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资源 >详情

三种句法结构

作者:蝈蝈     来源:西方文论与中国文学     时间:2011-02-25
14729

  如果将诗歌与散文比较,诗歌句法显然不像散文句法那样复杂,这种情况中西皆然;但如果将中国诗歌与西方诗歌两相比较,情况就有所不同了:中诗句法要来得复杂些,唐代近体诗是其集中表现。高友工、梅祖麟试图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此加以说明。他们撰文引用唐纳德·戴维在《连贯的力量:英诗句法探讨》(伦敦,1955)一书中所说的三种句法理论,来透视唐代近体诗中几种主要的句法结构类型,并进而详细阐释了它们的复杂内含。戴维选了三位学者,分别作为三种句法理论的代言人。
  首先在“孤立句法”的标题之下,高、梅二人转述了英国文学批评家兼诗人休姆(T. E. Hulme,1883~1917)的意见,即认为句法作用缺乏诗性。不过,这里所涉及的问题十分复杂,汉学家们的探索形成了所谓“非连续诗学”的专题研究。鉴于此,我们在下面特辟一节(第四节),专门加以介绍。
  接着,在“动作句法”的标题之下,他们转述了美国文艺理论家费诺罗萨的意见,他把句法视为一种运动(上一章已介绍过他的基本论点,可参看):
  所有真实均须在句子中加以表达,因为所有真实均是力的转移。这种句子在大自然中即是闪电。它在云朵和大地两物之间穿行。自然运行过程的单元,没有少于两物者。所有的自然过程,在其单元之中,均与此相类。光、热、重力、化学亲合、人类意志,无一不是力的再分配。其运行过程的单元,可做如下描述:
  从某物  力的转移  到某物
  如果把这种转移视为一个施动者自觉或不自觉的动作,便可将上式写成:
  施动者   动作   受动者
  在此,动作是所指事实的实质。施动者和对象只是限制因素。
  在我看来,英语和汉语中规范和典型的句子所表达的,正是这一自然过程的单元。它包含三个必要的词:第一个指动作借以开始的施动者即主体,第二个体现这一动作的一击,第三个指对象,即这一冲击力的接受者。例如:
  农夫     舂     米
  (Farmer) (pounds) (rice)
  汉语以及英语(省略了冠词)这种包含及物动词的句子的形式,正好与自然界这一普遍的动作方式相对应。这就使得语言接近于事物,而且由于对动词的强烈的依赖,这就使所有话语升华为一种带有戏剧性的诗歌。
  ——《汉字作为诗歌媒介》
  他们认为,费氏的论点不无偏颇,“农夫舂米”句型只是运用动词的一种形式,决不是唯一的形式;而且动词并非一味地表示动作,它们有静态、动态之分,各自具有独特的诗歌情调与效果。
  静态动词有什么诗歌效果?他们说,系词、充做谓语的形容词、表示姿态和处所的动词等是静态动词。这种动词通常描述性质,如处于谓语位置的形容词:“水碧沙明两岸苔”(钱仲文《归雁》);有时强调情绪与特征,如知觉动词:“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卢纶《晚次鄂州》)、“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杜甫《晴二首》之一);有时也用来展现一幅图画,如描写姿态和处所的动词:“白首卧松云”(李白《赠孟浩然》)、“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凉州词二首》之一)。除此而外,还有一些位于两个名词之间而缺乏动态行为的动词和其他词类。系词“是”即很典型。它在西方名声不佳,而在中诗里有时具有强烈的反讽效果,暗含“不是”、“也许不是”或者“曾经是但现在已不是”的意思,如“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四首》之二)、“却望并州是故乡”(贾岛《渡桑乾》)。比喻词“似”、“如”也有同样的效果,如“君去试看汾水上,白云犹似汉时秋”(岑参《虢州后亭送李判官使赴晋绛得秋字》)。有些连系动词还能连接在空间上毫无关联的两种事物,如“六朝文物草连空”(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杜甫《秋兴八首》之六)。
  当然动态应是动词的主要形态,诗情画意必定会因动而强烈起来。他们从七个方面讨论了给意象注入生命和运动的语言特征:
  (一)引申。如“滩月碎光流”(皇甫冉《归渡洛水》)中的“碎”,由静而动;“孤灯寒照雨”(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中的“寒”,则使人产生联觉体验。如此以形容词构成的诗句也使整首诗生机勃发。
  (二)静中生动。“名词+静态动词”结构有产生动态的可能性,如“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王维《送邢桂州》)。在此,每一句均借语序表明一种“条件→结果”关系,即“日落时江湖变白,潮来时天地变青”,使人感到了变化。
  (三)时空词语。时空词语强调透视角度,因而也强调事物的特殊性。“日出寒山外,江流宿雾中”(杜甫《客亭》)中,“日出”和“江流”因接续“寒山”和“宿雾”,遂由一般变为特殊。
  (四)时间副词。它们可以表示动作的进行情况(即动词的“体”)。有的副词表示变化,有的副词表示动作的持续,如“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辞家久未还”(马戴《落日怅望》)。
