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关于打造鹰城作家群的调研与思考【十】

作者:郭进拴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3-10-28
74070
       张中民,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近年开始小说创作,迄今已在《芙蓉》《小说界》《莽原》《作品》《山东文学》《安徽文学》《广州文艺》《当代小说》以及台湾、香港等地文学期刊发表长、中、短篇小说一百多万字,部分作品获奖并被收入选集,作品多次被评论,曾参加过“河南省第四次青年作家创作会,”被誉为中原作家群“新力量崛起”中的代表。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比南方更远》《赚他一千万》《闯入江湖的鱼》《伤心的村庄》、诗集《黑夜的秘密》等。

       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张中民,像许多作家那样,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从幼年起,他骨子里就透出一种文人气息。这种禀赋使他在小学时候就通读了古典四大名著,以至于他的作文在小学阶段,乃至在以后的求学生涯中一直成为领先他人的理由。

       先从写诗开始

       张中民说,真正开始写作是从高中二年级开始。那时候,并不真正知道创作的他,无意之中就把一篇文章发表在当时影响很大的《中学生阅读》杂志上,这使他成了全校的名人。高中即将毕业那年,他的一首三十多行的诗歌《男生宿舍》在全国青年文学作品大赛中获得优秀奖,当他捧着由路遥、贾平凹、李国文、丛维熙、肖复兴、黎焕颐等众多名家任评委的获奖证书时,更加坚定了他今后的写作道路。紧接着,他的诗歌《毕业班印象》在全国 “春笋杯”青年文学作品大赛中获得二等奖,此后,他的诗歌开始频频出现在省市级报刊杂志上,并被收入《’93中国诗库》《中国当代诗人辞典》《中国诗历》等一些选集中,尤其是他带有浓烈气息的乡土诗独树一帜,在读者中有着一定的影响。

     参加工作后,张中民没有中断写作,而是更加勤奋了。诗歌被称为中文学皇冠上的一颗明珠,对语言和意境要求极为严格,为了提高自己,张中民常年订阅《诗刊》《星星诗刊》,平时无论工作多忙,他总是要挤出一定的时间阅读大量诗歌作品,海子的诗、骆一禾、北岛、食指的诗,还有艾略特、里尔克、米沃什、埃利蒂斯、波德莱尔等西方名家诗人的作品,进行文学创作。从1990年开始,张中民的诗歌先后在《河南日报》《郑州晚报》《诗歌报》《青年诗人》《热风》《平顶山日报》等省市级报刊杂志上发表。19994年7月,他还应邀参加了北京《诗刊》社举办的诗歌笔会,与众多名家交流研讨,提高了境界,扩大了视野。

       散文写作是个过渡

       一个人永远不可能停留在现有的基础上,他要拿出一种精神,为自己追求的事业而不断努力。张中民就是这样一个对创作有着不懈追求的人。

       由于阅读方式的改变,加上诗歌自身发展的原因,诗歌创作就像诗歌的处境那样越来越边缘化,在业余创作诗歌的同时,经过几年诗歌创作的张中民已经不满足于这种单一的创作模式了,他开始在寻求新的突破。小说是一种最直面人生和直面社会的文学形式,因此,他一直想在这个广阔的创作领域里有所造就。他为此作出了一些努力,然而,也许是生活阅历不够,也许是一开始就立下的志愿太大,一时无法实现,以至于那几年他在创作小说时屡屡受挫。在这种情况下,张中民不得不停下笔来认真调整自己了。在这个调整期中,一种相对自由的散文写作走进了张中民的视野,并逐渐进入到介于诗歌和小说之间的散文这种文体的写作之中。

       从1995年开始,在创作诗歌,阅读小说之余,张中民创作了一系列生活化和充满乡土气息的散文作品,并先后在《河南日报》《青年导报》《平顶山日报》《三月》《光源》等报刊杂志上发表,由于贴近生活,他的一些系列性散文作品读来清新自然,语言优美,还被杂志当作重点推出。

       生活是广阔的,生活也是取之不竭的写作源泉,敏感而又善于观察的张中民,总是比别人多了个“心眼儿”,因此,无论是写诗还是写散文,张中民总是喜欢从身边的生活着笔,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融入写作中去,一下笔就是带有无处不在的生活气息。他的散文《泥土的记忆》《山居随笔》《一个人的世界》《心上的城市》《寻找春天》等文章就是他带有生活感悟后的结晶。诗歌是乡土的,散文是乡土的,时间久了,写得多了,有一阵子,不少读者知道张中民就是一个专业进行乡土题材创作的人。

       就在写诗写散文,进行大量阅读的同时,张中民还把笔触伸向了评论和报告文学这一领域,写出了一系列作品,也在读者中产生了影响。

       诗歌创作可以锻炼语言,写作散文则能给人以自由想象的空间,而写评论和报告文学则又让他学会了如何刻画人物形象。如何跳出圈外,从另一个角度看待问题,有了从事过多种文学形式创作锻炼的经验,为张中民创作小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写小说是他的最爱

       2002年是张中民写作中的一个转折点,这一年,河南省《农村·农业·农民》杂志第三、四、五期连载他的中篇小说《选举》,又在平顶山市文联《三月》杂志上发表中篇小说《上访者》,他的小说开始出现良好的创作势头。其实早在2000年9月,他的充满着生活气息的短篇小说《卖烟》就已经在文学杂志上发表了。

       2005年4月,张中民的短篇小说《雪白的木槿花》在平顶山市文联《三月》杂志头条位置发表后,在平顶山市读者中引起了一定的反响。清新的文笔,细腻的语言,不疾不徐的叙述,娓娓道来的故事情节,把读者带入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里,标志着他在小说创作方面开始走向成熟。为了鼓励他的创作,《三月》杂志还在紧接着编辑出版的下一期杂志上,及时推出了这篇小说的评论文章。此后不久,张中民长达40000字的中篇小说《小学教师》和短篇小说《我爱美元》发表在《三月》和河北省作协《当代人》杂志上,从那以后,他的小说开始在省级以上杂志上发表。与此同时,他创作的短篇小说《捐款》发表后,获得《莽原》杂志社评选的优秀文学作品奖。

       因为工作关系,2008年元月和3月,张中民先后两次到广州,出差办事之余,他在那里看到了外地人在广州打工的生活情况,当时正是文坛上提倡“底层写作”的时候,张中民想,外地人在广州的打工生活多么艰辛,又是多么充满着自信和新奇,身边这些活生生的人和事时时在撞击着他的心扉,他想,自己何不写一篇这样的小说作品,来真实反映这些外出打工人的生活呢?

