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影视作品能否成为佳作、精品和经典,既要看这部作品反映的内容是否健康,主题思想是否明确,是否有历史的、社会的、现实的和教育的意义,也要看这部作品的情节是否合理,细节是否真实,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否可信等,若是如此,才是真正的佳作、精品,才能成为经典。
然而,纵观现在的影视创作,其它的且不去说,仅就对情节是否合理、细节是否真实的把握上,就已经不再那么认真了。由此,情节不合理、细节不真实的现象屡屡出现。这些创作上的诟病虽然遭到观众的批评,但依然没有得到有效改观,即便是那些很有影响的影视剧,也是如此。
例如,反映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地下工作者以开办酒精厂为名,与日特作殊死斗争,为新四军筹措粮款进行抗日的电视剧《博弈》,是一部题材新颖的好作品,但其细节上的失真也让人遗憾。剧中,张蔓珠是宛都城宛都大戏院老板、著名豫剧演员,在其演出时,戏院门口张贴的演出布告上,张蔓珠的名字变成了张曼珠,而在街头张贴的演出布告上又是张蔓珠。她的名字虽然只是一字之差,却让人分不清她到底是叫张蔓珠,还是叫张曼珠,这样失真的细节确实不该出现。
如果说《博弈》的细节失真,只是细微末节的话,那么反映抗战期间我谍报人员与日特进行殊死斗争,保护我国珍贵文物安全的电视剧《峨眉密战》出现的细节失真就不可原谅了。在该剧中,峨眉县县长沈静斋过50大寿时请客唱大戏,在舞台的幕布上印有岳飞的词《满江红》,以此衬托沈静斋面对日特的猖狂进攻和威胁利诱,宁肯玉碎,不肯瓦全,誓死不投降的民族气节。但是,这首词用的舒体字却让人大跌眼镜。舒体字是舒同(1905-1998)的字体,他不仅是我党高级领导人,而且是我国现代知名的书法家,被毛泽东称之为“红军书法家、党内一枝笔”和“马背上的书法家”。他的书法是近年来才开始流行,并成为独特的舒体字。既然是这样,他的书法怎么能在抗战的时候流行?而且还是出现在国民党军统要员过50大寿的演出舞台上?可见编导并未用心推敲细节的真实。
其实,上述几部电视剧只是略举的几个例子而已,像这样失真的细节,在国产电视剧里比比皆是,尤其在古装电视剧中,更是如此。要是再算上穿帮的电视剧,那就更是不胜枚举了。因此,笔者呼吁,影视剧的编导、生产单位,能不能认真一些,对拿不准的历史、不甚了解的历史知识等,能不能虚心一些,请教请教专家、学者,把不该出现的错误和失真的细节降到零呢?我看可以。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细节是作品的灵魂,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