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葫芦头,打碟遛,碟遛不转膏点油。”我们小时候就是唱着这样的歌谣长大的。
碟遛,又叫陀螺。
“陀螺(碟遛)在清风里转,在飘着香的鲜花上转,在沉默里转,在孤独里转,在结了冰的湖面转,在欢笑里转,在泪水里转……”陀螺不停地转动,转过了我的童年,转动了我的人生。
陀螺(碟遛)传承源远流长,考古学家在新石器时期,就发现了用石头打磨的陀螺(碟遛);宋朝时期,最早发现有文字记载,三公分大小,用象牙制作,能够在圆盘中转动,是宫中嫔们解闷的玩具;明朝时期,陀螺(碟遛)才成为了普通老百姓的玩具。陀螺(碟遛)在历史长河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伴随着人们成长,让人们获得了快乐。
陀螺(碟遛)制作很复杂,常用木头制作,亦可用铁石制作。树种的不同,直接影响着陀螺(碟遛)的品相和持久力,最好的材料是茶油树的树干。茶油树干又坚硬,又光滑,农人们的扁担与锄头把,都是用它做成。从山上砍一颗茶油树,根据个人喜好,可以拇指大,手臂大,先用锋利的柴刀去掉树皮,削成圆形,然后截成一小段,把一端削尖,必须均匀的削成倒三角体,而且还要考虑两端重量一致,不然削出来的陀螺(碟遛),头重脚轻,转动不起来。我们想要打陀螺(碟遛),第一步就是削陀螺(碟遛),似雕刻一件艺术品一样,细致认真的把一块死木头,变成一个活陀螺(碟遛)。手艺好的人,还能够在陀螺(碟遛)上雕花,这样的陀螺(碟遛)就真的成为了一件艺术品。
我小时候在我们老家鳌头,以调皮、捣蛋、好玩而出名。那一年,我经过了无数次失败后,才削成功了一个陀螺(碟遛),而打陀螺(碟遛),需要更多技巧。陀螺(碟遛)做好后,我把绳子用水泡了一下,就能打陀螺(碟遛)了。先用绳子缠绕陀螺(碟遛),放在地上一拉,陀螺(碟遛)就转动了起来,然后慢慢抽打它,让它越转越快。陀螺(碟遛)转动速度快了,抽打的速度也得加快,一直不停地抽打,转动才不停歇。但是我刚开始打陀螺(碟遛),没有抽打几次,陀螺就停止了,究其原因是抽动得太快,或者太慢,抽动的速度没有与陀螺转动的速度相匹配。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转起来,在我坚持不懈的努力下,陀螺(碟遛)终于能够按我的意愿,想怎么转就怎么转,想什么时候停,就什么时候停。
陀螺(碟遛)最大的乐趣就是打陀螺(碟遛),抽动鞭子是一种放松。孩子们并不是没有压力,成绩的压力,升学的压力,一声声抽动中,释放掉心中的不快。成年人也喜欢用抽打陀螺,一次酣畅地抽打陀螺,抛弃掉心中不快,轻身上路,能够翻过更多的高峰。只是不太好意思抢孩子们的玩具。有时候,他们会假借教我们打陀螺(碟遛)的机会,畅快地打一次。
打陀螺(碟遛)的绳子很有讲究,是抽打得畅快的关键。我常用亚麻皮做绳子,声音又响又有劲。我从山上采来大把亚麻,常备在身上,需要的时候,把亚麻绑在一根木棍上,沾上水,就可以打陀螺(碟遛)了。
陀螺是我们小时候的标配,书包里除了书本,一定会有一个陀螺(碟遛)。下课铃声一响,大家就冲到操场上,半蹲地上,拿出陀螺(碟遛),用绳子绑上,姿势潇洒地随手一扔,陀螺就转动起来了。宽大的操场上,瞬间烟尘四起,噼里啪啦之声不绝,三四人一组,相互抽打着陀螺。我们不再满足陀螺(碟遛)的单调转动,而是让陀螺进行各种表演,让它们飞过高高的石块,让它们爬过陡峭的斜坡,让它们相互碰撞。陀螺(碟遛)的各项表演,都离不开我们娴熟的抽打技巧。除了抽打技巧外,谁能稳坐钓鱼台,就得靠陀螺(碟遛)的体积了,谁的体积大,谁就是其中的霸王。
