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郭进拴|刀郎现象【二百八十七】
化用《聊斋志异》名篇
构建音乐的“聊斋世界”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文言短篇志怪小说,其中许多鬼怪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直至当代,依然被频繁地改编为电影、电视、戏曲等多种艺术样式,《画皮》《聂小倩》等故事更是家喻户晓。蒲松龄描述了一个魑魅魍魉的世界,但内核却是借鬼怪揭露与讽刺,是我国古代志怪小说的集大成者。
刀郎新作《罗刹海市》的题目,正出自《聊斋志异》,是《聊斋志异》中的名篇。作品描述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国家,那里的人以丑为美,完全颠倒是非黑白。刀郎歌词中的“马骥”,也正是蒲松龄故事中的主人公。
刀郎的《山歌寥哉》整张专辑,正是将我国民间“山歌”与古典小说《聊斋志异》相结合进行的演绎,其专辑名“寥哉”就与“聊斋”发音相似。这张专辑共11首原创歌曲,从歌曲名《花妖》《画壁》《画皮》《罗刹海市》等也能看出专辑与《聊斋志异》的联系。
在专辑介绍里,刀郎明确写道:《山歌寥哉》是继《弹词话本》后,结合了聊斋文本与民间曲牌印象的主题概念专辑,此系列尝试构建流行音乐与民间传统文化共生共存的音乐生态。
“《聊斋》描绘了现实之境与理想世界,充满了对立,虽然现实与幻境都伴随着各种残缺,但《聊斋》绝不是幻灭的悲歌,其中的许多篇章都充满了理想的光辉,使我们得以管窥那个不属于我们的时代。”介绍里写道。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