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四百二十二】郭进拴|报告文学的春天来到了——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
在这里,我见到了一位干大事业的白云山硬汉子,他从一名山村党支部书记,而成长为中共汝州市委常委、汝州市磊裕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书记、高级经济师、航空航天工业部613所新技术开发高级技术顾问、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特邀研究员、河南省工业经济管理学会理事、平顶山市人大代表、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河南省劳动模范、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被国务院批准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优秀专家。他上任8年来,同磊裕人一道,用三石铺平富饶路,让“三实”铸成企业魂。他们效雏燕凌空,慕鲲鹏展翅,学麒麟驰骋。他们以惊人的胆识和气魄,立下鸿鹄之志,弄潮于涛峰浪尖,驾波驭浪,击风挟雷,以时代所造就的雄才大略,并通过他们艰难曲折的拼搏和奋斗,将其崛起的事业和他们的名字一道写进了共和国二十世纪90年代的历史!他们本身就是一本书,一本气势磅磷的大书,读来令人感叹,令人振奋,令人激动!然而,可惜笔者手笨笔拙,没有能力和精力将这部大书奉献给读者,只能将他们那些不连续的故事摘录下来,给大家一个缩写本。
《磊裕烽火》第11章 在夹缝中生存
一个干事业的人,在他成功之前,人们很少注意到他;而在成功之后,他面前便全成了盛开的鲜花,可掬的笑脸,频频的祝贺!
你瞧,一批,又一批。
来了,都来了!
参观?……要厂长;
学习?要厂长!
取经?要厂长!
指导?要厂长!
检查?要厂长!
调查?找厂长!
视察?见厂长!
采访?见厂长!
洽谈?见厂长!
横向联系?必须见厂长!
现场办公?必须要厂长!
信息交流?必须找厂长!
拍电视?必须有厂长!
写报道?必须见厂长!
登广告?必须要厂长!
办征文?必须找厂长?
门前三包?……
要赞助?……
支持?……
计划生育?……
立碑?……
挂牌?……
集资?……
收贷款?……
要利息?……
所有尊贵的来访者都要这个汝州市水泥厂的书记兼厂长亲自接待,亲自参加,亲自过问,亲自办理,亲自陪餐,亲自敬酒,亲自……否则,就是不重视、看不起、骄傲了、自满了、自足了、不知天高地厚了……
那么多的来访者,都要他来接待,都要和他握手,都要他来敬酒……可真正形成了以“厂长为中心”了!参观企业是参观厂长。检查工作是检查厂长,联系业务是联系厂长。万事皆人化,人化即厂长化。可厂长只有一个,他能逃脱吗?
某编辑、记者来采访,就因为他们招待不周,送礼不够,没有达到满足,厂长没有亲自陪酒敬菜,没有送土特产、纪念品,没有塞红包,没有派高级车子接送,或拒绝写稿,或不予报道,或不辞而别,或怨声载道,或把已写成的稿子丢至废纸篓子,或气急败坏、怒气冲天地大骂厂长“不识时务”、“目中无人”……原来报纸、杂志所登文章,还有金钱、物品换取而来之交易,悲也!
那一次,一位大员好酒好肉吃喝之后,竟怒发冲冠:冯火秀太不象话,也太骄做了,为什么躲着不见?分明是无领导嘛!”另一位冯火秀没有陪他吃喝的人见了面,连讽刺带挖苦地说:“冯厂长!你好啊!我们是小人物,不用陪,你可要陪好大人物啊!”
又一次,我见冯火秀从餐厅出来,对着一个膘大肥胖的人检讨说:“对不起!对不起!没有陪你吃饭,可不要有意见啊!“他说这话的时候,心里酸楚楚的,真不是滋味啊……
另一位大员驾到,吃饱喝足之后,大声嚷道:“冯火秀真混大了呀!太不象话,咋不亲自来汇报工作呢?
是的,冯火秀有个怪脾气,只会脚踏实地拼命工作,不会花言巧舌地找领导汇报,找领导表功。然而,有些能压住他、管住他的人也许不知道,也许忘记了,当他建厂时,为筹款、为引进技术人才、为购买设备……曾跨越千山万水、万水千山,说尽千言万语,万语千言,磨穿了鞋底,说薄了嘴皮,也曾两日一餐、三日两餐,正月初一在千里之外奔波,一连几昼夜不眨一眼,累得昏倒在地的时候,作为“上级”的某领导,可曾伸出友谊之手拉他半把?可曾慷慨解囊相助分文?如今,厂建成了,效益高了,机器运转了,锦上添花者簇拥而至,“太上皇”越来越多,行政干预日趋严重,更有要摊派、要赞助者蜂拥而至,吃了他的饭,花了他的钱,喝了他的酒,吸了他的烟,还都要求一一和厂长亲自握手,都要厂长笑脸迎送,都要厂长亲自陪餐……,有谁知晓,白天,厂长成了礼宾司长,只好夜里深入车间,每天睡眠不足4个小时,百病缩身,哪有那么多时间、那么多的精力找各条战线上的各位尊贵的领导汇报工作呢?那位怒发冲冠的大员,你知道吗?就在你大发雷庭之际,他却带着重病,忍着剧疼在千里之外洽谈一项新的项目,他听不到你的怒吼啊!
就是嘛,水泥厂起死回生,成了汝州市赢利最高的先进企业,本来是件大好事,可谁想,这里倒成了一块人人馋涎欲滴的肥肉。一些过去象躲瘟神般躲着这个厂子的上级领导,也对水泥厂格外“关心”起来,又是递条子,又是打电话,纷纷安插亲信,全然不顾水泥厂人员严重超编这一事实,有个主管部门招待客人的条子,也拿来让水泥厂报销这笔吃喝帐;有的外出玩耍,也要拐这里打尖。更有要摊派,要赞助的蜂涌而至,花样翻新,名目繁多,且都是理直气壮,煞有介事。给不给?不给吗?好,轻者说你“一阔脸就变”、“骄傲自大”、“目中无人”等等,等等,重则断你的路,罚你的款,停你的电,扣你的车,更不乏施以某种公开或半公开的威胁者……
在这里,我们真想大声疾呼,为企业、为厂长说说话,我们想把那些丑恶的人和事,肮脏的灵魂统统公诸于世。然而,那个在改革中雷厉风行,天不怕、地不怕的冯火秀,在这个问题上却有点儿怕了!人家都老厉害,他得罪不起,也不敢得罪呀!他再三嘱咐我们:“那些事千万不能写,咱图的是办好工厂,不图出那个名,万一有人怪罪下来,可不是闹着玩的呀!”但是,出于党的文艺工作者的良心,我们今天要违背厂长的意愿,把这样一件令人发指的事件公布于众。但愿这篇文章不会给厂长和企业带来什么灾难,如果真的因为这篇文章捕出了漏子,我们有责任为企业,也为厂长挽回影响。明人不作暗事,我们就照实讲了吧:
那是1987年的10月31日,平顶山市某主管部门的一位不久前曾在水泥厂喝得酩酊大醉的人,驱车又来到水泥厂,屁股没沾凳,就直言相告:
“家里盖房,我来寻水泥哩。”
这位受过高等教育的“伟大”人物,前没几天率质量检查小组来水泥厂进行质量全面检查,对水泥厂的产品做出了百分之百合格的结论,也算是为临汝水泥厂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的确是个难题。
冯火秀略一思索道:“要水泥可以,最高标号按最低标号的价格给你,派车送到你家,不收运费!”
该够意思了吧!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四百二十一】郭进拴|报告文学的春天来到了——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
下一篇【四百二十三】郭进拴|报告文学的春天来到了——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