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进拴|六十岁说【二百七十三】
任何作家、艺术家都离不开他出生、成长的家乡。家乡是作家精神的根,是他学习语言、认知世界的始初地,是他父辈流血、流汗的场所,因而也是他写作最丰富、最熟悉的资源。家乡的一切,永远像太阳一样,照耀着、温暖着写作者的文学历程。读了《最忆年少读书时》《遥远的童趣》《儿时的年》《村中有条沟》,我形象地、艺术地感受到了张雁群家乡的山、水、历史和今天。通过这本书,通过书中描写的业余作家们的写作、朗诵,使我对张雁群的家乡有了新的认识,认识到它不仅是豫西的经济重镇,同时还是一座文学之城、艺术之城。
《淡然一笑》的美,在于它创作的独特性,包括语言风格的独特、想像的独特、文学氛围浓郁的独特。我想说这本集子是当代散文界的一个新品种,是一种新的艺术散文。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文学的审美对象。散文之美,首先是语言。《淡然一笑》语言的独特,在于它的简洁、新颖、朴素、形象,更在于它的浓度、密度、饱满、结实。张雁群像农民精心选种那样选择、提炼、打磨他的每一个词语。我在他的随笔中见不到熟语、套语、常用语、不必要的外来语,充盈着的是野草一样朴素、露珠一样清新、山泉一样洁净的鲜活词语。他追求一种有难度、有境界的写作。
《淡然一笑》的独特,还表现在作者的想像异常丰富。
张雁群这本散文集最独特的地方,就在于整本书弥漫着浓郁的文艺氛围。作为一个艺术家,他既传统又现代。作为一个作家,他观察生活时,善于捕捉对象的线条、色彩、光影和构图。张雁群还是民间文化、民间智慧的钟爱者。他对农谚、物候、民谣、传说、寓言、童话、乡俗均有浓厚的兴趣。最后作为散文家,他善于捕捉人物内心的涟漪、感情的波澜以及让人难忘的细节……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