陀螺(碟遛)制作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很多人不愿意动手做。有几位高年纪的懒同学,总是喜欢抢低年纪的陀螺(碟遛)。他们都以借来玩为由,然后据为己有。我对他们深恶痛绝。
有一段时间,我在我们关庙大队学校风头无二,因为父亲帮我做了一个成人拳头般大的陀螺(碟遛),作为生日礼物送给我。它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陀螺王,谁的陀螺也没有它厉害。我一出场,大家都停了下来,看我表演。只是陀螺(碟遛)太大了,我玩一天,就累得浑身酸痛。一次,我正在风光地表演,来了三位高年级的同学,他们很和蔼地让我把陀螺(碟遛)王借来玩一下。我知道这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就一把抱住陀螺王,转身就走。但是他们怎么允许我走呢?三人上前进行硬抢。虽然我明知不是他们的对手,却不愿意放弃陀螺(碟遛)王。这是父亲送给我的生日礼物,绝不能给任何人,就算死也要守住。
我死死抱住陀螺王,似要把它抱进肉里,两人在前,一人在后,使劲抢陀螺王。我不顾一切反击,拳打脚踢,甚至用牙齿咬。周围的同学,见他们三人如此欺负我,实在看不过去了,就一声大吼,都冲了上来,把三人拉开了。三人见这么多同学都上来了,顿时害怕了,就转身离开了。我的陀螺王终于保住了。这次事件,让我懂得了团结就是力量。在今后的人生路上,我想尽办法团结别人,与我一起同行。无论上学,还是上班以后,我的身边都有一大堆朋友,给予我很多帮助,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陀螺王伴随我读完小学,上初中后,我才不再玩它。它成为了我的一件收藏品,我一直留在身边。
我们喜欢打陀螺,老师也喜欢用陀螺(碟遛)打比方,经常说我们学习像陀螺一样,需要用棍子赶,赶一下,动一下,不赶就不动,实在让人费心。老师让我们千万不要学陀螺,没有什么自主权,只能是主人高兴的时候蹦跶一下,一定要做自己的主人,对任何事情都要有自己的主张和目标,努力朝着目标前进,才能取得巨大成功。
现在,陀螺(碟遛)不再需要自己动手做,商店里都有出售,也不需要动手抽打,带着电池的陀螺,想转多久就能转多久,但是不需要抽打的陀螺,又有什么意思呢?玩陀螺的最大乐趣,就是抽打陀螺。一声声抽打陀螺声,充满了我们的欢声笑语。陀螺转啊转,转过了岁月沧桑,转过了我们的童年。我多想再回到童年,与小伙伴们,再打一次陀螺,回到无忧无虑童年。
成年的我们永远把童年当作生活的铺垫,当作人生的背景,当做回忆中不老的源点。不知从何时起,我们把童年像糖一样含在嘴里,稍不留神,香甜就脱口而出,不论走到哪里,那些童年趣事都会扑面而来,就像一个打在地上的陀螺,美丽地旋转着,在我们的心底充满无限的喜欢,在灿烂的阳光下、在迎春的花朵旁,滋润着童年的那份无忧无虑的生机与活力,总是感觉很亲切、很暖和、也很悠然自得,也很丰富多彩和趣味无穷。
