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老师给学生作文打完分数就算完事了?

作者:苗恒     来源:未知     时间:2016-04-15
12962

  我让女儿把她的平时作文发给我看,她拍照发过来,我看到一连三次,教师的作文批阅都只是分数,没有评语,甚至连批阅的日期都省略了。我再仔细看看她写的这些作文,问题非常明显,可教师并没有指出来。

  我问女儿,老师有没有给她面批,她说:不可能,中午上学才交上去,下午放学就发下来了。这样的作文是怎么写出来的呢?女儿坦承:中午不睡觉,20分钟凑齐字数,上交了事,反正老师也不看。才是初一的孩子,就看透了教师的习惯和脾性,这是件多么让人难堪的事。

  虽然作文已经沦落成师生双方的差事,学生应付老师,老师糊弄学生,学校对作文的管理却并没有因此而松懈。很多学校都明确规定,每学期应该完成多少篇作文,每次教学检查都有详细的记录。

  有些地区和学校就做了一些变通:把一个地区的教学检查放在一起联查,或者请上级主管部门来学校督查,这就迫使着教师加班加点应急完成任务。我看到的情况是,有的班级上学期只写了一篇作文,在学期将要结束的时候,教师突击完成四篇作文,质量暂且不管先完成任务再说,要不然会影响期末或年终考核。

  作文批阅草率成风也值得关注,我在毕业班的时候,每学年差不多有十多次高考模拟考试,每次作文都是只有一个分数。以前阅卷,语知题和作文批阅差不多是1:1的比例,可现在呢,批阅作文的人数越来越少。我的同事中有一个就成了作文批阅专业户——以前五六个人改作文,后来他一人全包了,真正做到了“秒杀”。

  每届高一第一次作文,我都要求他们把以前初中写的最好都一次作文誊写上交,以此了解他们既有的作文能力和水平。但遗憾的是,同学们基本都是“重新创作”,他们认为以前的作文不是用“心”写出来的,也就没有一篇让自己“刻骨铭心”。

  有老师总认为,只要学生写了,就会有收获。我的观点是,这种“差事”似的写作,不仅不能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反而助长了他们凡事应付的品性,败坏了写作应有的态度和情趣,而这对一个学生的成长差不多是毁灭性的。这样的作文不写也罢。

  作文是一种态度,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心灵表达,而不仅仅是考试时套取的一个分数。学生作文也是一次次的思维训练,教师在阅读的过程中走进学生的心灵,和他们共同完成一次“思维的冒险”,唯有如此,才能切实提高学生表达的能力。

  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养成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可今天那些热爱并坚持写作的年轻人中,有多少是学校培养出来的,我没有多少自信。(作者吴贤友,此文首发蒲公英评论网站,全息作文网转载此文仅供学习欣赏,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苗恒,来源:未知,来源地址:)

上一篇新媒体时代的创作标准:内容为王,创新制胜

下一篇全息作文:让作文有声有色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