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新城美韵【四百一十九】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09-01
3186

郭进拴|新城美韵【四百一十九】


       四、启示与思考 平顶山市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大力弘扬先进文化,打造鹰城作家群,推动文学事业不断发展壮大,为各地繁荣文学创作提供了有益启示。 第一,大力扶持是发展壮大平顶山作家群的重要前提平顶山作家群的确立并非一人之力,一日之功。因此,全市上下都要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对打造平顶山作家群的重要性、紧迫性和时代性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各级政府要把平顶山作家群的打造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摆到重要的位置,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一是各级政府要加大对平顶山作家群打造工作的宣传,让大家都认识到平顶山作家群打造工作对引领地方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二是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思路,大力开展平顶山作家群建设。三是要对平顶山作家群进行科学定位,在深度和高度上下功夫。四是要统筹政府有关部门与社会力量,实现跨行业跨部门合作,形成打造平顶山作家群的合力。五是资金扶持,重奖优秀作品,促进平顶山作家群不断发展壮大。六是要创办一份面向全国公开发行的文学刊物,创建平顶山市文学院,发现和培养更多的作家。七是编辑出版平顶山作家群精品书系,力争每个河南省以上作协会员一部,资金个人出一部分,财政补贴一部分。 第二,挖掘文学创作资源是平顶山作家群发展壮大的内在动力。平顶山作家群的发展壮大关键在人才,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完善人才规划、培养、使用、引进、管理方面的机制,并尽快出台配套政策,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一是要重视文学创作人才的培育和引进。二是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培育。通过多种手段,培养具有创新文化理念、能够培育市场主体和消费群体、善于经营管理的经营管理人才和文化经纪人队伍,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三是壮大群众文学骨干队伍。民间的“草根人才”虽然名气不大,却植根于群众,支撑着民间文学的发展,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应注重对群众文化骨干的培养。在全市营造一个文化创意人才、文学创作人才、文化营销人才、文化管理人才和文学研究人才快速聚集的氛围,营造吸引人才生存、成长、创业的良好环境。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新城美韵【四百一十八】

下一篇郭进拴|新城美韵【四百二十】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