童年的陀螺(碟遛),有些像挺着大肚子的人形,大人小孩都能削制。一把柴刀便是削陀螺的工具,找一截杯子般粗细10公分左右长、木质比较紧密坚硬、有韧性的原木,找准轴心点,掌握好重心,在下端一圈一圈往里直接削成一个锥形,以便触地旋转。上端也要削尖,但还要刻出一线凹槽,如帽子的形状,以便麻绳一圈圈的缠绕拉动。好的陀螺(碟遛)造型美观合理,手感沉实,抛落地面便在一个很小的点上“呜呜”响着、高速转动着,就像垂直钉住一样,看起来似乎纹丝不动,竟然能旋转十多分钟,让孩子们感受开心快乐。
陀螺(碟遛)在平常仅以拉动着玩玩,用麻绳紧紧缠上,抛出陀螺时抽回陀螺绳,“啪”的一声陀螺便悠悠地旋转起来。陀螺(碟遛)可正着打,也可倒着打,都是一样的旋转。陀螺转动起来,像撒欢的羊犊,像盘旋的舞女,好看又好玩。打陀螺(碟遛)最大的窍门是要使陀螺在运动中保持平衡,最精彩的是飞速旋转的陀螺可以短时间在某一点上保持不动。重心不准的陀螺(碟遛)就会如醉汉般踉跄倒下,笨拙中有几份滑稽和开心。打陀螺(碟遛)多数是几个人一齐打,任其自旋自灭,看谁的陀螺旋转的时间最长,旋转时间最长的就是获胜者。输家要把陀螺拉动地上“支游”,让赢的人们在一定的距离外用陀螺“打游”。从第二人开始可任意打其中一个陀螺,在陀螺(碟遛)相撞之后再看谁的陀螺旋转的时间长,又决出下一轮的胜负。如此反复地在陀螺(碟遛)打与被打中,荡开儿童们串串的欢笑,而其乐融融,圆着童年美好的温馨和多彩有趣的幸福。
打陀螺(碟遛)最大的乐趣就是比赛,比赛的地方要非常平整宽敞,生产队的打麦场就是我们打陀螺(碟遛)玩游戏最理想的活动场所。伙伴们不约而同地集聚在一起,在地上画好两条线,一条为陀螺“支游”的外线,一条为“打游”的距离线。我领着一大群孩子,几个大小相差无几的陀螺(碟遛),几条粗细不等的麻绳,我一声令下,大家的陀螺(碟遛)高高抛出去,有点沙场秋点兵的气势。陀螺“呜呜”的响着,旋转着,舞蹈着,像一个快乐的精灵,得意洋洋。当陀螺(碟遛)用力打出去两两相撞时,发出“叭”一声清脆的声响,其势猛烈,有的被打出好远,一头撞死在墙角,人群中便发出哈哈大笑;旗鼓相当的陀螺(碟遛),同时奄奄一息,在呻吟中慢慢死去;有的在地上坚定地旋转着,而反败为胜轮为下一轮的优先打手,赢得不停的赞叹和掌声。
我们鳌头村的儿童总是自己的玩具自己做,陀螺(碟遛)从来不用花钱去买,都是自己动脑动手削制,似乎让自己变得勤快聪明起来,又能找到成就感和自豪感。削陀螺的材料颇有讲究,必须选择结实而沉重的树木,最好是肉色紫红的红果树、多依果树之类的硬木精心削制,陀螺(碟遛)才沉稳有份量,旋转起来才持久,也耐长期玩打。陀螺(碟遛)削成得拿在手中扒动旋转试试轴心点,削得不匀的陀螺旋转不稳、也转不快,得一点点修整匀称而光滑,直到满意为止。一个称心如意的陀螺,还会别出心裁地在两个尖端打进去掉帽子的钉子,既可减少陀螺与地面的摩擦而旋转得格外持久,保证基本上停在一处转动,又可在打陀螺架中等于有了秘密武器,具有不同凡响的威力。有时削好的陀螺(碟遛)还要埋到抱玉河的淤泥中浸泡一些日子,待陀螺(碟遛)充分吸收水分变得又重又黑,其式样更具特色又坚久耐用,往往引来围观的大人小孩的赞叹,也会被细心珍藏在自己的书包和安全的地方。
陀螺绳的长度和粗细视陀螺的大小而取舍。一般是用自已家里种的苎麻来搓绳子,但麻丝是母亲们准备着纳鞋底的,一般要得到母亲的“赏赐”才行。我们往往去抱玉河边田埂割一种叫“縻马桩”的植株,放到抱玉河的稀泥中浸泡几天后捞出剔下茎皮,茎皮经过搓洗后便是一种搓陀螺绳的好材料,颜色纯白且实惠耐用。玩陀螺(碟遛)时用绳一圈圈缠绕在陀螺的凹槽处,绕满陀螺为止。丢出陀螺的瞬间迅速用力拉回绳子,陀螺(碟遛)便呼呼地响着旋转着……气氛壮观热烈,带给我们的是高兴的劲头以及意犹未尽的感觉,一种得意洋洋的神气。
