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郭进拴|华夏游记【五百八十三】
“其实,像我们村还有邻近的司马台村,基本都是在做农家乐,我们也感到了一定的竞争压力。所以我就想做出一点自己的特色。”刘广金的农家院是传统和现代的结合,一进门就是传统的青砖灰瓦,砖木结合的四合院厅堂,中庭院落宽敞,墙角下整齐地晾晒着从山林采回的各种美味野菇和自己种的蔬菜,这是游客们必点的珍馐。“我们村里有山有水有文化,在我家这个比较复古的院子里,游客们或许还能感受到一丝乡愁。我这个四合院和客房的设计,就融合了古建筑、历史典故、民族特色的元素。”刘广金介绍到,“我是土生土长的古北口村人,在外打拼多年,为游客讲讲古御道的趣闻、古北口抗战的惨烈以及最原汁原味的京郊特色民俗,我还是比较拿手的。”让游客跟着故事走,用好故事赢得好口碑,让客人在这里能放松、能享受到精神的愉悦。
为经营好农家乐,人到中年的刘广金、张金英夫妇一直在学习。他们为农家乐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从在古北口旅游网上发布信息、在微博微信上与游客交流互动再到开通微信扫码支付,他俩着实参与到了农家乐与农村电子商务协同发展的进程中。




刘广金家在通往古北口村的必经之路上,又有专门停车的地方,一到节假日常常爆满。即使如此,刘广金还是经常勉励自己要靠积攒口碑慢慢发展,不能贪图一时之利。他特别注重收集游客体验后的满意度和感受,还会参考其他农家乐分享的好经验。为真正实现在保护和开发中留住乡愁,充分挖掘古村落文化,村里还决定进一步开发民俗旅游品牌和产品,让游客不仅感受到绿色低碳田园美、健康熟食生活美,更要感受到和谐淳朴人文美,变“一次够”到“年年来”。为此,余翠云大妈收上了徒弟,教授年轻人制作地道的满族二八席和各种满族、蒙古族特色小吃,炸饸烙、小米饭打包、小锅饽饽、驴打滚、炒肝等农家特色饭菜上了桌;为丰富餐饮服务体系,村里还新增了两户清真餐饮经营户。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