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乡情老更深【二百零九】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03-31
3714

郭进拴|乡情老更深【二百零九】


          可文联一位领导又说:“市长也是混蛋,没水平,他8个月不上班,还给他报销学费哩!”
        这中间,平顶山市委宣传部、平顶山市文联研究让我到磊裕公司挂职深入生活,平顶山市文联党组书记宛芳卿同志亲自将文件送交汝州市文联主席。可汝州市文联有个别领导亲自到组织部、宣传部打招呼:“郭进拴就爱到处活动,他的水平很差,就是挂职也轮不到他,比他水平高的还有好几个。他是自己跑的指标,不能让他去挂职。再说了,他要是去挂职了,《沧桑》谁来办?我们办刊物也离不开他呀……”
我的挂职深入生活,也就此被挂了起来。
当然,汝州市文联的领导也多次在不同场合说:“我的处女作就是进拴为我编发的,包括《乡音》发的,《豫西报》发的,进拴也是我的启蒙老师,引我走上了文学路……”听了这话,我心里热乎乎的。
汝州市文联主席陈建国还推荐我参加了省四次文代会,申报我为平顶山市优秀宣传干部、汝州市拔尖人才等,办了很多好事。
我在汝州市还发动了一场反腐败斗争,追回了几万元被贪污私分的赞助款,一部分用于办《沧桑》杂志,大部分被市纪委追收。个别人恨我恨得连牙都咬碎了。
一次,平顶山的一位朋友见了我,说:“你这几年写了那么多的报告文学,从《风穴文艺》到《沧桑》发在头题的报告文学全部都是你写的,手里还不弄个几十万?”
我说:“我写的报告文学,最少的一篇得了5元稿费,最多的是一篇写了近50000字的报告文学,得了180元的稿费。后来办《沧桑》,拉不来赞助,就完全取消了稿费。”
朋友不相信,又说:“你别哭穷,怕我问你借钱?”
我说:“你要借钱,算是找对人了。不瞒你说,我住的70平方米的小房子,是给了人家3000元预付款偷偷住进去的,中间人家停过我的电,没电我晚上就点蜡烛写作。断过我家的水,我就到附近的井里掂水吃,反正我浑身有的是力气,权当是锻炼身体的。有时人家逼得急了,我就找朋友们借点先给人家;房产公司老板一见我就头疼,我一见人家就胆怯。”
朋友不可思议地说:“你官没弄住,钱也没弄住,还干得恁性,也不知到底图的是啥?不待大家都说你是‘神经蛋’!”
但我有苦也有乐。省作协把我评为“河南省首届优秀文学组织工作者奖”,平顶山市委宣传部授予我 “优秀宣传干部”称号,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授予我“优秀宣传干部”称号;曾连续三年考核优秀;出席了省四次文代会等等,这也是上级组织和同志们对我的肯定。
1994年3月,我背着一大包发表的作品和获奖证书,第一次到北京,两条腿站得肿成了虚糕馍。我不知道中国作协在哪里?一位出租车司机说:“我给你拉到沙滩的文化部问问吧!”
当孙德全老师看了我的一大包袱作品和获奖证书后,说:“小郭,你这7本书就够条件了,其它作品和证书你还拿走,填到表上就可以了,你给10元钱,领张申请表吧!”
孙德全老师为我发了编号为5840号的《中国作家协会入会申请表》,又极热情地把我送出文化部大院。我连夜返回汝州,一笔一画,认认真真地填了表,让单位盖了章,又到省作协见了王秀芳秘书长。
         秀芳大姐说:“光你这种精神,也能打动中国作协的领导!”
         她提笔在省作协意见一栏写道:

        郭进拴同志已出版长篇小说、散文集、纪实文学集七部,有的作品在省内多次获奖,在文学组织工作方面也有突出成绩,获我会首届“优秀文学组织工作者奖”,同意推荐。
           河南省作家协会
                      1994·3·4

       1995年2月23日,我收到了中国作协正式通知,说我已于1994年12月27日经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研究批准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随后,中国作协为我颁发了编号为4481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证。
这也是我此生最开心的一件大事。
一次平顶山市委宣传部通知我去参加重点文艺家座谈会。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裴建中看到了我,对着市委副书记侯玉德的面介绍道:“我认识郭进拴的时候,他还是个农民,穿着又破又旧的衣服到郑州送稿。可他有毅力,有志气,今天就终于成为中国作家协会的会员了。我们搞创作,就得有他这种不怕吃苦,不怕失败的精神。你们《新城》杂志,下一期把郭进拴登到封面上,农民作家嘛,戴上草帽,挽起裤腿,下秧田劳动,这比那些美女图有说服力。”
中午在宾馆吃饭,裴部长又有意把我拉到侯书记坐的这一桌上,侯玉德书记敬酒时,特意说:“来!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碰一杯!”此时我感到了无比的温暖和幸福。
饭后,曲令敏老师打趣地说:“农民作家!”
杜耀磊老师接着说:“戴上草帽。”
黄昌之老师说:“挽起裤腿!”
张黑吞老师接道:“下秧田劳动!”
我说:“人家裴部长说了一句,你们就记住了!”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乡情老更深【二百零八】

下一篇郭进拴|乡情老更深【二百一十】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