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我的鳌头【四百七十七】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09-02
2132

郭进拴|我的鳌头【四百七十七】


(三)追忆故土饮食


         振营先生在《说说吃喝》、《老爹送来的芝麻叶》、《娘的水饺》、《炸油馍》、《三乚郎庙问茶》、《吃桌》等作品中,集中描写了故乡的饮食文化。作家的特质就在于捕捉生活的气息,饮食当然也不例外。在新时期乡土创作中,对故乡饮食的描写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中国是一个饮食大国,天南海北的食品当然也就汗牛充栋了。作家所生活的故土,毫不例外也是食物的发源地,而在这些美味的食品中,作家对食品是最有见地并赋予它们于食品之外的文化。使食品不仅具有吃的功效,而最大的作用在于宣传故土的饮食文化。在这些散发着乡土农作物气息的作品中,题材的广泛性,使得饮食散文在新时期有了自己特殊的地位。它不仅是对故土特有的饮食起宣传作用,更多的是将这种饮食放在文化的视野里,审视其美。并且对这些食品的历史文化源流发掘开来,使得读者在欣赏之余还能够获得知识的积累。在创作上以沉淀心田的酿熟了的童少之忆,作为游子眷恋故土的一种精神慰安,便成为乡土散文作家最喜爱御用的一种惬意的艺术手段。振营的《吃桌》是描写吃的极品。在他的这篇关于饮食关于吃的散文里,给予我们的不仅是对食品的了解,对他故乡郏县的了解,更多的是让我们在浅显的文字中所看到的他对吃的研究,对写作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精神。在这里,还体现出道家的无为,以一种平凡的心去描述乡村中极平凡的食品。如排骨、酥肉、甜米、红肉等一些生活中极朴实的食品,但是他却能够让文化的面纱覆盖其间,从而使笔下的食品跃然纸上都富有了灵性。他的《炸油馍》却让我们在他的笔下看见了一个经济萧条,生活贫穷的时代,而油馍却陪伴他度过了那如许年代,在文章结尾处,作者不无感慨的说:“现在农村炸油馍也没有什么时间限制了,想吃就炸,串亲戚也不再拿油馍了,其他好吃的东西多得是。可是我们再也吃不出过去油馍的滋味了,因为那时的油馍里包含着浓浓的情味。”振营以忆叙的回眸视界,借故土的食品表达游子对故土的那种难以割舍且日夜萦绕与思想意识深处的乡思、乡愁和乡情。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我的鳌头【四百七十六】

下一篇郭进拴|我的鳌头【四百七十八】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