       采访、找人交谈、作笔记、查资料等等,他开始了写作前的准备工作。起初,张中民并没有想到写长篇小说,而只是想写一群打工者在广州打工生活的中篇,结果随着人物命运的发展和故事情节的展开,写着写着就把篇幅给拉长了。他从2008年5月开始,白天工作,只有到了晚上他才进入到创作之中,为了赶写作进度,他晚上常常写作到深夜12点钟。正是夏天,天气炎热,但是张中民并没有停止创作,而是坚持着在电脑前一个字一个字地敲击着键盘。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一部十五万字的长篇小说已经创作完工。又经过一个多月的修改后,他把这部名叫《比南方更远》长篇小说寄给了河南省文联编辑出版的大型文学双月刊《莽原》杂志。由于这部小说内容新颖,所反映的人群的独特性,所揭示的人物命运与时代紧紧相连,短句式语言的运用、大框架结构的流行书写,人物形象鲜活、故事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加上作者极具现场感的写作气氛,作品很快在编辑部里被通过一审二审和终审,并被安排在2009年第4期以封面导读和目录排位第一的显著位置隆重推出,于是这才有了平顶山市第一部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的长篇小说。

       他的短篇小说《我要盖白宫》作为头条显著位置,被发表在《莽原》杂志2008年第6期,开创了平顶山市作者首次在省级杂志发表头条小说的先河;他的短篇小说《我们去吃火锅吧》发表在《江门文艺》2008年第6期“小说万象”栏目头条,并被评选为读者最喜爱的文学作品。2011年以来,张中民又显示出了在小说创作方面的旺盛势头,他的长篇小说《比南方更远》在《莽原》杂志2011年第4期隆重推出,从封面、目录和封底上看,他的小说都被放在了首位,并且排列在了中国作协主席铁凝的前边,与一些名家的作品排列在了一起。此外,他的小说《乡村戏迷》发表在文学名刊《小说界》第4期,《棋人张》发表在《山东文学》第7期,《雪白的木槿花》发表在《广州文艺》第2期,他的中篇小说《天堂里有没有爱情》《满嘴都是大金牙》,相继在《三月》和《光源》杂志在头条位置刊登。

       据不完全统计,张中民至今已经发表长、中、短篇小说作品三十余部,如果加上诗歌、散文、评论、报告文学等其他文体的作品,计约二百多万字。

       在写作的道路上执着前行

       和张中民在一起交谈,你总能感受到他的文学才华在不断闪现,这得益于他的深入细致的观察和思考,他大量阅读后自身素质的提高,他拥有广博的社会知识和丰富的生活阅历。当过教师,做着记者和编辑的张中民,始终以一个文化人的身份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他侃侃而谈,谈吐之间是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文学的虔诚和理解。

       张中民告诉笔者,由于工作性质,属于他的写作时间很少,因此在写作时间不充足的情况下,他只有抽时间读书,因此他的阅读量就比别人要多一些,但凡古今中外的文学书籍他差不多都阅读过,他尤其喜欢那些带有个性和探索性质的作品。他告诉记者,除了阅读那些受人追捧的卡夫卡的荒诞不经的表现主义、马尔克斯的拉美魔幻现实主义、贝克特和罗布.格里耶的新小说,还有意识流大师普鲁斯和尤利西斯,以及海明威、福克纳、卡尔维诺、博尔赫斯、陀思妥耶夫斯基等外国作家的作品外,奈保尔、舍伍德、安德森、厄普代克、雷蒙德、卡佛,还有莫拉维亚、艾辛格等作家的小说都是他喜爱的经典之作。中国的作家中,他比较喜欢沈从文、汪曾祺、老舍、萧红、张炜、莫言、韩少功、苏童等人的作品,他说这些作家和他们的作品个性突出、魅力十足,既有中国古典神韵,又有现代气息,是真正的具有中国气派的经典之作,具备国际文学大师的条件,阅读这些作家的作品总能给人带来异样的收获。

       不事张扬,默默无闻是张中民的真实写照。十多年前就已经是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的他,如今已经出版过一部诗集《黑夜的秘密》、散文集《一个人的世界》,创作长篇小说4部。2014年他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终于圆了作家梦。2016年8月,他还出席了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河南省作家协会承办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培训班。他已经在创作上取得了不凡的成绩。然而生活中的他,又是那样朴实无华,普通平常,你很难看到他在人前夸夸其谈的样子,他不爱卖弄和炫耀,只是喜欢默默无闻地坐在那里,一个人静静地观察和思考,并把这种思考和心得化作创作的灵感,运用到他的小说创作中去。

        张中民告诉笔者,他最大的愿望是能够有较多的时间静下心来,多读书,多创作,把自己心灵深处的真实感受写出来,为读者创作出更多的文学作品,争取在今后的创作道路上有更大的收获。

       《叶公好龙》这个成语典故,在国人之中,可谓是妇孺皆知的。自从汉朝刘向在《新序》中写出这个小故事,两千多年来,叶公一直被世人嘲笑讥讽。

       读了效勇、笑笛兄妹的写的长篇历史小说《叶公》之后,才知道刘向和我们开了一个大玩笑。叶公原来是一个时刻以国家、民族利益为己任的政治家、军事家,是一位爱国亲民的大英雄。

       作者把楚王熊居为儿子娶亲作为序曲,拉开了一幅两千多年前的历史画卷。    楚平王爱美人不顾人伦,是奸臣费无极精心策划的。楚平王父纳子妇的结果是:逐妻、杀子、灭忠臣……把一个正在走下坡路的楚国,迅速推向了亡国的边缘。

       在奸臣当道、国势维艰的时刻,沈诸梁勇敢地站了出来,他不仅派人侦察费无极的行踪,还千方百计向朝廷进言,终于除掉了祸国殃民的费无极。然而,积重难返,正如囊瓦取代费无极之后,沈尹戍对儿子说的:“那囊瓦可也未必比费无极好过多少,此人看似有几份能力,其实愚蠢之极。当此危难之秋,他不知务修德政,却动用人力、物力修筑新郢都和麦城,说什么和旧都纪南城互为犄角,联络有势。吴兵若至,纵有十座郢城又有何用?唉!沽名钓誉,为祸大矣!”

       果然不出沈尹戍所料,由于囊瓦为索取蔡侯宝物,囚禁蔡侯,使蔡国叛楚投吴,引来吴军。又因囊瓦贪工,不顾和左司马沈尹戍的约定,葬送了楚国的主力,吴军才能五战破郢,楚国君臣亡命云中。

    在秦军的帮助下,楚昭王复国了。在大封功臣时,沈诸梁被封为叶公。   叶公这个称谓和待遇,不是一般功臣能够得到的。从此之前之后被封公者就可以看出来。楚平王在其嫡兄楚灵王称王时,曾被封为蔡公;楚平王太子建的儿子王孙胜,由于王位本应是太子建的,王孙胜才被召回封为白公。

       叶公和蔡公、白公不同,他不是因为血统的高贵才当上叶公,而是凭着功劳挣下的。   叶公未抵任所,即遇外敌,他用铁腕手段赶走了郑军,用超凡的胆识,扶立许国新君。然而饥荒、内乱、外敌……都在等候着他。在这样危险的环境中,叶公镇静自若,文用应氏兄弟,武用吴句卑、务光,以安民、恢复生产为突破口,营造了乱世中的一片乐土。被孔子称道为:“近悦远来”。

       这部书有三大特点:一是语言文字优美。二是人物多为刚烈忠直之士。三是写活了巫。

       “这里是云梦的西端,碧波流水,浩渺广阔,水面上飘浮着荷叶、菱叶、茭白、芦菰,水中碡瑁、鼋鼍、神龟、蛟鳌等自在游动;往东则是香草蕙圃,里面种有蘅、兰、芷、若等各种香草,以及大片的甘蔗、芭蕉林;南面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广泽,地势低平,一直到长江巫山才算尽头;在北方的山丘上,生长着数不清的珍贵树木,林中有白虎、玄豹之类的猛兽,树上鸾鸟飞翔,灵猿腾远……”

       这是多么美妙、令人向往的地方啊!    写到叶公时,作者写道:    “只见他身穿一袭大红织绣龙凤的直裾长袍,腰间扎束宽大的革带,以错金蟠螭纹铜带钩系连,身上悬挂以金链贯穿的龙形双璜、玉珩、玉琚、玉瑀、冲牙、玉管等组佩,走动之际,佩玉轻击相撞,声韵悦耳清扬,如同乐奏。”

       一个奢侈华贵的楚国贵族跃然纸上。

       孔子和叶公会面时,作者写道:   “这二人,一个生得高大魁伟,身长九尺六寸,被人呼为‘长人’;另一个长不满七尺,清矍瘦削,弱不胜衣。一个力能扛鼎,精于御射,武力过人,却以学问和德行名满天下;另一个久经战阵,威名远播列国,偏偏风雅随和,俨然文弱士子。”

       寥寥数笔,把历史上两个名人,写得如在眼前。

       伍子胥掘墓鞭尸后,怒叱带路老者道:“老匹夫,休要口出疯言!你既如此恨我,却为何为我带路?你恨我带兵灭掉楚国,又为何要助我掘楚王陵墓?”

