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郭进拴|刀郎现象【二百七十六】
时代中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可能就是一座山。”如果把这句话谕为“刀郎现象”和“李玟事件”所产生的冲击波,似乎也未尝不可,只是这“灰”和“山”应该有不同的解读。
偶然与必然
一位著名作家说:“我们偏偏处在一个尘土飞扬的时代之中。”
尘土飞扬中,一个叫刀郎的中年歌者走来了,准确地说是归来。他带着岁月沉淀的歌辑《山歌寥哉》,带着满腹的音乐才华和文学素养;也带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歌辑甫一出现就红遍大江南北、世界各地。成为2023年继“张颂文现象”之后又一个现象级事件。
世界权威音乐杂志《滚石》对他的音乐专辑给予超高赞誉,称刀郎“具备无与伦比的才华”“是中国音乐的象征”!
尤其《罗刹海市》和《花妖》二首,优美别致的曲风、极富文学意蕴的歌词,以及抑恶扬善、针砭时弊的锋芒,震撼人心,引起亿万听众的灵魂共鸣。各种赏析、解读、翻唱、评论、赞誉山呼海啸一般,至今依然风头不减。
尘土飞扬中,华语乐坛天后级巨星李玟故去了,带着病痛、带着遗憾、带着对事业的眷恋。她离世一个月后,一段长达九分钟的录音视频曝光了她担任《中国好声音》导师时的“黑幕”,以及所遭受的令人匪夷所思的屈辱伤害,瞬间掀起了轩然大波。
一向以阳光开朗、真诚善良示人的李纹,竟在身患癌症、抑郁症,因腿疾难以站立的情况下被某导演和工作人员肆意刁难,摔倒在舞台上。李玟声泪俱下地控诉和该节目赛制不公平的“黑幕”,一下子点燃了亿万网民的愤慨和胸中怒火!
一“来”一“去”,两个歌者几乎在同一时段嘲讽、揭露了娱乐圈金钱至上、颠倒黑白的乱象。偶然吗?巧合吗?乍一看确实有点。其实,任何偶然(巧和)都有内在的必然因素。
隐退10 多年的刀郎,之所以像勇士凯一样赫然间重回大众视野,一是“我斗不过他们,只好回避”(央视采访原话),二是从“读万卷书”里寻找灵感,从“行万里路”中得到修炼,在古典文学、民间文化里汲取营养,并将个人感悟与音乐追求完美融合,打造新时代的“诺亚方舟”。让他们知道什么是真才实学,什么是真心执念,有人称之为“刀郎精神”。
遭受资本大佬的淫威恫吓依然心系学员、不向权力低头的李玟,之所以生前不将录音公布于众,一是不想让她心爱的学员遭受不公正待遇,二是我猜测她实在太善良。作为一个叱咤风云的国际巨星,什么样的蝇营狗苟没见识过,她的人品、才华和胸襟格局,与那些自诩为“导演”“导师”者有云泥之别,高下立见。她站得那么高,对学员却那么亲切,那么温柔,而面对那些不公和龌蹉又是那么勇敢,有人称之为“李玟风骨”。
刀郎“十年磨一剑”的“王者归来”,李玟的善良和坚定就是刀郎从“偶然”到“必然”的完美阐释。和演员张颂文一样,真心真诚,默默坚守,厚积薄发,百姓拥戴他们。
自律与自省
在自律自省方面,刀郎、李玟堪称文艺界的清流和标杆,毋庸置疑,无需赘言。
刀郎的与网友嘲讽的(未必是刀郎本意)那些人,有的虽有原创和名作,但人品不敢恭维;有的唱功可以,但颐指气使、做事霸道;有的自视清高阴阳怪气早被唾弃;有的唱功、创作都不咋地,竟不知自己几斤几两。。。。。。
他们之所以曾经抱团打压伤害刀郎,一点不奇怪。音乐圈就那些“蛋糕”,刀郎的“一场雪”就“覆盖”了一大半(正版加盗版1000万加),比他们的专辑销量总和还要多。既羡慕嫉妒又恨之入血,加上资本加持、“主流”光环,难免产生自私的阴暗心理,“卧榻之地岂容他人鼾睡”,我辈舞台怎与草根共享?说穿了就一条:缺乏自律精神!权威不是自封的,而是人品、艺品、作品的成就叠加而成的。查查他们的历史,有几个干净的,己不正何以正人?
说到“自省”,他们更不能和刀郎、李玟相比了。刀郎做事低调,从不张扬,李玟名扬天下,乐善好施,爱心永存。
面对滔滔民意和铺天盖地声讨,默默“对号入座”的那些“京圈音乐人”和“中国好声音”主办方居然没有反思和自省意识。一个高高在上煞有介事地为刀郎新专辑打分,一个迫于压力为李玟事件发表一份带有恶意的敷衍“声明”。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