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丨唐诗鉴赏(一百三十四)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11-05
281

郭进拴丨唐诗鉴赏(一百三十四)王维《漆园》鉴赏

王维的《漆园》是《辋川集》中的佳作,短短二十字,借与漆园相关的典故,展现出诗人独特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

## 反用典故,自表心迹
诗的前两句“古人非傲吏,自阙经世务”,反用了郭璞《游仙诗》“漆园有傲吏”的诗意。据《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记载,庄子曾为漆园吏,楚威王遣使聘他为相,他拒绝并让使者离开,以免玷污自己,这便是后世所称道的庄子啸傲王侯的故事,郭璞称庄子为“傲吏”,实则是赞美他。而王维却反其意,认为庄子并非傲吏,他不求仕进是自觉缺少经国济世的本领。这换了角度的赞美,实则是王维借古人自喻,表白自己的隐居绝无傲世之意,体现出一种看穿悟透的豁达。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仕途经历丰富,却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逐渐参禅悟理,学庄信道。他以庄子自比,暗示自己在经历世事之后,对官场名利的淡泊,更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精神的超脱。

## 含蓄表意,寄情于微
既然表明自己无傲世之意且看淡仕途,那为何还要做漆园吏这样的“微官”呢?三、四句“偶寄一微官,婆娑数株树”给出了答案。这两句含蓄地透露了诗人的人生态度,意思是做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官,不过是形迹的偶然寄托。在王维看来,只要“身心相离,理事俱如”,便无可无不可。“婆娑”一词,在《晋书》中有“此树婆娑,无复生意”的说法,郭璞《客傲》中也有“庄周偃蹇于漆园,老莱婆娑于林窟”用以状人纵情自适的表述,王维用在这里似乎两者兼而取之,言树“婆娑”是以树喻人,言人“婆娑”是以树伴人。做这样一个小官,与几棵树相伴,隐于斯,乐于斯,终于斯,体现出王维隐逸恬退的生活情趣和自甘淡泊的人生态度。他在辋川的生活,并非完全与世隔绝,而是在微小的官职中,找到了与自然相融的精神寄托,在平凡的事物中体悟到生命的真谛。

## 艺术特色,质朴深邃
这首诗在艺术上独具特色。语言浅显易懂,却蕴含着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哲理。诗人没有刻意描绘漆园的景物,而是通过典故的运用,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巧妙地融入其中。用典自然贴切,与作者的思想感情、环境经历融为一体,让人分不清是咏古人还是写自己,耐人寻味。整首诗寓深意于质朴的语言中,寓哲理于普通事物中,诗味醇厚,展现出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独特魅力,也体现了他作为“诗佛”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洞察与感悟。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丨唐诗鉴赏(一百三十三)

下一篇郭进拴丨唐诗鉴赏(一百三十五)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