打陀螺(碟遛)一年四季都可进行,但春节前后特别热烈,是常玩不厌的一种游戏,无论是生产队的打麦场,或是学校的操场,或是自家门前的院子,还是大街小巷,可随时打玩。陀螺绳(碟遛)拉动的噼叭声、陀螺相撞的叭叭声、跟围观者的喝彩声交织在一起,是多么有趣、有吸引力的游戏啊!但也免不了有绳子走火抽上人脸的时候,但一般不会计较,大家的心思都只在陀螺(碟遛)上。大家在打陀螺(碟遛)的欢快中,不觉得时间流逝,玩得入神入痴,天旋地转、跌跌撞撞,直至打到天昏地暗,肚子饿得咕咕响,也乐此不疲。在父母们多次此起彼伏催促回家的呼唤下,才极不情愿的收起陀螺(碟遛)怏怏地走回家。
如果说童年是人生中最有诗意的春天,游戏则是春天最璀璨的一朵朵小花。诸如打陀螺(碟遛)之类童年游戏,简单而又散发着泥土和青草的气息,多年之后记忆里的每一个细节,始终像陀螺(碟遛)旋转在山村的土地上,像一朵朵盛开的花朵,荡漾起无邪的微笑,留下我们山里孩子美的享受和绵绵的乐趣,写着我们鳌头孩子们多彩和幸福的童年!
童年是自由的天空,任我翱翔;童年是蔚蓝的大海,任我游荡;童年是广阔的田野;任我哭闹。童年像是一首乐曲,谱下了我最美好的回忆……
小时候学游泳时,第一次下水显得格外兴奋,终于知道了水中乐趣。
教蛙泳的是我们的体育老师张老师。那年夏天,张老师让我们班的女生自习,他带领我们班的全体男生到西湾水库学游泳,发现水库边有几个西湾十队棉花队的姑娘正在树下纳鞋底,张老师就让棉花队的队长冯进行提前让姑娘们收工回家。然后,张老师一声令下,我们一个个脱得一丝不挂,噗噗通通跳入水库开始学游泳。
看着张老师一副很凶的样子我就害怕,我感觉他很严格。练习憋气时他的行为证明了我的猜想。张老师上课时让我们互相练习——两个人一组,一个人轻轻抓住另一个人的脚,在原地游,不行时上来。分完组时多我一个,我只能和张老师一组,没在水里游几下我就不行了,他当时一直瞪着我,我心都快跳出来了。没的说,只能受罚——顺着水边游五圈。唉……
蛙泳学了一段时间,我终于学会了,还不错。
第二年该学自由泳了,我听说:自由泳游一圈累的程度相当于蛙泳的好几圈。倒霉。
教我们的还是张长旺老师。
现在各种游法都懂点了,算半个行家啦。
童年是人生的开始,童年有最开心的日子,童年里有珍贵的回忆……爱好,我相信每个人都有,没有自己爱好的人会活得很没意思,都是在无聊又枯燥的生活中度过,在繁杂的生活中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爱好,只不过我们的爱好各不相同,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很容易认识,大家都为兴趣而生。你我在闲暇的时光里找一个地方愉快地进行谈论,或展示自己爱好的深度,这是多么美好的生活。
身边总有些没有什么特别兴趣爱好的人,当工作一停下来就不知道干什么了,感觉百般无聊,也许他们的职业就是他们最大的爱好,我想这样的人还是不多的,如果自己的兴趣变成自己的职业,那他的兴趣是从小到大一直都追寻的事情,这样的人很有深度。对于我身边的人来说还是比较少有,经过漫长的日子后什么个性什么理想都没有了。我相信能发现自己对某些事情感兴趣的人都是热爱生活的,在生活中会发现自己原来是喜欢并适合做这些事情,而且从中感觉到快乐。
