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郭进拴|华夏游记【五百八十七】
按照“修旧如旧、修新如新,改水改电、穿衣戴帽”的原则,古镇里600多栋古民居得到了保护和改造,水泥路被青石板路取而代之。银杏、柳树、玉兰等几十个品种的树木栽种在古镇的各个角落,亲水栈道、河水治污、高速公路等一大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令边城镇焕然一新。过去脏乱差的河滩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宽阔整洁的游步道;清水江中的荒岛摇身一变,成为游客览胜休闲的“翠翠岛”;拥挤不堪的旧集市搬走了,如今成了文化广场和百家书法园的所在地。
“书里边城”初具雏形。“游客从无到有,如今一年能有上百万人次来游玩。”边城风情小镇旅游开发公司总经理李叶国对记者说。旅游兴旺带来人气,更带来财气,餐馆、酒吧、家庭旅馆、小吃店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粗略估计,直接或间接从事旅游业的人有8000多人,占了全镇人口三分之一。”李叶国介绍。
今年56岁的曾祥贵打鱼半辈子,旅游开发后放下渔具、拿起厨具,开了一家活鱼馆,生意日益红火。他笑眯眯地告诉记者:“最多一天要卖200多公斤鱼,年营业收入差不多有100万元。”跑了半辈子农副产品销售的彭建华,则把自己的手扶拖拉机换成了2条游船,唱着山歌载着游客在清水江里漫游。通过民居改造,他还开了一家有8间客房的客栈,年收入达10多万元。“从路上跑变成‘水上漂’,日子越过越好哟!”彭建华眉开眼笑。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