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如何克服写作拖延症?

作者:苗恒     来源:智活壹观     时间:2016-03-03
37827
 
      在我看来,好的文字作品大多是在“与世隔绝”的状态下产出的,需要大段时间的专注与独处。但偏偏自己又不是一个纯粹的内向主义者,身体里一部分的躁动因子作祟,总担心完全独处时错过外界的什么,甚至与外界脱节。
      尤记得小时候和一群临时组团的伙伴去河边捉虾,一下捉到一只,开心得要命,然后就这样专注地低头捉了很久……不知什么时候醒过神来,想和小伙伴分享的时候,回头一看,我擦,都跑光了,远远地只能看到他们模糊的背影。而当时天已经快黑了,那个地方我又不熟,一股迷路掉队的恐慌涌上心头,吓得我赶紧收拾工具,拼命跑着追上他们……
  我想这可能是自己写作拖延症的深层次原因吧,担心在纯隔绝空间待久了,会掉队会脱节,错过很多外界的信息。再加上自己的慢热属性,写成一篇拿出手的文章需要花费很长时间,以至于这种“担心脱节”的心理越发严重。
  开头难
  人为什么会拖延?更直接的原因是即将做的这件事有难度,有悖于追求舒适的意愿。不过,虽然一开始进入状态很难,总是拖拖拉拉推推搡搡,但真正到进入状态后,却又发现越来越顺手,笔尖越来越顺畅,最后看到一篇完整的文章快要成形的时候,那成就感和满足感别提有多振奋人心。
即便如此,“开头难”的不适感总是横亘在“写作”面前。后来因为工作内容的变化,写作变成了业余可做可不做的事情。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不去触碰“写作”,一来因为工作忙,写作只是业余爱好,没时间自然拖着不写;二来就是进入状态太难,随着年龄的增长越发不想为难自己。直到过了很久,发现好像越来越没有自我了,时不时陷入迷茫。才想起过去经常写作的自己,至少时刻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写作需要独处,而独处可以想清楚很多事,这是一个与自己内心对话的过程。有时候一些想不通的事情,写着写着,在你寻找逻辑来诠释它时,发现一切都通了。而当写作真正进入状态后,小宇宙会爆发,生出不同凡响的哲思。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看自己过去的文字作品,会感叹那时的“我”多么有才华。
我同意很多人说的写作需要天赋,而我相信自己是有这种天赋的。仅仅因为进入状态慢就逃避这一技能的修炼,不是傻,就是懒。毕竟人如果一直呆在舒适区,是不会有多大成就的,而我并不希望自己一直平庸下去。所以,从去年年底开始,我又重新拾起了自己的写作习惯。
  一点心得
  我对自己写作拖延症的反省,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看过很多理论,也观察过很多现象,现在觉得,“拖延”这种人人都会有的小毛病,被上升到病症高度后,人们对它的关注度似乎太过了——过于关注问题本身,而忘了解决问题的初衷。
克服拖延只是一个跨越门槛的动作,紧接着才是核心——克服拖延后所要做的事。如果紧盯着拖延症不放,只会小题大做,把问题放大。可能你并没有想象中病得那么重,重度拖延症患者有时就是自嘲的玩笑。
  1、跳过练习阶段
  说到“跨越门槛”,也就是上文讲的“开头难”,在一本无关拖延症的书《人生总会有办法》里,我找到异曲同工的解决办法。
当我们觉得某件事很难时,通常会给自己设置大量的准备工作,才进入正题。比如在正式开始写作之前安排大量的查资料时间,但可能查着查着就跑偏去刷微博微信了;又比如要制作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汇报PPT前,给自己安排大段的模板搜寻时间……
  但,不走心的大段准备时间,不仅效率低,还会磨灭认真做事的耐心。到真正开始写作时,发现之前查的资料都忘光了,需要重新搜一遍;到真正开始PPT制作时,发现搜来的模板一个都不好用,还局限思维……
  既然如此,倒不如,跳过练习阶段直接开始。尤其创意创作工作,灵感往往不会跟你约好了才来,所以一开始就进入认真状态,比如查资料时有了想法就动笔,可以捕获更多的可能性,反正写完了会修改。
  2、合理利用惯性
  第二点是春节假期间的所想所思。在那段无比悠闲舒适的时光中,睡懒觉成了常态。一觉可以睡到下午两点,中间醒了也不愿起床。理由很多,外面冷、不想动、反正又没什么大事。躺在床上,忽然想起中学物理讲到的惯性原理。说的是,每个物体如果没有外力的作用,会一直持续目前的状态。
比如睡懒觉如果不是因为肚子饿了、想上厕所或是实在要出门见客这些产生外力的原因,我可能会一直睡着,睡到不想睡为止。又比如看电视剧或看小说,如果没有外力打扰,你可能会一集一集、一节一节,直到看完为止。
  当然,拿这些和惯性原理相比并不是完全准确,却有一些共通的地方。如果把“看肥皂剧睡懒觉”和“写文章写方案”都看成一个个恒定的状态,那么想要从一个状态过渡到另一个状态,就需要不一样的“作用力”来驱动。
  这个作用力可以是自发的力量,比如掀开被子走出卧室、关上平板走动起来,也可以是别人的力量,比如被领导或主编催促,要求速度完成任务……如果想让自己不那么拖延,你所要做的就是让这个作用力,来的不经意一些,让自己不知不觉切换到有意义有价值的状态。(陈源)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苗恒,来源:智活壹观,来源地址:)

上一篇地下道建作文墙 这个想法有创意

下一篇避开英语作文的4大雷区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