游泳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的一个爱好之一,记得很小的时候我就跟着小伙伴去水塘里玩水,两件衣服一脱往旁边一扔就跳下去了,印象中有个特别大的水塘下面地形是很陡的,幸好我那时胆小没有再往下走了,那时的水很清,还有大人们在一边洗衣服。如今回到以前玩水的地方看到的只有干得裂开的泥巴,还有水的水塘已经变得浑浊不堪,也看不到有小孩来这儿玩耍了。
我学会仰泳时是在我们窑湾上游的安定水库里边跟同伴们一起游泳时学会的,每到放暑假我就跑去玩,也不知道是不是水库浮力大些,我很快就学会了。因为在读书时身边的同学玩得最多的是篮球、乒乓球还有羽毛球。我看过李小龙的纪录片里讲到水的哲学,就想到既然想要学会游泳那就要把整个身体溶于水,这样你游起来就不会费很大劲,刚开始我是从仰泳练起的,慢慢的就开始学会蛙泳,接下来就是自由泳,最后到深水区去玩,这样就慢慢掌握了游泳技巧。
怕水的人永远学不会游泳,但溺水身亡的人往往是会游泳的,因为他不怕水。随着技能的提高我开始慢慢喜欢上游泳了,有时候一星期去两三次,其实我更想每天都去,因为游泳真的能让人感觉到很舒服,那种溶于水的感觉,只要手脚轻轻摆动就可以浮在水面上,闭上眼睛享受水的拥抱,不知道我们在未满十个月的年龄时会不会是这样的感觉,也许就是这种感觉吧,我也很享受一口气游到十几米外后让脑袋缺氧有点晕的感觉,有时候看到小孩在跳水嬉戏就让我想到小时候的我也是这样玩的,只不过水里没有漂白粉,现在来说就是野游泳,还是裸泳呢。挺羡慕那些小情侣一起来游泳的,感觉很刺激,有些女生特意来游泳池里自拍的,我觉得这些女生很真诚,展现出自己素颜的那一面和真实的身材。
大热天的没有什么比泡在水里更舒服了,工作之余应该享受下生活,用心生活就不会被生活抛弃,少玩下游戏,少玩下手机,多陪下亲人,多跟同学朋友联系,或翻开那快被尘封的书静静地看上个把小时,你会感觉原来生活可以很美好。
记得那一次我到达我们窑湾上游的安定水库时,大坝上早已有好多人。风吹拂着水面,荡起层层涟漪,轻轻拍打着土石裸露的堤岸,发出哗哗的声响,仿佛是轻舟荡漾的桨音,给人一种清凉,安逸,馨香的感觉。空气中似乎有一种薄荷的清香,气息盈盈的,扑在燥热的脸上,微醉而舒适。
人们大都拖着救生圈游着,远远望去,像开在水面上的花朵。我是拖着一只空油桶下水的。
我没有像别人那样,娴熟的扑入水中。慢慢地试着,像刚放入水中的小鸭子,呆在原地不动。小鱼胆子不小,你刚入水,它们便围拢上来,此时,若能从背上撮一点灰泥奖赏它们,它们便在你身边翩翩起舞了。水蓝莹莹的,像温润的碧玉融在里面,诱惑的你不得不亲近它。我依仗着小时候练就的狗刨式,缓缓地离了岸。
游泳收获了累与清凉。
当我摆脱油桶束缚的时候,收获的便是乐趣了。
夏季的黄昏,绿色稠成暮霭,微风吹着,晚霞也变得暧昧起来,月亮碰巧跟上来,像朵兰花开在空中。
游着游着,仿佛游进另一个诗意的世界:古道西风,青草绵延,远山含翠,绿水悠悠。涉水采芙蓉,兰泽多芳草。就像今晚这样一个时辰,清凌凌的水面上,浮动着大朵大朵的荷花,湿润的岸边长满兰草,一片又一片,叶满而花瓣纤长,伸开的花瓣像一只玉手。一个少年,挽起裤腿,涉水而进,轻轻采下芙蓉,又顺势采了一把兰花,慢慢站起,遥望远方,是在等候梦中的恋人,相约在这一湾碧绿中。这一夜,她没有来,他等到的是空旷与孤寂,花瓣上挂着晨露,在薄薄的轻雾中,含蓄而又淡雅。
