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散文大师,一位让人追忆怀念的人。在群星灿烂的文坛上,以他优美的文笔和高洁的品格为人们所称道,他的名字已和他的散文成为一 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如今当人们望着他远去的背影,似乎已经遥远,却又那么分明。
一
朱自清的散文朴实、自然、清新、优美,素以充满至情而著称。即使是论证色彩很强的杂文也流溢出他特有的理趣美,凝聚着他为文为人的物质,归结起来就是两个字:真与诚。这既是他散文风格的核心,又是他正直、忠厚、朴实、严谨的人格写照。杨振声在《朱自清先生和现代散文中》说:“朱自清先生是那么诚恳、谦虚、朴素……他文如其人,风华从朴素中来,幽默从忠厚中来,腴厚从平淡中来。”“文如其人”是对朱自清先生为文为人一致性的生动概括。法国自然科学布封提出“风格即人”的著名论断,颇得马克思和巴尔扎克的党识。我国汉代的杨椎早在《法言》中说:“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从以上精辟的论断可以看出风格与人格密切的联系。人格是风格 的基础,风格中映现出人格。这恰是 对朱自清散文风格与人格的最好注脚。朱自清的散文创作大致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二十年代初期至抗战爆发前的十多年为前期,以散文(叙事抒情小品)为主。他前后期散文风格的发展变化,也正展示了他如何由一个积极的“狷者”成长为一名无畏的“斗士”的那种艰难而又坚定的心路历程。
二
朱自清最早是以一个诗人的轩昂姿态跨入文坛的。
这位来自衰落的封建士大夫家庭的知识分子,幼时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染,孕育了他整饬而温和、庄重而矜持的性格。大学三年的哲学奠定了他中和主义的人生观和善于剖析现实社会的敏锐观察力。在“五四”运动的召唤下,他象许多热血青年一样投入到“五四”运动中,受到新文化思潮的冲击与影响,由此形成他二元的性格:中和的背面突破传统文化,追求个性的自由解放和人性的愉悦。他激情澎湃,写下了大量诗篇。大革命落入低潮,革命热情受挫。但“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他的影响是深远的,并且一直成为他前进道路中积极向上的动因。亦如他在长诗《毁灭》中所表示的:“从此我不再仰眼看晴天/不再低头看白水/只谨慎着我双双的脚/我要一步步踏在泥土上/打上深深的脚印!”在他人 生誓言的背后留下了一个知识分子艰难中跋涉的深深足迹。
他是一位对散文情有独种的作家。1922年开始了他的散文创作生涯,从此拨响了散文的琴弦,写下了大量情文并茂的优美散文。1928年他在《〈背影〉序》中这样说明自己对文学样式的选择:写过诗、写过小说、写过散文。喜欢写诗是25岁以前,近几年诗情枯竭,搁笔已久。短篇小说写过两篇,极不令人满意,一辈子也学不来小说的写法;至于戏剧,更是不敢染指。最后说:“我所写得大抵还是散文多。既不能运用纯文学的那些规律,而又不免有话要说,便只好随便说着……”也许散文的体制更适合朱自清先生的性情,所以他的散文往往浓而不烈而不淡,不徐不疾,张而有弛。这种格调是他所独有的。它既不同于俞平伯的绮丽,也不同于冰心的轻柔,更不同于许地山的空灵。我们读他的散文,总 觉得和他那温文尔雅的品性,认真不苟的德行,那沉静的生活态度是水乳交融的。
“五四”运动的大潮汐退落了,朱自清与同时代的许多知识分子一样朱却了“发脚的路”,但他依然执着人生,沉默而坚持着。他狷介自守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开始了国学和传统文化的研究。这其间创作了大量优美的散文。以他特有的方式“表现着,批评着,解释着人生的各面。”
写于1927年的《荷塘月色》正是他苦闷,彷徨心情的真实写照。
作者寄情于月下荷塘。工笔细描,恰如用文字作画,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月下荷塘的朦胧美景:如笼着轻纱的梦;又如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作者颇不宁静的心绪如曲曲折折的荷塘婉曲传出。“朦胧”恰是作者当时身处黑暗的那种彷徨、苦闷、迷茫心情的写真。但作者内心又不甘于这“灰色的生活”: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我也象超出了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象今天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日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作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这段心曲透露出那个破碎的时代里不甘同流合污,又找不到出路的知识分子的心境。“清水出芙蓉,天然去掉琢”,作者笔下那亭亭玉立的出淤泥而不染荷花不正是他那种高洁品格的象征吗?