  (五)及物动词。动态连接是及物动词的基本概念,它是能量由主体向客体的转移,其完美句型为“主+动+宾”。但及物动词的动态程度和样式、及其连接作用,并非无所差别。例如,在感觉动词中,“见”、“闻”代表动作完成,因而是静态;“听”(“临风听暮蝉”)和“看”(“闺中只独看”)的外及感便转而增强;更强的则是“怜”(“遥怜小儿女”)、“忆”(“空忆谢将军”)、“感”和“恨”(“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等等。
  (六)倒装。诗歌像任何作品一样,有一种向前运行的内在力量,若是倒装句法破坏了这种自然的流动,如此创造的张力就会强化律动感和动力感。其例有不及物动词在名词前,如“画壁飞鸿雁,纱窗宿斗牛”(孙逖《宿云门寺阁》);主语与宾语位置互换,如“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维《过香积寺》)等等。
  (七)使动和兼语结构。在费氏所谓的“动作”句法中,实际上还常有第四个因素,即加于宾语的效果。例如“大声吹地转”(杜甫《江涨》)句,“地”既是“吹”的宾语,又兼做“转”的主语;而“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名句)中的“绿”字,是使动用法,有“使江南岸变绿”之意。
  他们还认为,中国历代诗人均持万物有灵的观点,均常常赋予自然之物以人类的思想和感情,于是出现了拟人化手法。这种手法是把“主+动+宾”结构中的主语加以人化,从而为诗歌输入生命和运动。如“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劳劳亭》)。
  针对近体诗里形形色色的动词的特点,他们总结说(见导言和小结部分),观察句法变化的动态意义有两个角度:主观和客观。主观方面建筑在读者的心理体验之上,客观方面涉及力的传递。“动”和“静”是中国哲学里的两个基本概念,用之于分析诗歌句法必然会牵涉到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他们对自然界的生命过程有着强烈的意识,儒家和道家对此均有所表述,如“生生不息”(《易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成为千古名句,也是这个道理。
  最后,在“统一句法”的标题之下,他们转述了美国当代美学家苏珊·朗格的意见,她认为句法功能是音乐性的:
  虽然诗歌的材料是词语,但其蕴含却不是以词语所做的字面上的断言,而是做出断言的方式;于是,这就涉及到了音韵、节奏、词语引申的境界、或长或短的思维链、思维中瞬间意象的丰富或匮乏、因纯粹事实而顿生幻想或者因一时奇想而忽忆旧事的迷恋、借维持歧义(唯迟迟得见的关键词方能消除之)而制造的关于字面意义的悬念、以及使各部分保持匀称的统一整体、囊括一切的技巧。
  ——《哲学新解》
  他们认为,这段论述的有效语句是“使各部分保持匀称的统一整体、囊括一切的技巧”。朗格在他处还说:“所有的音乐都创造一种虚拟时间的秩序,在这里面,其音响形式在彼此关联——一直是、也只能是彼此关联,因为在这里不存在其他任何东西——中运行。”(《情感与形式》)所以他们设想,朗格可能会在两个方面同意诗歌如音乐的看法。第一,诗歌有突出的形式因素,其由句法和韵律组织起来的语言单位亦在彼此关联中运行;第二,诗歌也创造虚拟时间的秩序,这要通过变换词语单位的大小和复杂程度、通过强行组织它们为一个整体来完成。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统一句法”的特点,他们举杜甫《江汉》——“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一诗为例指出,首联各由并置的名词性短语所组成,中间无任何连接成分;颔联有些连接成分,也有歧义,句子流动受阻;颈联语序正常,为五言常见的连续句型;尾联实为一句,却分成两截,连续性最强。就尾联的内容而言,它是一种命题句,起着统一全诗的作用。他们又进而解释说,作为使两句贯通一气的具体手段,“可怜”、“请看”、“闻道”等词语经常出现在尾联中,如“闻道风光满扬子,天晴共上望乡楼”(李益《行舟》)。有时,尾联也采用多种非陈述句式,以增强连贯性,如设问句“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条件句“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李商隐《隋宫》)以及虚拟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二首》之一)等。相对时空的介入,也是尾联常见的一个特点,如用“古来”涉及往事,用“旧时”作今昔对比,用虚拟修改历史(如杜牧《赤壁》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或展望未来(如苏轼《中秋月》句“此生此夜不长好,明年明月何处看”)。9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蝈蝈,来源:西方文论与中国文学,来源地址:)

上一篇语音与诗艺的沟通

下一篇非连续诗学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