       老者道:  “楚平王残暴昏庸,得今日之祸,实乃天数,该有此报应。老汉只是顺天行事,并不是助你伍子胥。伍子胥,你领兵伐楚,背叛母邦,你要记住楚平王今日的报应,他日你必会和他一样下场!”

       伍子胥脸上肌肉一阵阵抽搐,厉声道:“你勾结本国叛徒,使先君受辱,你可知你自己是何下场?!”

       老者仰天大笑,身子抖动,惨然笑道:“我令先君受辱,折尽阳寿,当毙命于今朝!”

       一语未了,已扑身撞向石柱,当时脑浆迸溅,死于非命。    在众多人物之中,叶公是主人公。作者从多方面、多角度将一个写智勇双全、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以将士、民众为本的人物呈现给读者:他是一个智慧、重感情的人,一个爱民、亲民的好官,一个忠直、勇猛的将军。

       当叶公部下要求杀掉降将夫概时,叶公说:“个人的生死永远都抵不过国家的安危重要既然为国效命,生和死都不应该多考虑,还论什么值不值得?”

       当戎蛮首领夷铎索要土地图册时,叶公厉声道:  “我一直隐忍退让,只为友邦睦邻,不愿挑起战端,却被你视作怯懦可欺。你可知骏马、美妾可以割舍,寸土决不能让!”

       当叶公部下都要驱逐孔子时,叶公说:“孔门弟子三千,名扬列国,决不致于如此不堪。三千门下,即使偶有作奸犯科之徒,也无伤孔丘圣名。”

       叶公还是一个亲民爱民的好官。    叶公上任伊始,叶令子越汇报叶邑情况后,叶公说:  “大夫既任叶令一职,能够体恤百姓疾苦,那自然是好事,然而仓廪之中竟然无有存粮,实在太过荒唐!民以食为天。没有粮食,百姓何以生存?守军焉能不乱?”

       当叶公和神医东皋公谈到功名事业时,叶公说:  “我现在所能做的,就是使叶邑的百姓不再受苦楚。老丈,你和灵儿再等三年,三年之后,我一定会令叶邑改观,让流落外地的百姓,乐于重归故里。”把一个饥饿、灾祸不断的地方变成乐土,他只给自己三年时间!

       叶公说到做到,不到三年,他就把叶邑治理成了一方乐土。

       当孔子一行来到叶邑,发现渔翁抓到鱼,很快又放回水里时,十分惊讶,询问时,渔翁说:  “叶公明令禁止任何人捞取尚未长成的小鱼。我刚才捕到的就是一条小鱼,所以就放了它。”

       孔子赞叹:“叶公的德政达到了最高境界。叶邑的百姓遵守法令,已经成了自觉的行为。

       更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写活了巫。把  “人定胜天”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贯穿于写巫的全过程。

       当叶公和灵子巫罗初识时,巫罗要叶公设法避开灾祸,叶公想的却是:“重任在肩,岂能容他逃避了事?”

       当灵子巫罗要为叶公祷神祈寿时,叶公目光灼灼,神情激愤:“我不信天,不信鬼神!如果苍天不死,神鬼有灵,我父亲岂会惨死?我命由我不由天,何须向神鬼祈求!”

       崇巫、信巫,是历史上楚国的事实。楚学专家们说:“不写巫,就不能算是写楚国。”叶公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叶公沈诸粱》出版后,楚学泰斗就指出了这一点,学术界前辈也有人向作者建议。所以第二部《叶公》作者增加了巫的叙述和描写。

       限于篇幅,不能再写了。其实,作者笔下何止一个叶公真实可信,可钦可敬?诸如:洗尹戍、费无极、楚平王、楚昭王、孔子、吴句卑等等,无不活灵活现。我不得不为这两部长篇小说叫好!

       2014年3月9日,是个值得纪念和大书特写的日子!这一天,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正式宣告成立!阳春三月,百花争艳,自然之春与报告文学之春相臻并美。这是我市报告文学作家、编辑家、评论家的首次聚会。3月9日上午9时,平顶山市委、市政府办公大楼7楼会议室,热烈的掌声不断,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大会暨授牌仪式正如期进行。河南省文联秘书长赵洪,河南省作协副主席、省报告文学学会会长王钢,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时代报告杂志社社长、总编辑张富领,以及郑旺胜、游磊、李百立、魏惠玲,原平顶山市政协主席裴建中,平顶山市政协副主席潘民中、李建华,平顶山市文联副主席范大岭、纪检组长张祥宇等出席会议,来自平顶山市的60余名报告文学作家和文学爱好者汇聚于此。这次大会回顾总结了我市报告文学创作的成绩和经验,研究部署了今后五年的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选举产生了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领导班子,动员全市广大报告文学工作者坚持正确方向,描绘美丽鹰城,讴歌幸福家园,建设文化强市,努力开创平顶山市报告文学事业团结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市报告文学创作取得的成绩

       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已出版报告文学专著150余部,有320篇(部)报告文学作品在国家、省、市级获奖。现已有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5名,其中萧根胜当选为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郏县已在全市率先成立了报告文学学会,并与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联合举办了“名家看郏县”以及全省纪实文学创作研讨班,在省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2013年10月,萧根胜、郭进拴应邀参加了在江苏沙家浜召开的全国报告文学创作会议,与出席会议的报告文学大家名流进行了近距离的接触,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我们采取了“请进来”与“送出去”相结合的办法,发现和培养了一批报告文学作家。

       2012年4月26日,第二届“华富杯”中国短篇报告文学奖颁奖仪式在洛阳举行,郏县作者萧根胜、马继军、时伟撰写的《生命的赞歌》荣获三等奖。

       《生命的赞歌》刻划了马俊欣从一个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因为一次意外不幸致残,突然从天堂跌入地狱,却身残志坚、不言放弃、心系百姓、二十五年如一日地工作,被称为“当代保尔”的郏县人民检察官形象。

       萧根胜的《天使的梦想》获河南省首届短篇报告文学大奖赛一等奖,他的《丹江汝水漾深情》、《天路与天梯山的记忆》获河南省首届短篇报告文学大奖赛优秀奖。

       “萧根胜长篇报告文学《青海长云》研讨会”于2013年9月在河南省文学院举办,李佩甫、郑彦英、何弘、马新朝、墨白、张爱萍、张富领、李静宜、乔叶、冯杰等省会作家和评论家,以及河南文艺出版社社长崔向东、副总编许华伟等出席。

  本次研讨会由河南省文学院、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河南文艺出版社、《时代报告》杂志社主办。由河南文艺出版社新近出版的长篇报告文学《青海长云》,以40万字的篇幅,运用编年体的方式回顾了作者作为铁道兵的那段青春岁月。从毅然报名参军,到在青海高原加入铁路建设的工地,从事炊事员、给养员等工作,直到隧道打通铁路铺成。虽然写的是一个兵的青海从军经历,折射的却是一群兵。这个兵阵里上至铁道兵司令员、师长、团长,下到筑路的普通战士。他们各有职责,各有性格,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便是热爱高原,忠于职守,以信仰的坚定书写了一段特殊的人生。

