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为什么中学生作文写得不如小学生作文?

作者:苗恒     来源:未知     时间:2016-04-15
15115

  近日,曹文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在写作文这件事上,中国的少年缺少足够的自我意识和自主权利,他们预先(通过社会、学校和家庭)被灌注了种种不利于发现自己生活的思想。 

  我教中学语文,每次布置作文时,学生都苦不堪言,提笔不知要写些什么;而每次批阅诸多词不达意、语句不通、各种网络语言乱入的作文也着实是一件苦差事。按说中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历,最基本的记叙、抒情等应不在话下,但能够做到情感真挚、叙述详略得当的人却并不多。

  思其缘由,很可能是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教师教给学生最多的是如何按照考试要求写作。如开头应怎样写,中间应写几件事,结尾应如何呼应主题。在这样的强化训练之下,学生的作文呈现出两个极端:要么千篇一律,没有任何个人感情色彩;要么没有章法,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完全忽视语言美感。

  应试化的作文教学既造成学生在写作中忽视现实生活与个人情感;同时也使学生将作文当成一项任务,而并非自身的情感表达。正如曹文轩所说:“一套机械的、僵硬的、幼稚的、教条的、程式化的、抹杀个性的写作文的纲领与方式,迫使他们将自己的身体扭转过去,背对自己那份熟悉的生活,而睁大了眼睛,根据几条空洞的思想去寻觅一些所谓崇高的、高尚的、伟大的、光辉的人和事。”这种写作不仅不走心,而且透支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即使在考试时拿到高分,也无非是强化训练得来的结果。

  相比中学生的作文,一些小学生的作文却在网上引起热议。这是因为小学生写作文时的牵绊少一些,完全是写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情感,稚嫩的语言加上真诚的情感,自然容易打动人。如果一个学生的作文里处处都是国家大事,缺少有关个人生活的叙述,这样的作文显然是不合格的。因而,引导学生有选择的、艺术的表达自己的情感,是当前作文教学所要反思的。

  学生写作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仅仅是教育的一个方面,把学生作为独立个体,关注其情感体验和个人成长,而不是用一些大道理、大理想来对学生进行包装,这是学生进行真实表达、真实写作的前提。

  (作者王瑶,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此文首发于蒲公英评论网站,转载仅作交流学习用)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苗恒,来源:未知,来源地址:)

上一篇全息作文:让作文有声有色

下一篇左手教书,右手写作,乡村教师放飞文学梦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