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郭进拴|我的鳌头【五百九十六】
犹挥健笔古稀欢,大展人潮亦大观。我祝先生书烂漫,新声一曲自心弹。张海先生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全国政协常委、郑州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其书法风格来源于传统。楷书以魏碑为基础,宗法《张猛龙碑》、《龙门二十品》。隶书则以《封龙山颂》为主,参用汉简帛书笔意,形成独特的简隶风格。其行草书取法广泛,曾先后师法二王、怀素、张旭、王铎、傅山等,融会百家,裁成一相。篆书则取法《散氏盘》、《禅国山碑》以及邓石如、吴让之等人,不拘一格,熔铸古今。他早年主攻隶书,遍临多种名帖,而以《封龙山颂》奠下宽博厚重的基调,然后参用汉简帛书,使其隶书在厚重朴拙之中透出活泼灵动的意趣。这种新的隶书风格一经面世,便受到书界的广泛关注和赞赏,称之为“草隶”、“简隶”。
作为一位驰骋书坛数十年的老艺术家,张海先生始终保持着敏锐的艺术感悟力和旺盛的创新力。中国书协名誉主席沈鹏曾用“创造力的实现”来评价张海的书法。近年来,他在北京及全国各地举办的许多个展,每次展览都经过精心的设计,从来不愿做无意义地重复自己、重复过去的事情。艺术趣味容有千差万别,张海先生的作品,也不可能得到每个人的喜爱,但是,如果说张海是富于创造力的书法家,应是不争的事实。原先听到张海先生将要回豫举办书法展览,大多书法界同仁猜想,是将“岁月如歌”书法展搬回家乡,向中原父老作一次“汇报”;或者,至少大部分作品,应在过去展览中选取,以保障“代表作”的品位。实际上,这次“古稀新声”,文如其题,全是近年新作。不仅全是新作,而且从书体品种、作品数量、作品形式和作品质量等方面,都超出笔者原先的想象。这次展出的作品,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俱全。张海以隶书、行草驰名,楷书也是他成熟较早的书体。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