  研讨会上,大家认为,《青海长云》是一支铁道兵部队英雄事迹的个性报告,是一批意志如钢的解放军官兵在青海高原展现自己精神、尊严、性格和伟大的国家情怀及无私无畏献身行为的高亢而激情的赞歌,具有映照历史的现实意义和饱满丰润的艺术价值。
  同时,作为国内第一部,也是目前唯一一部以铁道兵为主题的报告文学,《青海长云》的感人之处在于,作者运用情景再现的笔触,还原了真实的历史原貌,真实、朴实、自然、深情地讴歌了中国铁道兵不可磨灭的精神情操,向曾经奋战在青藏铁路建设一线的铁道兵战士表达了最真挚、最浓郁的怀念之情。这是一位曾经的铁道兵战士站在当下中国对铁道兵历史记忆的打捞,这样的文字,因为所述事实对象的独特和亲身经历情感的真切,无疑能对读者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赵俊杰历时四年、五移其稿,精心打造的50万言的长篇纪实小说处女作《箕山小吏》2013年1月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发行以来,在全国文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仅中国作家网就有二十万网友跟贴评论。
  著名评论家、中国文联出版社副总编朱辉军评论道:“这是近年长篇小说画廊中一位令人耳目一新的人物形象。”
  著名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长篇小说选刊》执行主编顾建平评论道:“《箕山小吏》植根于现实土壤,得地气、得源泉,内力充沛枝繁叶茂。”
  著名作家、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副主任廖建斌评论道:“‘赵俊杰的《箕山小吏》又让我欣喜地看到了‘农家军歌’文脉的传承,别有韵味,主人公何峰身上荷载的更多的是鼓舞‘草根’的正能量。”
       2013年10月17日,河南省作家协会、河南省文学院在郑州召开了作家赵俊杰长篇纪实小说《箕山小吏》研讨会。河南省的许多著名作家和评论家,如南丁、李佩甫、何弘、刘思谦、王剑冰、墨白、乔叶等都到场了,话题不由自主地集中在一个地方:作家应该用什么样的目光看待生活。
       大家都对《箕山小吏》一致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称这部小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勤政为民、正直清廉的党的基层干部形象。由于作家十分忠于生活,真实到了带有浓郁的自传色彩的程度,所以这部小说给人的感觉是真实、扎实、可信。特别是这部小说的主人公,与我们以前在许多官场小说中司空见惯的官员形象大为不同,就像是在原本可能是阴暗的场景中突然看到了阳光,有一种明亮的、温暖的感觉。人们从小说中回过神来,回想社会现实,品味身边人物,发现作家赵俊杰是诚实的,他用切身经历告诉我们:生活中真的还是好人多,官场中真的还是好官多。这就是这部小说的独特价值:为我们提供了歌唱时代、热爱生活的依据,从而让我们对人性的美好和社会的发展充满信心。
       在这场研讨会上,与会大家名流们思考了许多关于创作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作家的目光里应该有什么。
       尼采说过:“如果你长时间盯着深渊,深渊也会盯着你。”那么,作为时代的观察者、生活的记录者,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家应该用什么样的目光关注时代、看待生活?
       翻开当下一些流行的“官场小说”、“黑幕小说”,我们的眼睛就像是盯上了深渊和地狱,满眼都是欺诈、争夺和贪腐。作家王开岭曾经感叹:“当代中国有个精神危险:由于粗卑和丑暗对视线的遮挡、对注意力的绑架,国人正逐渐丧失对美的发现和表述,换言之,在能力和习惯上,审丑大于审美。”这是可怕的。同时,对读者来说,这也是不公正的——难道我们花钱买书,就是为了去看地狱风景?
       这个问题,已经开始引起有社会责任心的作家们去认真思考与面对。正因为如此,在《箕山小吏》的研讨会上,大家才这么异口同声地说:让我们的目光充满阳光!
当我们的目光里充满阳光,人间就会明丽,人心就会温暖。这是作家应该记住的,也是我们每个人不能忘记的……
       禹本愚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平顶山市文联主席、平顶山市作协主席、平顶山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平顶山市广播电视局局长、党组书记等职。著有作品集《蚕姑娘》、《鹰之歌》、《绿灵魂》、《风尘误》,散文集《晨曲》、《蚕庵纪事》、《活宝王大憨》、《和时间赛跑》等。《三千里风云录》获1985年《河南日报》优秀文艺创作一等奖,《承包厂长四顾茅庐》获1985年《人才天地》杂志伯乐征文二等奖,《绿灵魂》获1988年南方九省林业报刊绿色文学征文三等奖,《剪纸仙手》获1990年《人民日报》全国金马人物征文三等奖。
       郭进拴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他曾于1992年被河南省作家协会评为河南省首届优秀文学组织工作者奖。他从15岁提笔写作至今,40年来,已发表作品两千多万字,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美女山,美人河》、《村魂》、《天地人心》、《观音菩萨传》,长篇纪实文学《大潮风流》、《磊裕烽火》、《毛汝采传奇》、《趟将白朗传奇》、《鲁慕迅传》、《陈宝泰传》、《湛河大决战》、《基石礼赞》、《灿烂人生》、《运锦之路》、《洪河赤子》、《足迹》、《五代名厨》、《赤子情怀》、《成功之路》、《大山作证》、《岁月芬芳》、《龙潭情》、《岁月芬芳》、《龙潭情》,散文、报告文学、评论集《汝州风貌》、《太阳石之歌》、《壮歌风云路》、《鹰击长空》、《洪流滚滚》、《鹰城理财人风采》、《神奇的土地》、《闪光的足迹》(上中下三卷)、《乡情老更深》、《人间真情》、《响潭沟美韵》、《我的鳌头》,剧本《抓阄分娘》、《赶会》、《杨六郎造酒》、《鹰城热土》、《无品乡官》、《红岭风云》、《巧遇》等等,已有123篇(部)作品在国家、省、市级获奖。
       曲令敏,笔名灯花。女。河南唐河人。198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同年在平顶山市委宣传部文艺科工作,1984年后任平顶山市图书馆副馆长,平顶山日报社文艺副刊部编辑、主任编辑、部副主任、主任。200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有情如画时》,作品集《消逝的田园》,随笔集《山思水想》、《地板上的母亲》。她的散文《红旗渠拾穗》获第九届中国新闻奖报纸副刊作品复评暨’98全国报纸副刊作品年赛银奖,全国大中城市党报研究会首届副刊、星期刊(周末)优秀作品二等奖,《云在青天水在瓶》、《史铁生和他的地坛》、《耿淳的农民生涯》均获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奖,《他收割着宽幅的生活》、《史铁生和他的地坛》分获河南省第四、六届报纸副刊优秀作品一等奖,《街景》、《名医李超》获河南文艺副刊优秀作品二等奖,论文《寻找脱俗与通俗的共振点》、《净化心灵的炼火》分获全国报纸副刊第四、七届论文评选三等奖。
       赵敏著有散文、报告文学集《远野》,散文集《尘缘》,散文随笔集《长天秋水》,中篇小说集《梦为远别》,共出版文学作品四部。散文《儿子,妈妈对你说》、《学会放弃》被收入2003、2004年中国散文年选本。散文随笔集《长天秋水》获2005年河南“五个一”工程奖,散文《岁月心笺》获2003年《莽原》文学创作奖。
       于天命200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红色间谍》,散文集《少年与老屋》,长篇报告文学《一代完人》,文言词赋发表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诗刊》等报刊。1994年获平顶山市文学创作特等奖。
       时宇枢,1942年生,河南郏县人。1961年毕业于平顶山市技校。1972-1978年到平顶山市委组织的长篇小说《龙山惊雷》创作组从事专业创作,后又到《平顶山文艺》、《开拓》、《天籁》等文学杂志任编辑,到河南省文联创办的《当代人报》当编辑、记者,1989年任该报驻平顶山市记者站副站长。现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平顶山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二级作家,系平顶山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7岁在《奔流》发表处女作。30多年来,共发表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近百万字。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龙山惊雷》,报告文学《大潮,卷过这块土地》、《太阳上的浮雕》、《彩虹经纬》、《四月一日,重写的历史》、《八万里路云和月》等。作品多被收入各种选集,并获得过《莽原》文学奖等10多次奖励。
       张耀中出版了《淘金》等多部报告文学作品集,胡中伟的《只为秋实尽牛力》、《成功之路》两部报告文学专著出版发行,引起强烈反响;翟家琪出版了报告文学集《春华秋实》,多篇作品在国家级获奖;孟玉璞出版了《生活的缝隙》,并发表了大量报告文学作品;相丽黎、袁占才、温慧敏、赵民强、王锦霞、杨延欣、王长伟、李文生等也在多家报刊、出版社发表了报告文学作品。《平顶山日报》、《文艺界》、《三月》、《鹰城》、《鹰城企业家》、《求索》、《沧桑》、《万花山》、《尧神》、《开拓》、《紫烟》、《文化产业》等报刊也开辟了《报告文学》专栏,推出了一大批报告文学精品力作。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人民奋进的号角。在社会前进的历史洪流中,先进的、健康的报告文学作品,总会给予人民巨大鼓舞和美德享受。历史上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都是反映人民最深刻的心灵呼唤和时代最迫切的前进要求,都是独特艺术魅力与社会进步思想的完美结合,都是报告文学作家的思想感情和创作灵感对时代和生活的深刻感悟。报告文学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培育民族品格、坚定民族志向,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们每个报告文学作家都肩负着庄严使命,任重道远,大有可为。
       我的老领导,原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仝葆银先生用数十年心血和汗水精心创作的回忆录出版在即,嘱我写序。

