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郭进拴|闪光的足迹【七百八十一】
自古雄才多磨难
牛菘
郭老师:您好!
从网上看到了您的作品《五十岁》,和您同命运的我,心里边滴溜溜的。“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名士出寒门”是对您的写照。
唉!人生苦短,转眼就是暮年啊!
我搭小就迷戏,听着老爹一腔地地道道的曲子戏长大,痴迷花木兰、白娘子、崔莺莺、王宝钏,痴迷剧中人也痴迷舞台上的演员,以至于痴迷唱戏、痴迷写戏。高中毕业回农村不闻农事、不问农事、不稳农事,拿起心爱而笨拙的笔编起了“大本头戏”《白蛇传续集》,“喷”得是天花乱坠、腾云驾雾……那年石榴花红的日子里,哥哥带我到临汝镇文化站找您——您是他高中时的同学、临汝镇文化站站长,让您帮我修改剧本。
走进临汝镇文化站,迎面碰上一个高低胖瘦正合身且眉目清秀的“干部”和哥哥亲切交谈,大意是说高中毕业后一直没见面之类的话,我心说“这人就是郭进拴!”崇敬之感油然而生,脑子里不知从哪里窜来一串当时流行在大街小巷、老幼皆知的录音唱词——
“分发头,两边抿,
花露水搽的香喷喷,
钢笔别在布袋里,
说起话字字句句有学问……”。
等到哥哥和那人握手言别,我才知道这人不是你郭进拴。
您回来了,敦实实、胖乎乎、眼咪咪的,布衣布鞋、土里土气,让我怎么也和“‘全国百强文化站’站长”,“‘河南十佳文化站’站长”、“《乡音》报主编”、“优秀通讯员”这些字眼联系不到一起,但是,眼前确实就是您——既不能拔高也不能升华的郭进拴……
那年麦梢黄了的季节,您借调到了洛阳地区《豫西报》编辑部,临汝镇乡政府领导通知我补上了“临汝镇文化站站长”这个空缺。戴上“临汝镇文化站站长”的帽子,我丝毫不敢懈怠,竭力学着您的样子不说闲话只干工作,结果在全省“民间舞蹈普查”工作中拿了不少奖项。
生活巨龙拐弯、千方百计地给想当剧作家的我提供着千奇百怪的戏剧创作源泉,那真是戏剧性的一幕啊——几个月后,由于嫂子害怕您的工作“一头抹光一头出溜 ”,逼着您又回到了临汝镇文化站。一个萝卜一个坑,沉思默想了片刻,我怀着沉重的心情、背着沉甸甸的行李沉默不语地给您腾挪了那个地场,应聘去到了一家私人企业……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白瓷观音》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