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丨唐诗鉴赏(八十八)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10-26
774

郭进拴丨唐诗鉴赏(八十八)《王昌龄<西宫春怨>鉴赏》


《西宫春怨》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出自《王昌龄集》。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深婉的运思,描绘了一位被幽闭在西宫的失宠女子的哀怨,隐含着诗人自身不受重用的伤感。

## 一、写作手法
### (一)借景抒情,以乐景衬哀情
“西宫夜静百花香”,开篇点明时间是春夜,地点在西宫。静谧的夜晚,百花散发着阵阵香气,营造出一种美好而迷人的氛围。然而,如此良辰美景却无人欣赏,反而衬托出诗中人的孤独与凄凉。花香本应令人愉悦,但在失宠女子心中,却勾起了她的春怨,为下文的抒情做了铺垫。诗人不写花的颜色,只写花的香气,因为在夜色中,香气更能触发人的情感,也更符合诗中人在珠帘未卷的室内的情境。

### (二)细节描写,揭示内心世界
“欲卷珠帘春恨长”,“欲卷”这一动作,生动地表现了女子内心的矛盾。她本想卷起珠帘,去感受外面的春色,但又怕这美好的春色会加深她的怨恨,所以欲卷而止。这一细节将她复杂的心情刻画得入木三分。“斜抱云和深见月”,“斜抱”写出了女子慵懒、无奈的姿态,她抱着琴瑟,却无心弹奏,只是呆呆地望着月亮。“深见月”中的“深”字,不仅写出了她凝望月亮的专注,更暗示了她内心的深沉哀怨。月亮在这里成为了她情感的寄托,她或许在思念着皇帝,或许在感慨自己的命运。

### (三)象征隐喻,深化主题
“朦胧树色隐昭阳”,“朦胧”的树色象征着女子迷茫、痛苦的心境。“昭阳”是皇帝的居处,代表着恩宠和权力。树色将昭阳宫隐隐遮住,暗示着女子与皇帝之间的距离遥远,她无法得到皇帝的宠爱,只能在孤独中哀怨。这一句景中含情,言外有意,深化了失宠女子的怨愁主题,同时也隐含了诗人自己不受重用的感慨。

## 二、情感表达
### (一)失宠之怨
整首诗围绕着失宠女子的怨情展开。她身处西宫,虽然有百花相伴,但却无人问津。她的春恨不仅仅是对春色的感慨,更是对自己命运的怨恨。她渴望得到皇帝的宠爱,却只能在孤独中度过一个个夜晚。这种失宠的哀怨通过她的动作、神态和周围的环境描写,表现得淋漓尽致。

### (二)孤独寂寞
诗中通过描写西宫的夜静、女子的独处以及她对昭阳宫的遥望,突出了她的孤独寂寞。在这寂静的春夜,她只能与花香、云和、月亮为伴,无人倾诉心中的痛苦。她的孤独不仅是身体上的,更是心灵上的,这种孤独感让读者感同身受。

### (三)诗人自伤
诗人在描写失宠女子的同时,也融入了自己的情感。王昌龄一生仕途坎坷,不受重用,他借失宠女子的怨愁,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伤感。诗中的女子就像他自己,空有才华却无人赏识,只能在孤独中默默承受着痛苦。

## 三、艺术特色
### (一)运思深婉
诗人从一个花月良宵的背景入手,通过对女子一连串动作和意态的描写,层层深入地揭示了她的内心世界。诗中的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构思,如“欲卷珠帘”“斜抱云和”等,看似简单,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整首诗的情感表达含蓄委婉,不直接抒发怨情,而是通过景物和动作来暗示,让读者在品味中感受到其中的深情幽怨。

### (二)刻画入微
诗人对女子的描写细致入微,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他不仅描写了女子的外在动作,还深入到她的内心世界,将她的矛盾、痛苦、哀怨等情感刻画得栩栩如生。例如,“欲卷珠帘春恨长”一句,将女子想外出又怕触景生情的心理表现得十分细腻。

### (三)语言精炼
全诗短短四句,却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深刻的情感。诗人用词精准,如“香”“长”“深”“隐”等字,都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些字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景物的特点,还传达了女子的情感,使诗歌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沈德潜评价此诗“深情幽怨,意旨微茫”,陆时雍也说它“自是唐人《骚》语,深情苦恨,襞襀重重,使人测之无端,玩之无尽”。《西宫春怨》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了宫怨诗中的经典之作。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丨唐诗鉴赏(八十七)

下一篇郭进拴丨唐诗鉴赏(八十九)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