以花写人,传情的如《看花》:“至于领略花的趣味,那是以后的事;夏天的早晨,我们那地方乡下姑娘在各街巷,沿街叫着“卖子桅花来,”桅子花不是什么高品,但我喜欢那白而晕黄的颜色和那肥肥的个儿,正和那卖子花的姑娘有相似的韵味。桅子花的香,浓而不烈,清而不淡,也是我所乐意的。我这样便爱起花来了。也许会有人问:“你爱的不是花吧?这个我自己其实也弄不大清楚,只好存而不论了。”这段文字实则说明自己“爱起花来”的“爱的不是花”的缘由:一是桅子花不是什么高品,与乡下姑娘有相似的韵味;二是桅子花的香,浓而不烈,清而不淡,这恰是作者所追求的一种人生境界。
绿色是生命的颜色,作者用他蕴积在人格深处的真与诚,酝酿了这份浓浓的绿意:“梅雨潭闪闪的绿色在招引我们;我们开始追逐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我的心随着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梅雨潭奇异的绿中融注了作者的生命,透出对绿的神往之情和对生命的热爱。也给身处黑暗中的那些正直善良的人们以振奋、信心和希望。
写景散文是朱自清的艺术思想和艺术体现。即将他的“个性和它的特点加以对象化。”笔下的自然都是人化的自然,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写真。 由此,我们在他清新、自然、朴实、优美的诗境般的美文中领略了他那流淌于心底的情思。
《背影》、《给亡妇》、《哀五生》、《择偶》、《冬天》等是一组自叙性散文,充满至情,表现了作者对亲人、友人的爱。这些看似生活琐事,多是自己身边生活所见、所感,他都能给读者捧出一颗真诚的灵魂。
《背影》,作者的成名作,以其真挚的拳拳之情及深蕴在父亲心中的那种老牛舔犊般的亲子之情感动了几代人。在晶莹的泪光中似乎又映现了父亲那蹒跚的背影,不觉潸然泪下。正是在那特定的时期、处境下,亲子至情才信觉感人。彼时正值祖国去逝,父亲又失业的“祸不单行”的日子,家境 处于窘迫困硕之中。“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储钱办了丧事。适逢这多事之秋,前途茫茫,人事苍桑。父子在这种境况下见面更生几分凄凉、悲伤。为各奔生计又要匆匆离别,这一别又不知何时才能相见,心情自然很是沉重。临别父亲又从拮剧的手头拿钱给儿子买来桔子。那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可谓凝聚了“千行辛酸泪,万斛亲子情”啊!尤其从这晶莹的泪光中映现了那个风雨飘摇的社会里正直人们的暗淡遭遇,从而也就映现了那个灰暗的时代!