       我一听就笑着说:“老领导啊!我只是个无名小卒,你应该请个大家名流来写。”

       老领导说:“你就行!因为你比谁都了解我。”

       这话当真,当年老领导任临汝县县长时,为了我的工作调动,可是费了很大的心思,他破例把临汝县文联的秘书长调到土地局当科长,空出一个编制把我调到临汝县文联。他还特批经费支持临汝县文联与《河南日报》社联合举办汝河笔会、创办《风穴文艺》,发现和培养了一大批文学新人。他还大力支持我创作并出版了散文集《汝州风貌》。他任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期间,看了我写的电视连续剧剧本《无品乡官》,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当场协调拍摄资金,还亲自到县、乡选拍摄景点,令我非常感动。

       老领导的回忆录从他上学写起,到参加工作,在汝州任基层工作人员,到临汝县县长、汝州市委书记,再到平顶山市任副市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一直写到退休。全书共十几万字。

       茫茫宇宙,大至日月星辰,小至鱼鸟山溪,万事万物都有着它们自己的空间定位,并各自按照自己特有的轨迹运行着。作为宇宙间万物之灵的人类,有着不同于其他动物的时空定位。曾经来到过,现在生活在和以后将要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有他的人生定位——即人生坐标。有的人把自己的人生坐标定在了权上,有的定在了金钱上,有的定在了庸碌无为、无所事事上,有的定位在名利上,有的定位在为社会造福上……人生定位的多样性,组成了人类丰富多彩的社会性。河南省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仝葆银的人生坐标是“勤于学习、严以律已、干事创业、造福于民。”我从他那超脱世俗的人生态度中,从他那充满哲理带有辩证色彩的言语中,透过他走过的一步步刚正踏实的足迹,我们看到了他给自己确立的人生坐标并非虚夸,不是哗众取宠,而是一个实实在在、有目共睹、令人望而起敬的闪光标。

       仝葆银先生仪态儒雅,风度翩翩,俨然一介书生。但是,如果与他深入交谈,你就可以发现他又是那样的坚强与刚毅。他博学多识,讲起话来佳句叠出,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妙趣横生。有人说他运筹帷幄,指挥若定,有“儒将风度”;有人说他才思敏捷,想像丰富,有“诗人气质”…… 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处处闪烁着灿烂的火花;他在平凡的人生道路上,步步高唱着雄壮的生命之歌。他奋进的正气,奉献的精神,率直的品格,务实的作风,在与他一起工作和接触、认识的人中有口皆碑:

        “他经历丰富,组织协调能力强,忠诚实在,把工作交给他放心。”有领导说。

        “他德性好,勤学敬业,会用人,干啥成啥,干得还很出色。”老干部们这样讲。

        “他坚持原则,办事果断,廉洁奉公,是人民的好党员、好干部。”群众由衷夸奖他。

        “他做人很低调,对名利淡如水,事业重如山,干工作标准高、要求严。”同事们这样称道他。

        “他谦虚谨慎,乐于助人,处处为他人着想。”和他在一起工作过的同志常常发出这样的感叹。

        “他的工作节奏总比别人快半拍,在日常生活中闪耀着卓越的光彩。”同行们这样评价他。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恩师也。老领导在我人生道路的关键时刻,亲自安排我的工作调动,为我鼓足了劲头,也扬起了我人生的风帆,我发誓这辈子非当作家不可!


       1988年初,老领导把我调到汝州市文联工作后,我每每发表了新作品老领导都会祝贺、鼓励一番。每一次发表作品,都给我带来了一阵巨大的喜悦,于是便兴冲冲地买上几本,美滋滋地读上几遍,由衷地感到,搞写作活儿虽苦,滋味却甜。1994年我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第一个向我祝贺的是老领导,他比我还高兴。

       “杏梅傲冬,圃匠何畏风雪日,桃李妆春,园丁欣迎艳阳天”。“育人才苦口婆心似慈母,授知识千丝万缕如蚕。”“以诗书为启后资学派递相承桃李争荣春风含笑,除忠厚无传家宝德辉群托庇桂兰竞茂爱日延厘。”……2000年我调到平顶山后,每次与老领导重逢相聚,说不完的心里话,道不尽的肺腑言,这里没有职位高低,不分富贵贫贱,只有纯朴的师生情,诚挚的师生爱。

       我心目中的老领导,的的确确是一个活生生的有爱心、有血有肉的人,他爱父亲、爱妻子、爱儿女,爱孙子,爱同事、爱人民,爱事业,既像运筹帷幄的将军,又像冲锋陷阵的士兵,既像横刀立马的战将,又像激情澎湃的诗人,他有着农民一样的憨厚,母亲一样的慈祥,父亲一样的宽厚,又有着儒将风度和大丈夫的气慨。老领导的一生,经历了太多太多的苦难,他善良、坚强、决断、深明大义。当灾难接踵而至时,他毅然承担;在遭受挫折时,他毅然接受了命运的安排。他在善良、隐忍和包容之外,也有着男子汉的侠义与豪情。我被他深深地打动了!他身上的道德力量是震撼人心的。在他身上鼓荡着浩然之气!

