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刀郎现象【七十三】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01-25
21121

郭进拴|刀郎现象【七十三】


         提到刀郎大家都知道,刀郎是一位民间歌手,其中他的代表作《        2002的第一场雪        》至今让人记忆犹新。此外,刀郎时不时会突然推出一些作品,每次发布都能引起广泛关注。最近,他正在全国进行巡回演出,场场爆满,火遍了大江南北。     

          在刀郎走红的过程中,出现了两种非常矛盾的声音。其一是来自普通百姓传唱他的歌,演出现场人声鼎沸,网络上的反响也是异常火爆,得到了民间的广泛支持。然而,另一种声音则来自一些自称专业人士,他们对刀郎的作品极尽贬低,认为他的歌曲“不上路子”。我记得有两位女士曾对他发表过不高的评价,一位年长者认为他的音乐“登不了大雅之堂”,而另一位稍年轻的女士则认为他的歌是“唱给农民听的”。由此引发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为什么刀郎的歌曲会出现如此大的反差现象?    

           对此,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刀郎的歌到底唱得怎么样?第二,为什么有些人喜欢刀郎的歌,而有些人却不认可?第三,刀郎的歌曲在当今音乐界应该如何被评价?第四,音乐的好坏到底是什么标准?这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内容。 

           一、刀郎的歌到底怎样?     

            其实说到刀郎的歌,老实讲,我并不会唱,但他的歌确实非常火。我也专门上网查了一下他的代表作,包括《2002年的第一场雪》、《情人》、《冲动的惩罚》《爱是你我》和《西海情歌》,还有《罗刹海市》这首歌曲,前段时间也火得不得了。从刀郎的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出,他的歌曲朗朗上口。作为一个非专业人士的角度来看,他的音乐风格就像是在念歌一样。例如”2002年的第一场雪,比往年来得要早一些”,朗朗上口。而且,刀郎的歌词和曲调均由他自己创作,这也使他的音乐风格独具一格,加之由他本人演唱,进一步强化了他的个人特色。        接下来简单介绍一下刀郎本人。他原名罗林,1971年6月22日出生于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后来前往新疆发展。四川人到新疆发展较为常见,一方面距离较近,另一方面新疆的机会相对较多。因此,刀郎因演唱与新疆相关的歌曲而走红,例如前面提到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     

          刀郎他是一个民间歌手,尽管他懂音乐,能写能唱、能作曲,这些跟他的成长环境有关。        刀郎的歌曲往往自弹自唱,具有一种自娱自乐的特质,就像弹着吉他唱出自己的心情。因此,2002年推出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在当时娱乐圈掀起了一股风潮。据网上资料显示,这首歌当年在《疯狂的石头》和赵本山的小品《功夫》中都有提及,由此可见其火爆程度。这首歌不仅在娱乐圈火爆,还迅速传遍了大江南北。    

          二、为什么刀郎的歌深受老百姓喜爱,而部分专业人士却不认可?   

          前面提到的刀郎的代表作,如《2002年的第一场雪》和《罗刹海市》,在其流行时,广受大江南北的欢迎,尤其是普通百姓的喜爱。然而,在他走红的过程中,刀郎的音乐并未得到主流音乐圈的认可。根据网上的介绍,许多主流音乐人的代表性人物,如那英、高晓松、杨坤、汪峰等著名音乐人,对他的作品并不买账。        问题来了,为什么像那英这些人不喜欢刀郎的歌?我想原因在于那英、汪峰等人是受正统音乐的洗礼,他们有一套正统音乐的标准。而刀郎的音乐风格与他们所推崇的“正统音乐”标准不符。这些专业音乐人接受过学院派的系统训练,遵循着一套严格的音乐标准,涉及嗓音的运用、歌曲的演唱技巧等方面。我们可以用一句话形容,他们叫所谓的”学院派”或者”正统派”,他们背后的老师往往是属于”庙堂之高”的音乐人。   

           这些专业人士认为刀郎的音乐不好,有两个原因。比如不注重声音的转换和演唱技巧,但是就不强调老百姓喜不喜欢,似乎是为某个标准所演唱的。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尽管大陆很多成名歌手和音乐人对刀郎抱有鄙视态度,认为他的音乐“太俗气”、“太土”,甚至只是为农民而唱。但在2004年,香港著名歌手谭咏麟却在制作专辑时录制了刀郎创作的歌曲《披着羊皮的狼》。这首歌获得了第27届中文金曲全国最受欢迎中文歌曲铜奖、第4届中国原创流行榜十大金曲奖和第1届无线音乐颁奖盛典的十大畅销金曲奖。    

      所以从这能看得出来,香港的音乐家对他还是礼遇有加。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刀郎现象【七十二】

下一篇郭进拴|刀郎现象【七十四】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