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六十岁说【二百三十五】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02-14
38227

郭进拴|六十岁说【二百三十五】


      王凯先后协调投入570多万元帮助土桥村成立“海扶山”集体所有制合作社,协调投资500余万元发展光伏产业,成立养殖合作社,实行蓄光互补,该村一举成为河南省集体经济发展试点项目村。      故事从汪可驻村一年半之后开始,扶贫工作已经初见成效,40个草莓大棚、10个香菇大棚以及800亩的黄梨基地已经建成,十几眼机井和光伏照明也都已经投入使用,但如何把这个成绩保持并长期发展下去,是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汪可的做法是培养年轻人用科技发展农业,利用网络扩大影响,让村子走上致富的快车道。
“留钱留物不如留个党支部”,戏剧围绕第一书记培养正气、树立新观念入手,塑造了一位一心扑在扶贫前线的驻村第一书记形象。原型人物王凯书记自驻村后很少回家,母亲得乳腺癌动手术也没敢通知他,怕影响他在土桥村的工作,后来王凯回京开会,到家后看到母亲胸前还包裹着纱布,再三询问才得知。该剧中最为感人的地方就是汪可得知母亲重病后的一段内心独白,主演吕军帅和杨历明依靠深厚的演员功力将其表现的非常到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伟大祖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工作,脱贫攻坚任务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人民福祉出发,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战略思想。五年来,在党中央的全面领导下,我国扶贫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把扶贫工作提高到新的战略高度,并对扶贫攻坚提出了新思想、新目标和新征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打响了一场脱贫攻坚战,中华民族千年追求的“久困于穷,冀以小康”梦想正在实现。在这场大决战中,涌现出一大批成绩突出的第一书记、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驻村干部、先进基层党组织。他们在攻坚扶贫工作中牺牲小我、顾全大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和牺牲精神。
《尧山情》由国家一级编剧李学庭、国家一级导演李杰、国家一级作曲汤其河、国家一级指挥李宏权、国家二级灯光设计师高洋、青年舞美设计师陈彦博、青年服装设计师崔婉星、青年化妆造型师丁巧峰等组成的主创团队。由河南豫剧院青年团优秀青年演员吕军帅、杨历明领衔主演,国家一级演员刘雯卉、优秀青年演员李多伟、史冀威、杜永真、朱旭光、郭青峰、王美娟、苏东伟、赵奥林等联合主演。《尧山情》剧在河南豫剧院李树建院长、汪荃珍书记、吕青副书记等院领导和青年团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下,在鲁山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下,于9月23日在河南豫剧院青年团排练厅正式开排。青年团成立四年来以传统古装戏见长,排演的《白蛇传》《破洪州》《玄奘》等剧目在省内外颇受好评,而对于现代戏创作最而言,青年团还较为陌生。李杰导演从实例讲述、心理启发、多方引导等方式让青年团的演员们更快更有效的进入现代戏的创作思维。从传统演剧方式到现代戏演剧当然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青年团的青年演员们摆脱包袱,根据导演要求认真把握每一个角色,目前已初见锥形。
《尧山情》排练期间,李树建院长、汪荃珍书记、吕青副书记、王发国主席、院办公室姜菱副主任、卢梅副主任等领导多次莅临现场进行指导工作,院青年团孟祥礼团长、关效宇、范静副团长紧密部署、高度重视,尤其在演员表演、乐队伴奏、舞美装置等方面高标准、严要求,确保万无一失,演好青年团的第一部现代戏。青年团领导班子为该剧各项协调工作不辞辛劳,做出了积极地努力。李树建院长多次观看该剧排练工作,并强调:十八大以来中央将反腐和脱贫作为重点工作,河南豫剧院紧跟党的步伐,响应党的号召,已创排《全家福》《暴式昭》《张伯行》反腐三部曲,产生了巨大反响。十九大上,习总书记把脱贫攻坚工作又上升到新的高度,青年团要抓住机遇,把握好豫剧院第一部反映“精准扶贫”题材的现代戏。他们以艺术形式助推“脱贫攻坚”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贡献。汪荃珍书记多次观看排练,为演员们言传身教,传授现代戏演剧经验,就青年演员们的表演提出了宝贵意见。并嘱托同志们注意身体,大家一直为该剧能够完美呈现认真努力着,希望能够创作出精品,不辜负党和人民对我们的期望。
经过紧张排练,《尧山情》与大家见面了,全团演职员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省有关领导和戏迷观众的检阅。希望该剧能让社会各界感受到以汪可为代表的一大批“驻村第一书记、干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努力奋斗着,默默奉献着。作为新时期的文艺工作者他们以戏曲舞台艺术的形式助推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国梦”早日实现!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六十岁说【二百三十四】

下一篇郭进拴|六十岁说【二百三十六】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