夜色初上,远处的灯亮起,在水中漂浮着。月亮沉在水中,在犁开的波浪里,影子被拉的瘦长瘦长。我面向堤岸游着,黑绿的杂草,像一道稀疏的篱笆墙,倒给人一种行走在小巷中的感觉:一条小巷,又弯又长,没有门,没有窗,我用一把旧钥匙,敲着厚厚的墙。这样的小巷,优雅而沉默。
划水的声响,淹没了夏虫的歌唱。它们像诗人,孤独,决绝,也充满着向往。有时又像生活在大楼里面的我,匆匆忙忙,上上下下,左左右右,走着还是走着,像一个落寞的过客,一不小心,哦,白发冒出了,就像白了头的芦苇,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夜晚真好,朦胧而又清凉。
我最喜欢在夏季的早晨游泳,单是走在浓阴里,就像沐浴在流淌的小河里。太阳初升,淡红,随着雾气荡开。此时,仿佛是自己轻轻触摸着绿树间的时光,把自己的青春烈焰点起,惊飞心中久藏着的无数只寂寞的鸽子,在这一片小天地里放飞。没有激烈,没有波澜,只清唱一句,今天我又来了,便觉得自己也采下一束兰花,去追寻梦中的情人。
你在水里,他在水里,天空也在水里,思念与闲愁都在水里,一切的一切都随着天光摇晃。这里是醉人的一潭清波,你却看不透它。跳下去,泛起波澜;爬上来,便又回复了平静,这便是水的柔情。水接纳了我的躯体,也接纳了我的灵魂。
不知不觉,游到了秋季。
仰在水面上,是这个季节惬意的时刻。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单是那美丽的云,就是一幅美丽的油画。望着天空,倒让我想起柳永:花前柳下,一水蜿蜒,回廊曲折,满园秋色,满眼离情,暮霭沉沉楚天阔,青石桌面上,一页词稿,一端被箫压着,风时时吹起,继而又摊开,抖落层层花瓣,他走过去,又坐下,抚开落英缤纷,散成漫天梨花。今日的朵朵白云,莫非就是他流下的泪花,至今还散发着酣畅缠绵的香味。
秋季的云属于柳永,那秋季的风当属于张生与崔莺莺,“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晚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今日的风,少了些苍劲,多了些温情,水依旧泛着微波,静静地发出乳香的鼾声,莫非我又是在他们的热泪中畅游。
天空高远,水中的天空更深邃,我浮在天与“天”的界面上,空灵而释怀,不知不觉,想起《多心经》中的句子来,“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这里是一个静的世界,静便是空,空便是淡薄,淡薄便没有烦恼。
这时候,最优雅的要数空中的燕子,时而贴着水面飞,搓一下水,又高高飞起,渐渐融入天际。此时此刻,我倒有一种飞翔的感觉。
毛主席说:“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只有身处水中的人,才能体会到这一句话的妙处。
水面升起雾气的时候,便进入到冬季。叶子都掉光了,树干上只缠绕着些枯藤,枯叶下,仍有青青的草,像待嫁的新娘子,喜庆而隐秘。田间纵横的各种阡陌,便在我面前展开。
这个时节游泳,那是意志的磨练。先跑步,再一件一件减少衣服,在风中适应一会。同伴互相鼓励着,像久违的客人。这一番执著与交流,是躲在楼房里面的人无法享受的。接着,长啸一声,扑入水中。那个透心的凉,仿佛遁入一个喧嚣的音乐世界,尽情的划,有韵似无韵,无香似有香,浓烈中透出清浅的时候,马上上岸,擦干,穿衣,再慢跑,真有行云流水的感觉,自然而逶迤。
