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进拴丨唐诗鉴赏(二十三) 《<题大庾岭北驿>赏析》
《题大庾岭北驿》是唐代诗人宋之问于公元710年(唐睿宗景云元年)流放钦州(治所在今广西钦州东北),途经大庾岭时写下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情景交融,沉郁幽怨,将诗人复杂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读来感人肺腑。
诗开篇便以比兴手法切入,“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描绘出阴历十月大雁南飞至此折回的景象。大雁尚有北归之期,能在大庾岭停下脚步,而诗人自己却“我行殊未已”,不但不能停留,还要继续翻山越岭,前往荒远的瘴疠之乡。“何日复归来”的发问,将诗人归期无定的悲苦和对故乡的眷恋之情表露无遗。通过人雁的鲜明对照,沉郁、幽怨的氛围油然而生,人不如雁的感慨深蕴其中,把诗人忧伤、哀怨、思念、向往等痛苦复杂的内心情感含蓄委婉又深切感人地表现出来。
中间两联“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诗人笔锋一转,描绘眼前所见之景。黄昏时分,江潮初落,水面平静得让人倍感寂寞;林间瘴气缭绕,一片迷蒙。这看似平静的画面,实则蕴含着诗人内心的不平静。江潮尚有平静之时,而诗人的心潮却起伏难平。丛林昏暗,瘴气弥漫,故乡难寻,前路未卜,失意的痛苦和乡思的烦恼在这景中被无限放大,使诗人更觉不堪忍受。此二句写景承接上文的抒情,以景衬情,渲染出凄凉孤寂的气氛,进一步烘托出诗人悲苦的心情,使情感的抒发更加深刻细腻、强烈具体。
尾联“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诗人从写景再次转为抒情。他在心中暗暗祈愿,明晨登上岭头,向北遥望故乡,虽不见故乡踪影,但或许能看到岭上初放的红梅。这里暗用了南朝梁诗人陆凯“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何所有,聊赠一枝春”的典故,借梅花来寄托自己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虽然有家难归,但这岭头的梅花或许能稍慰思乡之情,在忧伤之中又透露出一丝期待和慰藉。
纵观全诗,虽未着一“愁”字,却处处写“愁”。诗人以景语写情语,将思乡之忧伤与行程之艰难紧密结合,情景交融,用词考究。整首诗情真意切,柔婉动人,把诗人迁谪失意的痛苦和怀土思乡的忧伤表达得入木三分,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让人不禁为诗人的不幸遭遇而动容。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