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如何进行语文知识和技能的整合

作者:全息网编辑     来源:未知     时间:2012-06-01
7527
      一般人眼中的整合,就是把一些零散的东西通过某种方式彼此衔接,并最终形成有价值有效率的一个整体。本文所说的“整合”,指在高考语文备考时,把所学的全部语文知识和所掌握的全部语文技能加以系统整理,疏通归类,努力做到融会贯通,使自己能正确而又迅捷地解决复习中碰到的各种问题,从而在考试中顺利拿下各种难题。

      语文备考时的整合,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语文知识的整合,二是语文技能的整合。知识和技能,实际上是一个不可分割整体的两个方面:技能以知识为基础,知识靠技能巩固加深,二者缺一不可,都不能忽视。但在实际操作中,又必须注意到二者各自的特点,采取和而不同的具体措施。笔者以为:知识可用“字词句篇”四字归纳,技能则可用“听说读写”四字概括。

      语文知识的整合

      语文知识,虽然林林总总,包罗万象,但不外乎字、词、句、篇四字。前人总结得好:“字(包括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字、词、句、篇,其实是一个整体,备考时一定要强化这种整体意识。比如,复习字词时,要做到既能从形音义统一的原则出发,牢牢把握常见字词的读音和意义,把握近义词的使用与辨析、成语(包含熟语)的理解与掌握等,又能正确辨识此字在此词中、此词在此句中的意义和作用。复习句子时,既要注意造句的规律,也要注意造句的技巧(实质上,这规律即语法,这技巧即修辞)。就大多数情况来说,病句的病,多是用词的病和不合语法的病;而句子的优劣,则多与修辞有关。至于句子的通顺和得当与否、句子的排列和组合以及各种类型句子的相互转换、句子在文段乃至整篇文章中的地位、特殊句子的把握及鉴赏等,又涉及整篇文章的问题了。当然,段的位置与组合,段与段的匹配与过渡照应,段中表达方式与表现手法的使用,段的内部层次以及思路、段意的分析,段首句的安排等问题,以及文章主题、写作意图、行文思路、文章风格以及表达技巧、材料与语言等问题,都应该整合为一体。

      举例来说,在复习现代文阅读中“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这个考点时,面对一个具体的语句,既要看它用了哪些词语、使用什么标点、采用何种句式,还要筛选出它包含了哪些信息、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和表达技巧、表达了作者的什么观点态度,甚至还可想想该怎样压缩其上下文语段的意思、可怎样扩展其内容,等等。这样,就把字词、句式、标点、修辞、压缩和扩展以及筛选信息、归纳要点,甚至文章的表达技巧、作者的观点态度等考点都包括了进去,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既复习了知识,又训练了思维;既巩固了各考点的知识,又强化了语文的整体意识。

      语文技能的整合

      所谓语文技能,主要是分析与归纳的能力。即既要善于对整体的一篇文章进行正确的条分缕析,又要善于把分散的材料整理为一篇优秀的上乘文章。具体说来,这也可用“听说读写”四字来概括。要提高听说读写的技能,一要加强训练,二要讲究方法。训练问题,不待多说,至于方法,可从三个方面入手。  (1)抓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整合,考试技能和心理素质的整合。每次考完后,都要认真总结得失,以此提高考试技能和心理素质,逐步掌握学习方法,总结、归纳、梳理知识网络。

      (2)抓复习点和得分点的整合。属于记忆方面的考点,如名句名篇,可放在后期复习,复习早了容易遗忘;技能方法类考点,放在前期进行,如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等内容。建立错题本,有目的地精选一些材料进行训练,不让同样的错误在高考中重现。

      (3)抓温故和知新的整合。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需要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整理清楚。如记忆积累的名句名篇,可连线复习,分块掌握;常见文言虚词及最常见的固定文言句式,结合课文例句将这些虚词和句式的用法牢记于心;古诗中的“直接抒情”“情景交融”“乐景写哀”“以动写静”等常见手法,则多做一些针对性训练,把握其内涵、特点和意义。

      阅读和写作的整合要作为重点来抓。在读和写的契合上,最好能做到有读必有写,有写必有读,要强化训练力度,经常进行审题、立意、结构、语言等专项训练。要借鉴“范文”,重新审视、评判自己以前写的成功作文,让自己的文章“更上一层楼”。同时,还可做一些“技术”练习,比如,换用对偶句或反复句,让开头更简洁有力;换用反问句或设问句,让文章更有气势和力度;换用排比句或比喻句,让文章更具文采;适当引用一些名言警句,增加文章的厚度等。此外,还得重视抓素材储备与临场运用的整合,把以前的材料集中起来,再次审阅,做好素材的储备。还可从不同的角度设计几个不同话题,做一些用相同材料写不同类型文章的训练,力求在任何文题下都能写出自己的闪光点。总之,整合时既要注意从读的角度梳理,也要注意从写的角度认识,真正把读与写结合起来,做到:读,有写的借鉴;写,有读的再现。

      最后还要指出的是,在备考时,还可注意将语文的复习同其他学科的复习有机整合起来,融合运用它们的知识和方法。比如数学中的“归纳法”同语文学习的关系、如何运用语句分析法学习记忆其他学科的名词概念、如何把历史政治地理等学科知识同语文知识联系起来、语文学习方法同其他学科学习方法的关系等。

      总之,只要我们在备考时能够强化整合意识,切实抓好知识和技能的整合,就能纳百川以大海,融大千于一身;就能使我们的“海”,成为含量丰富、气象万千的知识大海;就能使我们的“身”,成为善解各种问题、对各种难题手到擒拿的不败身!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全息网编辑,来源:未知,来源地址:)

上一篇读作文有遗憾 "好词佳句"怎敌"真情实感"?

下一篇“底线”写作指导和例文展评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