红尘纷扰自纷扰,世事喧嚣任喧嚣。游泳无拘无束,有绪似无绪。田野静谧得很,缓步回家,就像拎着半盏清酒,轻呷一口,清香四溢,香了自己,也醉了田野,踱出一段年轻的岁月,充满着蓬勃的渴望,飞扬的青春。
有的人通过自身努力或他人帮助下学练两个夏天,还游不到10米,有的学了近月余,还不能浮体,有的虽能浮,但仍在原地不进,原因何在?追根寻源主要是不懂游泳的特点和学练的诀窍。我们不论做何事情,必须对该事情的性质特点以及相关因素进行了解,否则就不知道该事情规律特点就不知道如何去做,就做不好该事情。游泳也是如此。
我们首先谈谈游泳时水环境与我们陆地环境有何不同点。
、阻力不同:游泳必须在水环境中进行的运动项目,在运动过程中即要克服前进时水的阻力,又要克服水对身体产生的压力,这比我们在陆地上克服空气的阻力大得多。
、姿势不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习惯于直立前进的姿势,游泳则须俯、仰、侧卧于水中做动作前进。陆地上所形成的走跑、跳等技能,在水中不但用不上,而且还须从头学起。
、支撑点不同:陆地上无论做何动作都有个支撑点,心里踏实。而在水里就没有了陆上那些支撑点,只有水对身体的支撑作用分布在身体的各个部分,是一种非固定支撑的液体对身体产生作用力――浮力、重力、压力、摩擦力等,人在水中就有难于控制,容易失去平衡的感觉。加上做动作即要克服水对身体的阻力和压力,又要利用水对身体产生的浮力,故初学者确实感到很困难。
、呼吸不同:我们在陆地上可以很自然地吸气和呼气,而在水中就不同了,吸气和呼气都受到水的压力,甚至吸气时不小心容易把水吸入体内而产生呛水,呼气时必须克服水对胸腔的压力才能把体内气体呼出。
由于上述特点,就决定了开始学游泳不是先学某一种姿势,而是先要熟悉适应人们不习惯水的这个特殊环境,就是人们通常说的“熟悉水性”,即在水中适应呼吸,改变与平时不同的身体姿势,不要在水中找特定的支撑点,增强抗阻力、压力的能力。
其次,学习游泳前必须了解有关游泳知识以便取得水上自由。
水的物理特性有阻力、压力、摩擦力、浮力、重量、温度差,无形性等,学游泳要跟水打交道,就必须了解水这个特殊环境。初次下到齐胸深的水中,定有三种感受:一是有站不稳,好像要失去平衡之感。这是水有浮力造成的。二是行走比陆上困难。这是水的阻力要比空气大800倍的必然结果。三是胸闷、呼吸困难。这是水对胸部产生12~15千克大气压的影响。四是身体暂时受到的温差刺激,人在水中的散热是空气中的4倍以上,所以在水中容易消耗热能。要取得水上自由,必须克服怕水心理,并逐步培养水感。人体俯、仰、侧卧于水中,改变了人体在陆地上直立的正常空间定向感觉,前庭器官的稳定性就受到影响,这时初学者在水中对不平衡感觉的刺激感就强烈。通过学习明白水有浮力,人体比重与水的比重及沉浮关系,并积极主动地从每个动作认真进行实践,形成良好的条件反射,怕水心理会很快消除。游泳时,绝大多数时间只能凭肌肉的本体感觉去体会动作。因此培养水感对更快掌握动作至关重要。只要主动实践、多方体会,很快就能熟悉水性,取得水上自由。
第三、先陆上后水中是我们学游泳的原则。
