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四百二十八】郭进拴|报告文学的春天来到了——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
7月20日,雾散天开,乌云惊退,天色更蓝,山水更美!一道彩虹,横跨山涧,让老君山山更有一番风情。只见悬崖绝壁上,流水潺潺,飞瀑腾空,珠花翻飞,在艳阳下映出了七色虹霓,溢光流彩。
啊!此刻的老君山啊,你多像刚刚出浴的美人,梳洗打扮一新,容光焕发,转眸流睛,楚楚动人,你内在的美全都溢了出来,令人一见钟情,不酒而醉!
不一会儿,云雾翻卷着向我们袭来,四周茫茫一片,我们眼前刹时成了漫无边际的雾都,在朦胧恍惚中,犹如置身于蓬莱仙境。近瞧,如棉絮平铺,连接天边;远望,几处山峰如海中小岛,时隐时现,奇幻神秘。一阵山风吹过,那飘逸无定、若即若离的朵朵白云,追赶着、奔逐着、嬉戏着、聚散着,一会儿似异峰突起,一会儿又如茫茫平川。它似仙女们那婀娜多姿的裙裾,又像锦织缎绣,团花簇簇的玉带。它不停地飞转、升腾,你挤我撞,排列组合,形成了千姿百态的绝妙奇景,使你怎么也看不透它。停了会儿,风起云涌,犹如波涛翻滚,更是一番奇观。神秘莫测的老君山雾呀,你把我们带入了“虚无飘渺”的“太虚幻境”。常听人说,泰山壮观,黄山秀丽,峨嵋妖娆,庐山逶迤,可我说老君山不但集它们的壮观、秀丽、妖娆和逶迤于一身,而且老君山还有傲擎苍穹的铮铮铁骨。
啊,老君山,你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你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你有着巍然挺拔的身躯,迷人神奇的风光,悠久辉煌的文化!今天,我对你又有了新的了解,有了炉火一样的感情,我觉得你蕴含着勇士们的聪明和智慧,你滋生着他们粗犷的豪气!啊,老君山,你那一楼一亭,一砖一瓦,一椽一檩、一锤一凿,留下了华夏子孙的血河汗雨,也留下了你顶天立地的骨气!靠着这些,你才在兵荒马乱中照旧苍劲挺拔;在风吹雨打中岿然千仞壁立;在盗寇蹂躏下,依然奇险秀丽!啊!老君山,我爱你又圆又明的月,又清又醇的泉,姿色醉人的峰,神韵飘逸的雾,可我更爱你男子汉般顶天立地、坚如磐石的骨气和志气!
到了老君山的追梦谷。我们来到山脚向山上望去,不禁发出一声赞叹:“哇!好高呀”于是我们便迫不及待得想山顶进军追梦谷瀑布。听人家说:追梦谷瀑布景色,四季变幻,昼夜迥异。春天的瀑布,宛若一个刚刚苏醒的孩子,欢呼雀跃地奔流在苍翠欲滴的山谷崖壁上,给以人的是一派空灵翠绿、生机勃勃的景象;而当夏日来临,瀑布水量增多,声势渐壮,水流跌落在瀑下岩石上,激起水花万朵,如银珠万斛,四处抛洒。而其细微之处,水流有如帘幕一般,垂落下来,有如断续的珠子,滴落入潭,令人玩味无穷。金秋季节,山谷坡地,万紫千红,若一幅浓重的油画,君山瀑布在一片片红叶、黄叶之中,分成数股细流,飘然而下,景色最为迷人;若至隆冬时节,瀑布有时从从流动状态转变成固体状态,俨然变成了一幅千姿百态的冰瀑画卷。
白天阳光下的君山飞瀑,多姿多彩,景色迷人。而当夜幕降临,皓月当空,清辉如练,君山瀑布更有一番令人沉醉的诗情画意了。聆听着瀑布的哗哗水流声,和夜里莫名幽静,再仰望悬挂在天空上的一轮如钩新月,山风徐徐拂面而来,浑身凉爽舒适,身置如此佳境,已使人完全忘却了人世间的一切烦忧,飘飘然欲羽化登仙了。春季里,春风吹过,山上冰雪融化,迎春花、桃花、连翘花、紫荆花、玉兰花、杜鹃花等百花盛开,让我的身心整天沐浴在似锦繁花的芬芳中,隔三差五也不忘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折一束山花带回办公室插在花瓶中以供近赏。
十里画屏又称石林,属花岗岩峰林地貌景观,沿途景观星罗棋布、相映成趣。形成了步移景异的神奇景象,“远眺成林,近观成峰”被称为“扩大的盆景,缩小的仙境”“花岗岩峰林”。花岗岩刀劈斧削,植被茂盛,雄伟壮观、多姿多彩,奇峰异谷,挺拔秀丽。世界地质公园评审专家赵逊先生称赞为“迄今为止世界范围内发现的规模最大的花岗岩峰林景观。有赵逊题字为证 “老君山滑脱峰林举世无双”。
老君山上的悬空栈道也堪称一绝,如飞龙一般穿梭在峰林之间,让人啧啧称奇。行走在缓缓而上万米长的悬空栈道上,犹如走进了山水画廊,令人心旷神怡,乐不思归。站在栈道上,仰视山顶,峰林在天,仿佛天宫一般;看脚下万丈深渊,眩晕袭上心头,血压瞬间升高,身体不由自主的靠向山崖,调整呼吸,平静心情,再走天涯。
来到山顶,金碧辉煌的道教神庙格外引人瞩目。也许是历史上有很多道教圣人在此修炼过,看那峰林奇观,有很多似道教圣人,有的似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现在是否还有道教真人在此修炼已不重要,老君山已经名副其实,独具盛名。
老君山金顶道教建筑群依托山顶建筑,包括老君庙、道德府、五母金殿、亮宝台、玉皇顶、钟鼓楼、南天门、朝阳洞、大道院、神道天桥、回廊等,全部采用明清皇家宫殿式建筑形式,特别是金殿、亮宝台、玉皇顶三座金顶打造,成为老君山道观群的亮点。玉皇顶海拔2197.9米,玉皇殿内供奉有玉皇大帝、太白金星、托塔李天王铜像。登上玉皇顶祈愿官禄亨通,“地阔天尊一心成仙圣,山诗水赋百姓做好人”。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四百二十七】郭进拴|报告文学的春天来到了——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
下一篇【四百二十九】郭进拴|报告文学的春天来到了——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