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我的鳌头【四百七十四】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09-02
2043

郭进拴|我的鳌头【四百七十四】


        通过对振营先生乡土散文创作题材的研读,我觉得他的作品有如下几种体例:

        (一)抒怀故土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尤其体现在我们出生成长的农村。描写故土的振营先生就出生在郏县农村,因此他在描写故土时,其情感才最深沉最热烈。新时期以来,党和政府都高度重视对农村的建设和改革。曾提出“三农建设”的指导方针,明确的指出了农村建设的目标和方向。中央还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针,使停滞的闭塞的农村开始在新时期新领导人的指示下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振营先生对故土的这种变化,在心理情节上,是一种矛盾的综合。一方面,他寄希望通过党和政府的变革,使贫穷落后的农村有长足的发展,希望故土的农民能够在新农村建设的春风中,沐浴新的生活新的气象。另一方面,他却是不愿意改革破坏农村的自然的环境。这其中的感情是复杂的,中国人在心理上都有一种乡土情怀,既是民族的根。在他们所生活的故土,有他们成长的痕迹。所以他们希望保留着传统,保留乡村固有的山山水水。所以才有他们内心的痛苦,才有一种莫名的怅惘。振营先生在这方面是不容忽视的,其笔下的乡土情結,是他创作的动力。如他在《流光逸影》一辑中收入的《乡村的味道》、《瓦房的记忆》、《留在心里的故乡》、《牛车屐痕》、《电影队来了》、《失去的“大块地”》、《红薯·红薯》等作品,乡情浓郁,发人深思。他愿意回到生他养他的家乡去。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我的鳌头【四百七十三】

下一篇郭进拴|我的鳌头【四百七十五】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