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进拴丨唐诗鉴赏(二十五)《灵隐寺》是初唐诗人宋之问在被贬为越州长史,途中经过杭州游灵隐寺时所作。这首诗按照诗人游览的路线展开描写,从飞来峰入手,写到灵隐寺本身和出来见到的景色,最后写到诗人出来后的感想和打算。全诗思路清晰顺畅,语言凝练自然,描写了灵隐寺及其附近一带的奇丽风光,整体清新雄壮,还带有一些出世的洒脱。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鉴赏:
### 首联:“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 **描绘画面**:静穆的寺院座落在高峻葱郁的飞来峰山麓,更显得庄严清寂。“鹫岭”即印度灵鹫山,这里指灵隐山的北高峰即飞来峰,“郁”体现出茂盛葱茏之意,“岧峣”形容高峻、高耸;“龙宫”借指灵隐寺,相传龙王曾请佛祖讲说经法,佛祖所在之地故称龙宫,“锁”字透露出佛门清静空寂的永恒。
- **艺术特色**:连用两个典故,上下对得精切自然,神话色彩浓郁,引人浮想联翩。排律首联一般不对偶,而这里对得流走自然,给读者以整齐和谐的美感。先写山,后写寺,山寺相映生辉,更见清嘉胜境。
### 颔联:“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 **描绘画面**:上句写远景,海上日出,光芒四射,红霞满天;下句写近景,江潮澎湃,白浪滔滔。
- **艺术特色**:这两句是诗中名句,对仗工整,景色壮观。入胜境而观佳处,能够开人胸怀,壮人豪情,怡人心境,以其工整的对仗和壮观的景色博得世人的称赞,字句并不奇异,辞藻也不繁富,却能给人以特殊的美感。
### 颈联:“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 **描绘画面**:相传,在灵隐寺和天竺寺,每到秋爽时刻,常有好似豆子的颗粒从天空飘落,传闻那是从月宫中飘落下来的桂子。“天香”指异香,此指拜神礼佛之香。上句写桂子从天上飘落人间,下句写佛香上飘九重,给这个佛家圣地蒙上了空灵神秘的色彩。
- **艺术特色**:借用神话传说表现了灵隐寺声色香怡人的特色,进一步刻画灵隐一带特有的灵秀。
### 尾联:“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 **描绘画面**:诗人在灵隐寺山上,时而攀住藤萝爬上高塔望远,时而循着引水刳木寻求幽景名泉;时而观赏那迎冰霜盛开的山花和未凋的红叶。
- **艺术特色**:“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四句为旁衬之笔,通过对诗人游踪的描写,更能使人想见灵隐寺的环境之幽美。“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表明自己自幼就喜欢远方的奇异之景,今日有机会面对这惬意的景色正好洗涤心中尘世的烦恼。“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天台山是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乍看似乎离开了对灵隐寺的描写,而实际上是说因游佛教胜地而更思佛教胜地,这种若即若离的结尾,最得咏物之妙,很好地起到了对灵隐秀色的烘托作用。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