作者在总结《背影》创作经验时说:“我自已是没有什么定见的,只当时觉得要怎样写,便怎样写了,我意在表现自己,尽了自己的力便行。 ”这便是缘情而发,起止自在的,实在的,直观的再观生活本身的(包括作者的内心世界)写实手法。
《给亡妇》流露了作者缅怀良侣武钏谦的绵长情思和对他因家累而过早亡故的遗恨。读他的这类散文,犹如冬夜围炉促膝而谈,随意倾吐,如话家常,只是自然地发出自己的声音似的,娓娓动听,感人至深。“谦,日子真快,一眨眼你已经死了三个年头了……”结尾写道:“……我们想告诉你,五个孩子都好,我们一定尽心教养他们……谦,好好儿放心睡吧,你。”恰如与他挚爱的人儿说着话。一生背负着沉重家累的朱自清,共有七个儿女。在那个风雨飘摇,动荡不安的社会里这位清贫的知识分子生活的艰难、困硕之状可想而知。他在《儿女》中说:
我现在已是五个儿女的父亲了。想起圣陶喜欢用的“蜗牛背了壳”的比喻,便觉得不自在。新近一位亲戚我说。“要剥层皮呢!”更有些惊然了。……两个肩头上,加上这么重的一副担子,真不知怎样走才好。“命定”是不用说了;从孩子们那一面说,他们该怎样长大,也正是可以忧虑的事。我是个彻头彻尾自私的人,做丈夫已是勉强,做父亲更是不成……既做着父亲,闲眼抹杀了孩子们的权力,知道是不行的。可惜这只是理论,实际上我仍旧按照古老的传统,在野蛮地对付着,和普通父亲一样。近来差不多是中年的人了,才渐渐觉着自己的残酷;想着孩子们受过的体罚和叱责,始终不能辩解------象摸摩着旧创痕那样,我的心酸溜溜的。有一回,读了有岛武朗《与幼小者》的译文,对了那伟大 的沉挚的态度,我竟流下泪来了。
沉重的家累如“蜗牛背了壳”般穷于应付。作者通过切身感受来反映人生苦沉。写来情辞恳切。莹莹的泪光中汪溢着对幼小者深沉的爱。正是他为人为文的真与诚,才能这样毫不隐晦自己的“自私”、“残酷”,进而在自责中思考:如何从“命定”的桎梏中生存下去,作者觉得迷惘而痛苦;窨怎样做父亲,怎样教育下一代,作者对自己艾怨自责,又不知所措。这些难题不仅是家庭的,也是社会的。他既是在向自己索解,也是向世人索解。
朱自清先生的人生态度是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1931-----1932年的欧洲之行实谓“文化之旅”。他的两部集子:《欧游杂记》、《伦敦杂记》是他严肃创作态度的绝好证明。他不象周作人、林语堂等文人把散文当作把玩的小品摆设。他为文认真负责、严谨不苟的态度我们从他的序言中可窥一斑。“各篇以记述景物为主,极少说到自己的地方。这是有意避免的。一则(对欧洲艺术等等)自己外行,何必放言高论;二是这个时期身边琐事说来到底无谓。”对各国各胜古迹、历史文化客观描述,“用意是写些游记给中学生看。”这足见先生为文为人的认真负责,为中学生作了楷模。
上述散文看似生活琐事,未触及社会现实,也算不上重大题材,但却无一不折射出生活面貌。作者处处不忘自我,不忘自然、社会。“一粒砂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是真与诚的合致。
他是狷介自守,但又是热情地关注现实人生的。他的正直真诚使他坚持“为人生”的现实主义创作面,以他哲学特有的冷凌观察社会,关注现实。他主张写“血与泪”的文学,他的笔也力图伸向生活,有些散文却也触及了生活的本质。《生命的价格七毛钱》揭开了一个触目惊心的事实: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女孩仅以七枚银币的区区价格在生命市场上被拍卖了,从此投入了万复不动的厄运中。面对如此惨状,迸发了作者饱蕴悲愤的责问:“这是谁之罪呢?这是谁之责呢?”那篇叙事委婉的《阿河》中的女主人公有看与小姑娘类似的遭遇,寄寓了作者对弱小者万分真切的同情。眼看着幼小、美丽的生命向毁灭却无力挽救,这对正直善良的作者来说内心是极为痉的。虽然只能发出人道主义的郁愤不平,但 它却足以引起人们疗救的注意。生活的现实也常能触发作者的不平。《白种人----上帝的娇子》通过描写自己在上海电车上受西洋小孩的凶恶,倨傲的逼视,而痛切感到了民族歧视的屈辱。对方脸上“缩印着一部中国外交史”,唤醒了他强烈的民族意识,产生了迫切的国家观念,提出民族平等的正义要求,这在帝国主义横行,北洋军阀卖国求荣的三十年代是有着现实意义的。那篇憾人心魄的《执政府大屠杀记》用写实手法提示了“三·一八”惨案的真相,写了自己当时的遭遇和真实感受。“由怕而归于木木然,实是可耻的”,十分坦率地承认它的“可耻”。 这是他诚朴正直的地方,唯其如此反使人觉得情真意切,更暴露了段祺瑞政府的凶残面目,也正是这种诚朴正直,使他终于在凶恶的敌人面前站了起来,大声疾呼“我们有此无睑政府,又何自容于世界!-------这正是世界的耻辱呀!”最后发出“死了这么多人怎么办?”的问题令人深思。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作者不再固守在自己的感情世界,思想被振憾,温文柔弱的朱自清也有他的义愤与刚烈。所以他后期受时代潮流推动站在民主斗争的前列也并不是偶然的。
这其间的一些杂文还表现了他正直真诚的人生态度;对自己的灵魂进行毫不留情的拷问,这自然显示了他正直,忠诚的品格,正是这份可贵的品格才促使在痛苦的思想斗争中不断地否定旧我,慢慢走向新生!
