’显然有其更为深刻的内涵。
  
  至于“讨巧”则是要善于利用所给条件,降低写作的风险。比如,“‘黄金非宝书为宝,万事皆空善不空’——马英九被台湾民众视为心目中最称职的父亲,这是他经常教育女儿的一句话。这句话值得每一个人思考。要求:正确理解上面的文字,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这一作文题在要求中明确提出“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因而可以有效利用。
  
  第二,过好材料关。
  
  好的材料从哪里来?我的回答是六个字“用本,索源,活用”。
  
  “用本”即用好教材。从教材中寻找写作素材是重要且简捷的途径。我们在学习那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的过程中,应善于从中选取材料,尤其要善于研究作者的思想乃至人生经历,从中有所领悟,并以此作为写作的素材。
  
  “索源”即关注生活。“活用”是指要善于从不同角度审视同一个材料,并领会其实质,进而起到“记一当十”的效果。
  
  第三,练就看家文体。
  
  文体本身并没有优劣之分,关键问题是如何运用。考生在备考过程中,不妨自己多留意,多练习,多摸索,多请教,努力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看家文体”,只有这样,才能在考场上游刃有余。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苗恒,来源:京翰高考网,来源地址:)

上一篇换个角度写作文

下一篇地下道建作文墙 这个想法有创意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