由于学游泳的环境条件要求,几乎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须经过陆上模仿练习,再到水中实践。陆上模仿练习,不像水中那样要考虑如何使身体上浮起来、如何才能使身体保持平衡和稳定、如何呼吸、如何游进等一连串问题,只集中学习动作即可。这样有助于看清动作路线,动作结构,为水中实践学习、掌握正确动作技术奠定基础。陆上较熟练的掌握模仿练习后,应及时转入水中加以巩固。如果只求在水中学习而绕过陆上必要的模仿阶段,对掌握正确动作和形成良好的技能,会带来困难,甚至会走弯路。因此,必须遵循先陆上后水中,坚持水中实践的原则,方能更快、更好地掌握动作技术,学会游泳技巧。
第四、学会水中换气是我们学游泳的关键。
学游泳的难点是呼吸。人的鼻孔比嘴巴的口径小5倍左右,而空气在鼻孔的流速要快15倍以上。游泳是在水这一特殊环境中进行,若用鼻子吸气,流速快,就会将鼻孔周边的水吸进鼻腔、气管发生呛水现象,轻则鼻酸、流泪、头痛,重则发生溺水事故而危及生命。用嘴吸气,吸得快、吸得足,空气进入口腔会回旋减速,又可避免呛水事故。注意不要养成头在水面上游泳的习惯,头在水面上游容易造成腿下沉,动作也不会规范,且增大阻力,游不快,游不远,脖子还容易疲劳等现象,如遇风浪,还会呛水或喝水。所以游泳用鼻子呼吸,始终潜在危险。有的人怕鼻子进水难受,学游泳不愿将头埋入水中,这就难于掌握换气,即使能学会也只能是头在水面上的游法,弊多利少。所以游泳呼吸问题须引起足够重视。游泳的呼吸方式很特殊,不是陆上人们惯用的鼻子呼吸方式,而是水上用嘴吸气,水下用嘴、鼻呼(吐)气。吸气时快,一口吸足,吐气时宜慢,且应吐挣。
第五、学技术动作应先从腿部开始。
往往很多人在学游泳技术动作时先做手臂划水等动作练习,恰恰相反,腿是学游泳必须先掌握的技术动作。综观人体,腿部最长、是最有力的部位,当腿做动作时参加运动的大肌肉群多,动作幅度大,是有效推动人体前进的主要动力,腿即能使身体在水面保持较高的身体姿势,减少阻力,又有助于手臂发力和做出正确的动作。凡是游得好、游得快的人,无不具有一双强有力的腿和良好完美的腿部技术动作。如未学腿部动作之前就急于练手臂技术,腿会下沉,身体亦无法保持水平与平衡,就难以把臂的动作做准确。因此,初学者无论学哪种泳式,均须先学腿部动作,再依次学习手臂动作,手臂与呼吸配合动作,腿、臂与呼吸的完整配合动作。
第六、完整技术动作的配合是游得好游得快的保证。
我们常常看到这种现象,单独学练腿、臂、呼吸的分解动作时看上去还顺眼,一旦过渡到完整动作技术配合时,往往做腿部就顾不上臂,或做臂忘了呼吸和腿,很不协调,极不顺眼,花费很大力气,游进速度极慢,甚至原地不动。这说明正确技术配合的重要性。在熟悉水性之后,分别学腿部动作、臂部动作、呼吸方法,当较好地掌握了这几个分解动作后,就应反复进行完整动作技术配合。完整技术的配合,是学游泳的关键。配合的重点是掌握好各部分动作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各动作过程的快慢节奏和用力大小。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各部分之间的动作衔接与配合,才算真正学会了该种游姿,才能够游得好、游得快、游得省力。
我至今依然生活在城市里,硬硬的冰冷。遥远的故乡鳌头那个废弃的池塘,软软的,无邪又苍茫,岁月深处的幽谧与风情,都在那里凝聚。它又像被灿烂与浪漫抛弃在山野中的一朵淡雅的兰花,自开自喜自珍贵。
我喜欢游泳,我更难忘故乡的水库!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