严于剖析自己的有《哪里走》、《论无话可说》。态度极端老实,毫不矫饰。对自己剖析毫不留情,他往往于“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都不轻轻放过”,观察“于每事每物必要剥开来看,拆穿来看;无论锱铢之别,锱铢之辩,总要看出而后已,正如显微镜一样,这样可以辨出许多新异的滋味,乃是我们独得的秘密。”正是这种认真,严谨不苟的人生态度才写出那么多优美而富理趣的散文。这也是他的散文历经实践但未从历史长河中消失,为人们所喜爱,被选入大中小学教材,成为文学典范的缘故吧!
杂文中还抒发了作者对时代的愤慨,看不到前景的惶憾及进退维谷的苦痛。他痛憾自己是大时代里的“一张枯叶,一张烂纸”,痛揭自己的致命伤,“我的情调、嗜好、思想、论理与行为的方式,在都是小资产阶级的,我彻头彻尾、论肌浃髓是小资产阶级的。”并且对早年热衷的人道主义也予以否定。“虽也有所谓平民思想,但只是偶然的怜悯,适成 为慈善主义而已。”这种清醒的认识是可贵的。他毫不隐晦自己的思想矛盾。“我们的阶级如我所预想的,是向着灭亡走,但我为什么必得跟着?为什么不革自己的命,而甘于作时代的落伍者?我为这件事想过不止一次。我解剖自己,看清我是个不配革命的人!这小半由于我的性格,大半由于我的素养,总之,可以说是运命规定吧!”(《哪里走》)字字行行皆蕴蓄着他思想发展的踪迹。“情动于中而辞发”,我们似乎看到朱自清那颗面向人生的真诚之心的怦怦跳动。他毫不留情地剖析、鞭笞自己,勇于敞开心声音于世人面前,这需要怎样的胸怀,何等的勇气!他终于向着那辉煌的人生迈出了艰难而坚定的一步!他正是在不断的自我斗争中走向他人生最辉煌的时期-------“斗士”。
三
1937年日寇的铁蹄蹂躏中华大地,战争的炮火打破了作者宁静的书斋生活。战乱中他几经迁徙奔波,倍受战争之苦,饱受与家人牵挂的痛苦。 贫穷时时侵袭着他,生活更是苦不堪言。在昆明,我们敬爱的作家在严冬里仅以牧马人的披毡苦渡寒冬,但却毅然拒绝国民党要人的拉拢和收买,虽然要以使他立即摆脱生活困境。相反,这段流浪生涯及生活的清贫倒是给予朱自清难得的磨炼;烽火的熏灼和风尘的扑打,倒迫使这位宁静的学者起了质变,风骨变得更硬朗了,眼睛也更明亮了,时势易人,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朱自清晚年终于走出了“象牙之塔”走向了“十字街头”。特别是与他朝夕相处的闻一多先生被杀后使他猛然醒悟,认清了国民党反动派杀人的狰狞面目和丑恶本质,彻底丢掉对国民党所抱的幻想。他在日记中写道:此乃惨绝人寰之事……手段如此之卑鄙!此成何世界!“闻一多先生的死擦亮了先生的眼睛,革命的风雨涤荡了他身 上的污垢,在勇敢的自我否定中,中和主义彻底轰毁了,于是他拿起杂文这支有力的武器走向斗争的前列,写下了大量干预生活的杂文,于是杂文成了春天里第一只燕子。”残酷的现实再次唤醒了他斗争的热情。“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不正是他晚年新生的写照吗?现实蕴积了他更多的正义感与坚韧的斗志,更多的民族意识,这位清高耿介的“狷者”成长起来了。
随着作者思想的发展变化,他的文风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干预时事,严肃地探讨人生问题,文笔由抒情、叙事转向议事析事。分析问题以古证今,观点新颖、深刻,极富哲理性;文学老练,简约精当。后期散文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不用华丽的、耀眼的词句,只用普通字眼,多用口语,更贴近民众。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是前期所无可比拟的。瞿秋白在评论鲁迅先生的杂文时说过:“急遽的剧烈的社会斗争,使作家不能够从容地把他的思想和感情熔铸在作品里去,表现在具体的形象和典型里;同时,残酷的强暴的压力又不允许作家的言论采取通常的形式。”