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华夏游记【五百九十】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11-19
174

郭进拴|华夏游记【五百九十】


        如今,一个集公路、铁路、水运、航空于一身的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正在形成,湘西州已成为全国18个高速公路枢纽之一,融入了长沙、重庆、贵阳、桂林4小时经济圈。位于花垣县的湘西机场项目,前不久已经国家批复。

      “一小时旅游圈”的概念被越来越多主政当地的官员所畅想,里耶到边城一小时,凤凰到泸溪一小时,永顺到保靖一小时……这些在沈先生笔下,坐船至少得需要一天的行程,在湘西这广袤的土地上,正越来越近。

       “要吃一碗米,才能翻过那个坡”,这个出现在沈从文笔下,至今仍在流传的“碗米坡镇”名字由来的故事,在硬化路面快速前进的时代,留给后来人真真切切感知的行路之难,还能剩下多少?花垣县边城镇位于湘、黔、渝三省交界之处,“素有一脚踏三省,湘西小南京”的美称,属湘四大名镇之一。边城镇原名茶峒,城始建于嘉庆八年(1803年),康熙二十三年才建治,设立了干州分防同知。是一个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文学大师沈从文先生曾在这里生活,并以茶峒为背景写出了不朽名篇——《边城》。









  2000年秋,考古工作者在边城镇80平方米的开口面积中,发现了一万年以前的遗址,共出土近千件极具研究价值的釜、豆、罐、骨针、打制石器等。文物工作者惊呼:这是这块土地继南长城后的又一重大发现!
  1949年11月,曾在这里设立指挥站所,指挥入川作战。为了配合大军入川,当地民众自组织起来,献工献料,为大军搭建了从洪茶渡口过渡的浮桥, 数千人便从临时搭建的浮桥上进川作战。
  2005年7月6日,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茶洞镇正式改名为花垣县边城镇。


  茶峒碗儿糕


  碗儿糕。白的雪白、黄的金黄、膨松糯软、香甜微酸的碗儿糕是茶峒的又一大特色。当舌尖刚触及到那一层糕体,一股清凉香甜微酸伴着米香直浸心脾。同行中有人说这碗儿糕有点像发糕,我仔细品尝回味一番后,也有同感,但又觉得碗儿糕比发糕要好吃很多。碗儿糕的做法很简单,先将大米淘洗干净,用清水浸泡8小时左右,然后将水带……


  茶峒凉粉
  凉粉。我们到达茶峒是在夏季的一天,天气较为炎热,看到沿街有几家卖凉粉的,便上前购买品尝,借以消暑。据说在湘西少数民族地区,人们吃凉粉的历史已经无从追溯和考证了,只是祖辈相传,似乎几百年前就已经开始吃上了。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凉粉是边城特色的小吃之一,人们喜爱吃,不仅味美,而且可以消暑,更含有丰富的……










  茶峒醋萝卜


  不是用醋泡的萝卜,而是用一种特制的酸水泡的红萝卜。据说在湘西一带的土家族和苗族村寨里,差不多家家户户都备有一个醋萝卜坛子。醋萝卜是人人喜食之品,特别是每逢年节,餐桌上更少不了醋萝卜。制作醋萝卜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先将红萝卜洗净切成片,放入坛中后加米汤和凉开水浸泡,坛子要放在火坑旁边,使坛内温度保持在20度……

       站在沅水边上遥想,当沈从文先生回乡,从长沙到凤凰的旅程由过去20多天缩短为未来飞机航程1个来小时,那些在狭小船舱和漫长旅途中得以写就的美文,会不会问世呢?这片土地的沧桑巨变,对这位魂萦梦绕着湘西,常以“乡下人”自许的他,又会激发怎样的情思呢?

        到那时,沈从文笔下的白塔、人家、碾坊、官路,将一一重现。到那时,这座因书闻名、因书易名的小镇必将迎来她更为美丽的明天。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华夏游记【五百八十九】

下一篇郭进拴|华夏游记【五百八十六】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