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源
加载失败

《锦瑟》的巴罗克风格

刘若愚认为,李商隐诗歌的典型特点是暧昧,冲突而非宁静,****与灵性间存在着张力,为强化诗歌效果而追求超俗乃至怪诞,以及藻饰、精细的倾向(《李商隐诗歌》)。其实,这些特点除一二以现代术语所示者外,古人早就有见于此。譬如姚鼐曾说:玉奚 生虽晚出,
文学理论 2011.02.25
加载失败

巴罗克风格及其辨析

一个诗人或者一个作家的风格尽管每见有主导的方面,但其表现往往是十分复杂的,一个时代的风格更是如此,这给风格研究带来了不少麻烦。因此,有人把这种研究形象地喻作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当西方学者(包括汉学家在内)着手研究巴罗克风格的时候,他们就不
文学理论 2011.02.25
加载失败

一个“细读”实例

按理说,细读法不能算作新批评的专利品,因为任何深刻、敏锐的研究都应以细读文本为前提。不过,新批评的细读法有一些如上所述的附加条件,譬如不计作者意图,不顾读者反应,而且专门在字里行间寻绎词语、意象的意义。在《细看梨花》一文中,作者王润华开宗
文学理论 2011.02.25
加载失败

戏剧场面:反讽与张力

反讽一词在我国翻译界是个新铸的术语,其英文是 irony,源于希腊文eironeia;它最早见之于柏拉图的《理想国》,意思与让人上当的圆滑而卑下的手段相近似。苏格拉底与人交谈时佯装无知,故意提出貌似寻常的问题,使对方入其彀中,于是便产生了所谓的苏格拉底
文学理论 2011.02.25
加载失败

诗意悖论与悖论诗学

悖论(paradox)是指这样的陈述,即表面看来自相矛盾,甚至荒谬,但仔细观察,却有一种使矛盾双方完全(至少是部分地)谐和一致的真实。它原是一个古老的概念,自柏拉图起,就不断有人用它组织警句妙语。其简化形式是由两个词构成的短语,如勇敢的懦夫,这时
文学理论 2011.02.25
加载失败

诗语中的歧义现象

歧义的英文是 ambiguity,现在有暧昧、模棱、含混、多义、复义等多种译名。它作为特定的批评术语,首见于英国学者燕卜荪的著作《七种歧义类型》(伦敦,1930)。此书曾经再版,但这一术语一直未得到严格的界定;在第三版(1961)中,燕氏称歧义是: 词语的任
文学理论 2011.02.25
加载失败

个性与非个性

探寻新批评派本体论的源头,人们几乎总要溯至艾略特的非个性论。这是一段脍炙人口的名言:诗歌不是放纵感情,而是逃避感情;不是表现个性,而是逃避个性。当然,只有具备个性和感情的人,才知道逃避它们是何意谓。(《传统与个人才能》)其实,这是只是他的
文学理论 2011.02.25
加载失败

新批评派及其主张

认为文学作品有着内容与形式之分,可以说是古今中外几无异见的共识,而关于它们在具体作品中如何辨认,各自具有何种重要性,两者之间究竟存在着什么关系等问题,却往往是学派不同回答也不尽相同。新批评派专注文本,强调形式,并且提出一些根据语境来细察作
文学理论 2011.02.25
加载失败

隐喻的文化根柢

在修辞学中,隐喻只不过是一种辞格,但取譬设喻的行为(包括其主导思想和操作方式),却与它赖以孳生的特定文化密切相关。这一点,引起了西方学者的关注,他们由此展开了探寻中国隐喻文化根柢的讨论。 余宝琳说,亚里士多德强调,隐喻不单纯是个语言学现象,
文学理论 2011.02.25
加载失败

意象鉴赏与研究举隅

诗人作诗,或在写景,或在抒情,或在叙事,或在议论,诸多诗思借助意象而表达,这种情况十分普遍。可以说,意象的运用是一种特殊的诗歌手段,也是诗人艺术匠心的凸出标志。然而通过意象,读者又不仅得以欣赏他的结撰之法,运思之妙,而且得以洞察他内心的思
文学理论 2011.02.25
加载失败

意象及其分类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尽管意象研究由于广泛开展而受到普遍重视,而关于何谓意象的问题却众说纷纭,歧见日多。下面是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人强调意象诉诸视觉的具象性质: 就其最简单的形式而言,它是文字制成的图画。 最普通的意象类型是视觉意象;另外许多
文学理论 2011.02.25
加载失败

意象研究的由来

意象是诗歌的灵魂(亚瑟韦利语),所以意象研究在西方被认为是研究诗歌和诗剧的一种重要方法。这种方法源远流长,至本世纪面貌便焕然一新。在我国,意象研究也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论说。如果移西就中,或者中西相照,将会为我国古诗意象的研究增添许多有意
文学理论 2011.02.25
加载失败

理性思维和神话思维

语言是思维的外在表现,是思维活动留下的痕迹,因此,语言的运用为研究人类思维模式提供了一个可靠而有效的透视角度。高友工和梅祖麟试图依据西方流行的观点,来揭示唐代近体诗诗语意象语言和命题语言所反映出来的两种思维模式。 他们认为,近体诗里的两种语
文学理论 2011.02.25
加载失败

非连续诗学

高、梅二人在谈到孤立句法时所引休姆的意见是: 在散文中正像在代数中一样,具体事物是通过按照规则运行的符号或数码体现出来的,在这一过程中具体事物根本没有形象可睹。人们只是在这一过程结束时,才把X和Y换成实在的事物。而诗歌至少在一个方面可视为正
文学理论 2011.02.25
加载失败

三种句法结构

如果将诗歌与散文比较,诗歌句法显然不像散文句法那样复杂,这种情况中西皆然;但如果将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两相比较,情况就有所不同了:中诗句法要来得复杂些,唐代近体诗是其集中表现。高友工、梅祖麟试图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此加以说明。他们撰文引用
文学理论 2011.02.25
加载失败

语音与诗艺的沟通

乔纳森卡勒(Jonathan Culler)谈到现代语言学的发展时说: 现代语言学家按照区分音素的细微特征来分析语音体系,因此为批评家更敏锐、更细致地描述诗歌里的音韵提供了可能,包括辨认各种特征和音素的重复型或组合型。4 其实文学批评家在辨认音韵型式时,总
文学理论 2011.02.25
加载失败

文学与语言学的关系

诗歌首先是语言,而不是别的什么。美国诗人华莱士斯蒂文斯如是说。不难想象,西方的中国古典诗歌研究,一旦将注意力从汉字转向诗语,就会象旅行者走出狭窄的胡同一般,眼界顿时开阔起来。尤其是在本世纪现代语言学理论为之注入活力之后,中诗诗语研究更展示
文学理论 2011.02.25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