       老领导的这部回忆录,完全有资格称之为厚书。我之所以说它是一部“厚”书,还有一层含意,即确有“厚重”之感。文中的字里行间,处处闪烁着作者勤奋工作、爱岗敬业、廉洁从政、勤于思考的人格力量与思想光芒。虽不敢说书中文章篇篇锦绣、字字珠玑,但就从做人、做事、作行政管理角度而言,确有许多值得推崇之处,其中有不少实用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我从这本书中看到了作者的所识、所思、所感、所悟,也彰显出他对党、对人民、对事业忠诚勤勉的公仆本色。一个人如果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重大经历,如果又不甘平庸的话,那么他就必须把自身最平常的工作做好做扎实,于平凡中焕发出令人注目的生命之光,这样才无愧于人生。作者出生在唐河岸边,自幼受到严格的家教和质朴文化的熏陶,在多个单位和部门主过政,干得都很出色。

       我与仝葆银先生相识已有20多年了,他很有人格魅力,品行很好,工作很有能力,业绩也很突出,而且文笔也不错,此前只是拜读过他的专著和部分政论文章,近期读了他的回忆录,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经过不断努力、不断突破,形成了自己清新流畅、真挚纯朴、意味隽永的艺术风格,实乃可贵。他的作品都传达着他作为一个唐河汉子的心灵史,既叙述又抒情、融写实与升华的呼风唤雨的铿锵话语中充分显示了作者驾驭这些题材的艺术功力。仝葆银先生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清醒地走着一条正直阔润、质高开放的艺术道路。他由浅入深地写出了人性化的精致和共鸣。

       从书中也可以看到作者通晓业务、恪守职责、勤勉敬业的特征和精神风貌。像这种凝练中的概括,在作者的书中是非常多的,这是他艺术冶炼的基本功。他的艺术素养能运行到这样精致的状态,说明他有着深厚的文化修养和丰富的人生阅历,有着科学不断的思索和总结。

       先贤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意思是讲,人要多读书,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升自己的修养;要多融入社会,多实践,丰富自己的阅历,提升自己的能力。老领导读了不少书,不少好的书,知道他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去思考、去解决实际问题。从他的学识水平、思想境界、工作业绩、论文专著中我就能领验到他是个地地道道的文化人,有思想的人,是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总结、善于实践的人。他的笔调清逸,有景、有情、有忆、有颂、有思。

       他以深情、蕴藉的意境,以细腻的笔墨,把对母亲的深深追忆娓娓道来,如水流淌,如山披影,细腻精微,清越悠长,如泣如诉。情感真实炽烈,立意含蓄深刻。把一种怀念、感恩、追忆、明志的心境展现得淋漓尽致。语句凄切动人,富有感人至深的凄壮之美。

       是的,母亲是一艘大船,载着我们驶向大海去追寻生命的奥秘,去探索世界的神奇。母亲是一座高山,蕴藏着万物,哺育着我们成长,强壮我们的身心。母亲是一曲动人的歌,带着我们云游四方,用她那优美的曲调,颂吟着祖国的历史。母亲是一缕春风,吹生着世界万物,盈盈的步履间,带来了勃勃的生机。母亲是丝丝春雨,滋润着大地万物。

       仝葆银先生的母亲,从他小时候起就给了他足够的、真挚的爱。她那温和善良的慈母情怀,她那永远微笑着的慈祥的面容,她把人间所有的爱,都无私地给了她的丈夫和儿女。她宁愿自己吃野菜,饿肚子,也要让丈夫和儿女们吃饱穿暖,因为丈夫是家里的靠山,儿女是她也是全家的未来和希望。正是这种温柔动人的爱,从小就渗透在了仝葆银先生的心田里,成为他思想和行动的一种善良、奋发、执着的出发点。

       仝葆银先生的书中有不少关于人生处世,交友共事,淡泊名利等方面的内容,我深有感触,默赞其品。他不求功名富贵,不慕高官达贤,但愿朴实生活。他认真做事,正派为人,不谋私利,品德高尚,难能可贵。尤其是在当今社会,其更显得可亲可敬可赞。

       他的书中闪耀激情的另一个元素或者说特征的是雄浑色彩和雄浑力度。他在书中从不娇情,在潜心营构的布局中隐隐闪出雷声,彰显出男子汉深思熟虑后的果决坚毅之美。读之朗朗上口,思之意境高远。通过进入他书中的曲径回廊,你会触及到他灵魂的核,一种宽厚仁爱之心,一种自信、自强、坦然无畏之状。他把一腔情思都洒在了祖国的山水大地上,他为自己的艺术气质寻找到捕捉到了恰切的对应物,相映生辉,相得益彰,共生芳华。

        “真性情”、“文人气”、“赤子心”……我用这样的词语称赞仝葆银先生。我认为其作品是对生命魅力的仔细咀嚼和对人生妙谛的执著寻觅,我认为他善于将日常生活艺术化、审美化,充溢着达观的人生智慧和雅致的人生情趣,具有深厚广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他的“文人气”是对当下浮躁、趋利和知识窄化趋向的一种抵抗。文人应该对世界抱有广博的兴趣、不竭而全面的热情,而仝葆银先生身上正体现了这些品质。

       涓涓细流汇成海,辛勤耕耘总丰收。从仝葆银先生的书中能够看出,他对人生历程中的每一个岗位、每一份工作都十分地珍视和投入,无论是挫折还是波澜,都被他当做了艺术的体验。他以诗人的敏锐,一刻也没有停止对生活的记录、观察和思考,对生活充满无尽的热情,把一切美好的、有益的、有趣的发现都凝注笔端,把对生活的爱尽力传达给有所关注他的人。同时,他的书里也颇有学识,永远都在发现、质疑、思考,让我们看到了老领导宽厚博大的灵魂。

       仝葆银先生是个“杂家”,或者说他是一个综合文化修养较高的人。他读书的数量之大令我们惊讶,而且他对于古典文化也有着持久的兴趣和较深的钻研,并形成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仝葆银先生的优势在于,他信任生活,感恩生活,让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浸泡、吸纳、感悟和升华。

       通读该书,我觉得有以下几点是最值得称道的——

       一是让人看到了作者对待工作的认真态度。毛泽东曾经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一名共产党员干部,对工作的认真态度是素质上的一个要求,但长期坚持做到也是很不容易的。这在他的书中,都突出的反映出了他的这种认真态度。

       二是作者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没有忧患意识的干部,往往极易成为庸碌之辈,严重的还会误国误民。书中很多章节都充满了作者想执政党所想、急人民群众所急的忧患思想。书里深刻地反映着作者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对未来发展的赤子情怀和强烈的忧患意识。

       三是作者善于运用辩证法来看待事物和处理各种矛盾。历代共产党人,尤其是高层领袖,都非常注重辩证法的修炼,常常要求干部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态度,去对待各种事物和处理各种矛盾。作者作为一位学习型,甚至可以说是学者型的党员干部,是深得其精髓并领悟其奥妙的,充分体现出了作者的辩证观点和处理各种矛盾的科学态度及方法。

       四是作者有着强烈的创新观念。工作创新始终在考验着每一位国家干部的工作能力。因为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面临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正在转型时期的急剧变革时代,从管理体制到运作方法,从工作机制到执行措施,都必须不断去创新,方能适应当今不断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方能不断提升干部队伍的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通读全书,联系现实进行思考,就会强烈地感到作者的创新精神、求真务实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同时也会感到作者之述所产生的和将要产生的良好社会、经济效果。

       五是作者善于抓住关键进行总结。对于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来说,能够科学的客观的对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进行及时地总结,是一个极好的方法和行之有效的途径。书中的很多篇章,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胡锦涛总书记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中国梦”的指引下,结合自身践行“三个代表”思想实际,对工作中经验教训的思考和总结。

       应该说,该书是作者“行”与“思”的果实。我们从中看到了作者具有“望尽天涯路”的那种志存高远的理想和追求,同时,也能体会到他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寂寞,“衣带渐宽终不悔”,即使是“人憔悴”也甘心情愿。在学习和实践中领悟真谛,可谓语由心生,文如其人,言诚意远。

       老领导对父母的情之深,爱之厚,意之浓,流淌在字里行间。

       老领导还把更多的爱心献给了他的子女、孙子和社会。

       二十年教诲,二十载深交,老领导为人师表,为我树立了做人、为文的楷模!