朱自清与鲁迅是同时代人,他的杂文虽不似鲁迅的横眉冷对,但也光彩奕奕,思想激进,锋芒毕露。他在谈到杂文与时代的关系时也这 样说:“时代的路向渐渐分明,集体的要求渐渐强大,现实的力量渐渐逼紧紧,于是杂文便成了春天里第一只燕子。”的确,朱自清的杂文恰如一只适应时代需要,在时代的暴风雨中展翅飞翔的“燕子”。他的人格意识和艺术思想达到了高度统一。前后期思想发生“质”的变化,文风自不同于前,但他严于剖析审视自我,时代感强的杂文仍不脱他为文为人的本质:真与诚。以立诚为本,踏踏实实,坚持真理。他真正走向民众。
《论不满现状》、《论吃饭》、《论气节》、《论且顾眼前》、《论标语口号》等大量富有战斗感、战斗性的杂文,表现了他思想的进步。在《论不满现状》中说到:“现在这时代可改变了。不论叫“群众”,“民众”、“大众”,这个“众”的确已经表现着一种力量。这种力量从前固然也潜在着,但是非常微弱,现在却强大起来了,渐渐足以和统治阶级对抗了,而且还要一天比一天强大”。
他已认识到民众的力量,字里行间流露出他诚恳与民众的心。《论吃饭》中指出:“吃饭是天赋人权”,文中话语说得那么切实,那么勇壮,这是时代使然,这也靠了先生的至情和对于真理的爱好。热情歌颂人民要求“吃饭权”的斗争,真正站在民众立场上为民请愿,在“反内战”、“反饥饿”、“反迫害”斗争中,从舆论上声援了爱国民主运动。《论气节》中对“气节”的固有标准作了新的界定,否定了那种脱离现实而成为“为节而节”的虚无主义。这实则是对自己以往种种狷介性格表示了扬弃。对“气节”的重新界定表露了他性格的变化。他指出:
气是敢作敢为,节是有所不为-------有所不为也就是不合作。这敢作敢为是以集体的力量为基础的,跟孟子的“浩然之气”与世俗的“义气”只重领导者个人不一样。
文中经过历史的分析,认为应该以“正义感”,代替旧时的“气节”,他迫切地吁求现代的“士”要以新的尺度去促使自己的“质”变。
先生后斯关心政治,参加各种爱国民主运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投入到斗争中去。光复后回到北平,看到国民党当局任意捕人,朱自清站了起来,领衔发表抗议国民党反动派宣言。他站在进步学生一边,上了国民党的黑名单,他义无反顾,凛然表示坐牢,成为一名不畏斧的“斗士”了。
生活的清贫使他与民众的命运联系的更冯密了。他在清华中文系教授中薪水最高,但每月仅可买三袋面粉。饥寒交迫,严重摧残了他的身体,但他笔耕更勤了,拼命多写文章,却拒绝《新路》的高稿酬拉拢,不为这家标榜中间路线的刊物写稿。1948年,他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上签了名。“此事每月须损失六百万法币,影响家中甚大……因余等既反美抗日,自应直接由已身做起,此虽只为精神上之抗议,但决不应逃避个人责任。”直到临终,还嘱咐家人“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清贫并不能使风骨嶙峋者折腰。他那彪柄后世的高洁品格,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高度评价道:“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他象一颗静静运行的星,在陨落时爆发了耀眼的光茫,完成了人格的超越,散文风格与人格臻于完美!
四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虽离我们远去了,但作为一代散文大师,他的名字将永远和中国现代散文的历史写在一起。他严谨坦诚,正直不阿的铮铮风骨代表了中国人的脊梁。他艰难而又坚定的人生旅程上写下了两个闪闪发光的大字:真与诚。他作为一代知识分子的楷模,象一面镜子一样将永远烛照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