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公元1279年元至元十六年 宋亡。元统一中国。元初北方诗人刘因、王恽等继承金元好问传统,南方诗人方回、戴表元、赵孟頫等稍变宋末江湖派诗风,各自维持原有统绪。至成宗元贞、大德后,始形成南北统一的元代诗风。在宋杂剧和金院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元杂剧逐渐成熟并开始兴盛。
公元1295年元成宗元贞元年 元贞、大德年间,杂剧创作出现高峰。代表作家有关汉卿、白朴、马致远、王实甫等。关汉卿作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调风月》、《拜月亭》、《单刀会》等。白朴作有《梧桐雨》、《墙头马上》等。马致远作有《汉宫秋》等。王实甫作有五本杂剧《西厢记》等。元贞、大德年间的杂剧代表作品还有《李逵负荆》(康进之)、《双献功》(高文秀)、《赵氏孤儿》(纪君祥)、《潇湘雨》(杨显之)、《秋胡戏妻》(石君宝)、《柳毅传书》(尚仲贤)、《张生煮海》(李好古)、《虎头牌》(李直夫,女真族)、《包待制陈州粜米》(无名氏)等。元初至元贞、大德年间,散曲逐渐发展成熟并出现创作繁荣局面。代表作品有关汉卿的套曲〔南吕·一枝花〕《不伏老》、白朴的套曲〔仙吕·点绛唇〕《金凤钗分》、马致远的套曲《双调·夜行船〕《秋思》及小令〔天净沙〕《秋思》等。
公元1306年元武宗大德十年 大德末年以后,杂剧创作中心逐渐由大都南移杭州,开始趋向衰落。元代后期的代表作家有郑光祖、宫天挺等。郑光祖与关汉卿、白朴、马致远被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作有《倩女离魂》等。宫天挺作有《范张鸡黍》等。
公元1315年元仁宗延祐二年 恢复科举考试,专立德行明经科。延祐时期前后,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并称“元诗四大家”。虞集作有诗《挽文丞相》等。
公元1321年元英宗至治元年 元代中后期,散曲的代表作家有张养浩、张可久、乔吉、睢景臣等。张养浩作有〔山坡羊〕《潼关怀古》等。张可久作有〔卖花声〕《怀古》等。乔吉作有[水仙子]《重观瀑布》等。睢景臣作有套曲〔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等。元代后期,诗词代表作家有萨都剌(回族)、王冕、杨维桢等。萨都剌作有诗《早发黄河即事》,词〔念奴娇〕《登石头城》、〔满江红〕《金陵怀古》等。王冕作有诗《伤亭户》、《江南妇》等。杨维桢作有诗《盐商行》、《贫妇谣》等,其诗号“铁崖体”。
公元1324年元泰定帝泰定元年 周德清撰成《中原音韵》,其中《韵谱》将平、上、去、入四声改为阴平、阳平、上、去四声,入声字分附于三声之尾,为汉语音韵学史上一大革新。
公元1330年元文宗至顺年 钟嗣成撰成《录鬼簿》,著录元代杂剧、散曲作家共152人,作品约400余种
公元1341年元顺帝至正元年 元代长篇讲史话本有所发展,至正年间新安虞氏刻有包括《三国志平话》在内的《全相平话五种》,为明代长篇章回小说的滥觞。元代末期,由宋代温州南戏发展而来的南戏出现兴盛局面。《荆钗记》、《白免记》(主人公刘知远)、《拜月亭》(据关汉卿同名杂剧改编)、《杀狗记》为元末明初流行的“四大南戏”,合称“荆、刘、拜、杀”。高明所作《琵琶记》,标志着南戏发展的新阶段。
上一篇宋代文学大事年表
下一篇明代文学大事年表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