       老领导数十年磨一剑,他以始终如一的坦诚无私和勤奋不息,结出了累累硕果。这部专著佳句叠出,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妙趣横生;深入浅出,分析透彻,见解独到,议论精确,实用性强。充分体现了老领导的博学多识,他才思敏捷,文如其人,人如其文,想象力丰富,书中处处透露着青春的气息,有对人生的深刻体验,有对命运的感悟,有对历史的总结,有对生活的期待,有对理想的执著追求;不少篇章针砭时弊,呼出了民众的心声!这是一部风云跌宕、意蕴深厚的书,这是一部才华横溢、光彩照人的书,这是一部启迪心智、激荡热血的书!这更是一部开卷有益、值得一读的好书!

       执著追求真善美,虽经沧桑不改初衷,这就是我心目中的仝葆银先生。我心里总是不自觉地重复着这样一句话“品如松石香在骨,人若秋水玉为神。”的确,仝葆银先生是个有骨气的人,他的品格似松石,他的情操若秋水。

       我的老领导,原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仝葆银先生用数十年心血和汗水精心创作的回忆录出版在即,嘱我写序。

       我一听就笑着说:“老领导啊!我只是个无名小卒,你应该请个大家名流来写。”

       老领导说:“你就行!因为你比谁都了解我。”

       这话当真,当年老领导任临汝县县长时,为了我的工作调动,可是费了很大的心思,他破例把临汝县文联的秘书长调到土地局当科长,空出一个编制把我调到临汝县文联。他还特批经费支持临汝县文联与《河南日报》社联合举办汝河笔会、创办《风穴文艺》,发现和培养了一大批文学新人。他还大力支持我创作并出版了散文集《汝州风貌》。他任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期间,看了我写的电视连续剧剧本《无品乡官》,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当场协调拍摄资金,还亲自到县、乡选拍摄景点,令我非常感动。

       老领导的回忆录从他上学写起,到参加工作,在汝州任基层工作人员,到临汝县县长、汝州市委书记,再到平顶山市任副市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一直写到退休。全书共十几万字。

       茫茫宇宙,大至日月星辰,小至鱼鸟山溪,万事万物都有着它们自己的空间定位,并各自按照自己特有的轨迹运行着。作为宇宙间万物之灵的人类,有着不同于其他动物的时空定位。曾经来到过,现在生活在和以后将要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有他的人生定位——即人生坐标。有的人把自己的人生坐标定在了权上,有的定在了金钱上,有的定在了庸碌无为、无所事事上,有的定位在名利上,有的定位在为社会造福上……人生定位的多样性,组成了人类丰富多彩的社会性。河南省平顶山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仝葆银的人生坐标是“勤于学习、严以律已、干事创业、造福于民。”我从他那超脱世俗的人生态度中,从他那充满哲理带有辩证色彩的言语中,透过他走过的一步步刚正踏实的足迹,我们看到了他给自己确立的人生坐标并非虚夸,不是哗众取宠,而是一个实实在在、有目共睹、令人望而起敬的闪光标。

       仝葆银先生仪态儒雅,风度翩翩,俨然一介书生。但是,如果与他深入交谈,你就可以发现他又是那样的坚强与刚毅。他博学多识,讲起话来佳句叠出,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妙趣横生。有人说他运筹帷幄,指挥若定,有“儒将风度”;有人说他才思敏捷,想像丰富,有“诗人气质”…… 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处处闪烁着灿烂的火花;他在平凡的人生道路上,步步高唱着雄壮的生命之歌。他奋进的正气,奉献的精神,率直的品格,务实的作风,在与他一起工作和接触、认识的人中有口皆碑:

        “他经历丰富,组织协调能力强,忠诚实在,把工作交给他放心。”有领导说。

        “他德性好,勤学敬业,会用人,干啥成啥,干得还很出色。”老干部们这样讲。

        “他坚持原则,办事果断,廉洁奉公,是人民的好党员、好干部。”群众由衷夸奖他。

       “他做人很低调,对名利淡如水,事业重如山,干工作标准高、要求严。”同事们这样称道他。

       “他谦虚谨慎,乐于助人,处处为他人着想。”和他在一起工作过的同志常常发出这样的感叹。

        “他的工作节奏总比别人快半拍,在日常生活中闪耀着卓越的光彩。”同行们这样评价他。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恩师也。老领导在我人生道路的关键时刻,亲自安排我的工作调动,为我鼓足了劲头,也扬起了我人生的风帆,我发誓这辈子非当作家不可!


        1988年初,老领导把我调到汝州市文联工作后,我每每发表了新作品老领导都会祝贺、鼓励一番。每一次发表作品,都给我带来了一阵巨大的喜悦,于是便兴冲冲地买上几本,美滋滋地读上几遍,由衷地感到,搞写作活儿虽苦,滋味却甜。1994年我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第一个向我祝贺的是老领导,他比我还高兴。

       “杏梅傲冬,圃匠何畏风雪日,桃李妆春,园丁欣迎艳阳天”。“育人才苦口婆心似慈母,授知识千丝万缕如蚕。”“以诗书为启后资学派递相承桃李争荣春风含笑,除忠厚无传家宝德辉群托庇桂兰竞茂爱日延厘。”……2000年我调到平顶山后,每次与老领导重逢相聚,说不完的心里话,道不尽的肺腑言,这里没有职位高低,不分富贵贫贱,只有纯朴的师生情,诚挚的师生爱。

       我心目中的老领导,的的确确是一个活生生的有爱心、有血有肉的人,他爱父亲、爱妻子、爱儿女,爱孙子,爱同事、爱人民,爱事业,既像运筹帷幄的将军,又像冲锋陷阵的士兵,既像横刀立马的战将,又像激情澎湃的诗人,他有着农民一样的憨厚,母亲一样的慈祥,父亲一样的宽厚,又有着儒将风度和大丈夫的气慨。老领导的一生,经历了太多太多的苦难,他善良、坚强、决断、深明大义。当灾难接踵而至时,他毅然承担;在遭受挫折时,他毅然接受了命运的安排。他在善良、隐忍和包容之外,也有着男子汉的侠义与豪情。我被他深深地打动了!他身上的道德力量是震撼人心的。在他身上鼓荡着浩然之气!

       老领导的这部回忆录,完全有资格称之为厚书。我之所以说它是一部“厚”书,还有一层含意,即确有“厚重”之感。文中的字里行间,处处闪烁着作者勤奋工作、爱岗敬业、廉洁从政、勤于思考的人格力量与思想光芒。虽不敢说书中文章篇篇锦绣、字字珠玑,但就从做人、做事、作行政管理角度而言,确有许多值得推崇之处,其中有不少实用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我从这本书中看到了作者的所识、所思、所感、所悟,也彰显出他对党、对人民、对事业忠诚勤勉的公仆本色。一个人如果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重大经历,如果又不甘平庸的话,那么他就必须把自身最平常的工作做好做扎实,于平凡中焕发出令人注目的生命之光,这样才无愧于人生。作者出生在唐河岸边,自幼受到严格的家教和质朴文化的熏陶,在多个单位和部门主过政,干得都很出色。

       我与仝葆银先生相识已有20多年了,他很有人格魅力,品行很好,工作很有能力,业绩也很突出,而且文笔也不错,此前只是拜读过他的专著和部分政论文章,近期读了他的回忆录,他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经过不断努力、不断突破,形成了自己清新流畅、真挚纯朴、意味隽永的艺术风格,实乃可贵。他的作品都传达着他作为一个唐河汉子的心灵史,既叙述又抒情、融写实与升华的呼风唤雨的铿锵话语中充分显示了作者驾驭这些题材的艺术功力。仝葆银先生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清醒地走着一条正直阔润、质高开放的艺术道路。他由浅入深地写出了人性化的精致和共鸣。

       从书中也可以看到作者通晓业务、恪守职责、勤勉敬业的特征和精神风貌。像这种凝练中的概括,在作者的书中是非常多的,这是他艺术冶炼的基本功。他的艺术素养能运行到这样精致的状态,说明他有着深厚的文化修养和丰富的人生阅历,有着科学不断的思索和总结。

