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刀郎现象【二百八十六】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07-05
767

郭进拴|刀郎现象【二百八十六】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这是郭沫若对蒲松龄《聊斋志异》的精准评价。借鬼怪情,讽人间事,是我国传统志怪小说一直以来的典型特征,这种艺术形式也一直延续至今。

  7月19日,刀郎新专辑《山歌寥哉》正式发行,其中一首歌曲《罗刹海市》,因其歌词直接化用《聊斋志异》中《罗刹海市》一篇,具有极强的讽刺和象征意义,在网络上迅速引发热议。网友评价:“没点文化真的听不懂这首歌。”

  7月24日,记者试图联系刀郎及其团队进行采访,被委婉拒绝。有熟悉的音乐人透露,刀郎一直在隐居。

  借歌词内涵多位歌手?

  音乐人:这是对刀郎歌曲的误解

  刀郎《罗刹海市》迅速出圈与其多年前在娱乐圈的些许“恩怨”有关。20年前,刀郎凭借《2002年的第一场雪》火遍大江南北,其代表作还有《冲动的惩罚》《情人》等,曲风歌词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传唱度极高。然而,当年不少音乐人对刀郎的演唱风格颇有微词,不太认同。网络一直流传,那英拒绝刀郎进入音乐风云榜,汪峰评价他“不是一个好歌手和好的词作者”。杨坤、高晓松等也对刀郎进行过评价,认为他的作品不足以被称为“音乐”。

  尽管刀郎已经多次在公开场合回应解释有不少属于谣传或者是节目组的“借口”,但“刀郎与娱乐圈恩怨已久”还是在网络上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因此《罗刹海市》里那种极有讽刺意味的歌词,被不少网友进行逐句解读,认为刀郎是在讽刺某些人。

  2012年,刀郎就逐渐淡出娱乐圈,很少公开露面,直到2020年重新推出《弹词话本》专辑,这个专辑有着浓郁的江南古典文学气息,与多年前他刚出道的风格几乎南辕北辙,令人眼前一亮。如今的《罗刹海市》一歌,更可以看到刀郎经过多年沉淀,正在尝试全新的与中国古典文化传统、民间文学相结合的风格。

  记者从专业音乐评论人处获得了相似的评价:如果把刀郎的《罗刹海市》仅仅看作对某些所谓“恩怨”的回击,不仅把刀郎作为创作者本人看低,也是对中国音乐发展的一种误解。

  音乐艺术家、民歌诗人洪启告诉记者,刀郎的歌曲引发热议,说明在资讯与信息如此发达的当下,音乐流行文化仍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但前提是,创作者需要不断地思考和不停息地学习。

  提到对《罗刹海市》歌词的各种解读,洪启并不以为然,“以我对他的了解,一个自小受巴蜀文化影响,且有戏曲功底,对传统文化一直痴迷,又有过影响华语乐坛流行风潮经历的人,选择这个题材,运用多元音乐形式,是再正常不过和水到渠成的。”

  在洪启看来,这就是一个音乐人的创新。创作者经过这么多年沉淀,不断感悟和学习后,艺术水准有了很大提升。他的新作与旧作,都是时代中的符号,各成经典,并不呼应。他自己有大追求,所以也不是前作的延续。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刀郎现象【二百八十五】

下一篇郭进拴|刀郎现象【二百八十七】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