       先贤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意思是讲,人要多读书,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升自己的修养;要多融入社会,多实践,丰富自己的阅历,提升自己的能力。老领导读了不少书,不少好的书,知道他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去思考、去解决实际问题。从他的学识水平、思想境界、工作业绩、论文专著中我就能领验到他是个地地道道的文化人,有思想的人,是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总结、善于实践的人。他的笔调清逸,有景、有情、有忆、有颂、有思。

       他以深情、蕴藉的意境,以细腻的笔墨,把对母亲的深深追忆娓娓道来,如水流淌,如山披影,细腻精微,清越悠长,如泣如诉。情感真实炽烈,立意含蓄深刻。把一种怀念、感恩、追忆、明志的心境展现得淋漓尽致。语句凄切动人,富有感人至深的凄壮之美。

       是的,母亲是一艘大船,载着我们驶向大海去追寻生命的奥秘,去探索世界的神奇。母亲是一座高山,蕴藏着万物,哺育着我们成长,强壮我们的身心。母亲是一曲动人的歌,带着我们云游四方,用她那优美的曲调,颂吟着祖国的历史。母亲是一缕春风,吹生着世界万物,盈盈的步履间,带来了勃勃的生机。母亲是丝丝春雨,滋润着大地万物。

       仝葆银先生的母亲,从他小时候起就给了他足够的、真挚的爱。她那温和善良的慈母情怀,她那永远微笑着的慈祥的面容,她把人间所有的爱,都无私地给了她的丈夫和儿女。她宁愿自己吃野菜,饿肚子,也要让丈夫和儿女们吃饱穿暖,因为丈夫是家里的靠山,儿女是她也是全家的未来和希望。正是这种温柔动人的爱,从小就渗透在了仝葆银先生的心田里,成为他思想和行动的一种善良、奋发、执着的出发点。

       仝葆银先生的书中有不少关于人生处世,交友共事,淡泊名利等方面的内容,我深有感触,默赞其品。他不求功名富贵,不慕高官达贤,但愿朴实生活。他认真做事,正派为人,不谋私利,品德高尚,难能可贵。尤其是在当今社会,其更显得可亲可敬可赞。

       他的书中闪耀激情的另一个元素或者说特征的是雄浑色彩和雄浑力度。他在书中从不娇情,在潜心营构的布局中隐隐闪出雷声,彰显出男子汉深思熟虑后的果决坚毅之美。读之朗朗上口,思之意境高远。通过进入他书中的曲径回廊,你会触及到他灵魂的核,一种宽厚仁爱之心,一种自信、自强、坦然无畏之状。他把一腔情思都洒在了祖国的山水大地上,他为自己的艺术气质寻找到捕捉到了恰切的对应物,相映生辉,相得益彰,共生芳华。

       “真性情”、“文人气”、“赤子心”……我用这样的词语称赞仝葆银先生。我认为其作品是对生命魅力的仔细咀嚼和对人生妙谛的执著寻觅,我认为他善于将日常生活艺术化、审美化,充溢着达观的人生智慧和雅致的人生情趣,具有深厚广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他的“文人气”是对当下浮躁、趋利和知识窄化趋向的一种抵抗。文人应该对世界抱有广博的兴趣、不竭而全面的热情,而仝葆银先生身上正体现了这些品质。

       涓涓细流汇成海,辛勤耕耘总丰收。从仝葆银先生的书中能够看出,他对人生历程中的每一个岗位、每一份工作都十分地珍视和投入,无论是挫折还是波澜,都被他当做了艺术的体验。他以诗人的敏锐,一刻也没有停止对生活的记录、观察和思考,对生活充满无尽的热情,把一切美好的、有益的、有趣的发现都凝注笔端,把对生活的爱尽力传达给有所关注他的人。同时,他的书里也颇有学识,永远都在发现、质疑、思考,让我们看到了老领导宽厚博大的灵魂。

       仝葆银先生是个“杂家”,或者说他是一个综合文化修养较高的人。他读书的数量之大令我们惊讶,而且他对于古典文化也有着持久的兴趣和较深的钻研,并形成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仝葆银先生的优势在于,他信任生活,感恩生活,让自己在生活和工作中浸泡、吸纳、感悟和升华。

       通读该书,我觉得有以下几点是最值得称道的——

       一是让人看到了作者对待工作的认真态度。毛泽东曾经说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一名共产党员干部,对工作的认真态度是素质上的一个要求,但长期坚持做到也是很不容易的。这在他的书中,都突出的反映出了他的这种认真态度。

       二是作者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没有忧患意识的干部,往往极易成为庸碌之辈,严重的还会误国误民。书中很多章节都充满了作者想执政党所想、急人民群众所急的忧患思想。书里深刻地反映着作者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对未来发展的赤子情怀和强烈的忧患意识。

       三是作者善于运用辩证法来看待事物和处理各种矛盾。历代共产党人,尤其是高层领袖,都非常注重辩证法的修炼,常常要求干部按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态度,去对待各种事物和处理各种矛盾。作者作为一位学习型,甚至可以说是学者型的党员干部,是深得其精髓并领悟其奥妙的,充分体现出了作者的辩证观点和处理各种矛盾的科学态度及方法。

       四是作者有着强烈的创新观念。工作创新始终在考验着每一位国家干部的工作能力。因为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面临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正在转型时期的急剧变革时代,从管理体制到运作方法,从工作机制到执行措施,都必须不断去创新,方能适应当今不断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方能不断提升干部队伍的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通读全书,联系现实进行思考,就会强烈地感到作者的创新精神、求真务实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同时也会感到作者之述所产生的和将要产生的良好社会、经济效果。

       五是作者善于抓住关键进行总结。对于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来说,能够科学的客观的对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进行及时地总结,是一个极好的方法和行之有效的途径。书中的很多篇章,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胡锦涛总书记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总书记“中国梦”的指引下,结合自身践行“三个代表”思想实际,对工作中经验教训的思考和总结。

       应该说,该书是作者“行”与“思”的果实。我们从中看到了作者具有“望尽天涯路”的那种志存高远的理想和追求,同时,也能体会到他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寂寞,“衣带渐宽终不悔”,即使是“人憔悴”也甘心情愿。在学习和实践中领悟真谛,可谓语由心生,文如其人,言诚意远。

       老领导对父母的情之深,爱之厚,意之浓,流淌在字里行间。

       老领导还把更多的爱心献给了他的子女、孙子和社会。

       二十年教诲,二十载深交,老领导为人师表,为我树立了做人、为文的楷模!

       老领导数十年磨一剑,他以始终如一的坦诚无私和勤奋不息,结出了累累硕果。这部专著佳句叠出,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妙趣横生;深入浅出,分析透彻,见解独到,议论精确,实用性强。充分体现了老领导的博学多识,他才思敏捷,文如其人,人如其文,想象力丰富,书中处处透露着青春的气息,有对人生的深刻体验,有对命运的感悟,有对历史的总结,有对生活的期待,有对理想的执著追求;不少篇章针砭时弊,呼出了民众的心声!这是一部风云跌宕、意蕴深厚的书,这是一部才华横溢、光彩照人的书,这是一部启迪心智、激荡热血的书!这更是一部开卷有益、值得一读的好书!

       执著追求真善美,虽经沧桑不改初衷,这就是我心目中的仝葆银先生。我心里总是不自觉地重复着这样一句话“品如松石香在骨,人若秋水玉为神。”的确,仝葆银先生是个有骨气的人,他的品格似松石,他的情操若秋水。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命运》之《第七章 春风送暖》

下一篇关于打造鹰城作家群的调研与思考【九】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