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二百四十三】郭进拴 |报告文学的春天来到了 ——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01-23
8104

【二百四十三】郭进拴 |报告文学的春天来到了

——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


 肖旗乡农业发展见实见效,粮食生产连年增产。建设高标准农田7000亩,全面实施“农业产业提质大会战”,小麦年产量保持在16000吨,秋粮13000吨。韩店村康龙农业产业园区荣获国家、省级先进示范园区,农产品质量通过国家级无公害绿色食品认证。现代农业发展壮大。康龙田园循环农业项目顺利建设,其“百亩田、千头线”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作为全国十大模式范例入选《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18》,在全国推介。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以万青农业公司、鑫亿种植合作社、庆海专业合作社、万源农业开发公司为代表的种植业持续发展壮大。依托丁岭、贺岭等9村红薯种植基础,推广种植红薯新品种8000亩,年产1500吨的万青农业粉条加工基地正式投产,史渡洼等村万亩花生规模初成,“陈家酱” 辣椒酱销售火爆,农业产业未来可期。

    肖旗乡文旅融合发展全面提升,红色旅游线路稳步成型。以中原大学旧址为中心,全面提升康龙现代农业旅游园区、天原农庄休闲采摘基地、史渡洼七彩花生种植体验园等休闲观光项目,中原大学旧址、范寨村崔琦旧居等红色旅游项目,森林朱洼、唢呐韩店等乡村旅游示范点,打造出一条集休闲观光、农耕体验、红色记忆、研学旅行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精品旅游线路。常态化“以节促旅”。持续举办朱洼“樱花节”“篮球周末”、“中原大学红色游”、韩店“唢呐文化节”、康龙“伴耕伴读”研学游等活动,吸引人气、促进消费,带动乡村旅游发展。
    肖旗乡渔具电商产业不断壮大。投资8000余万元高标准打造综合性返乡创业孵化园区,采取“班子成员+企业+包村干部+农户”的运作模式,为创业者提供一站式保姆式服务,已引进逆流网络科技公司等六家企业入驻,带动就业1400余名群众就近就业。园区内以渔具产业为主的电商孵化基地预计月销售额可达300万元,并开设直播课堂培训直播销售人才。400 平方米太空豆加工基地通过发展分散式加工模式,已带动900 余名村民务工就业,同时指导14村级加工点建设。电商产业园培育出自主品牌3个、授权销售品牌26个。8个直播间、1个仓储间、1个生产车间配套完备,全乡渔具产品日销售额10余万元,带动就业1200余人。6个村级直播间日销售额2万余元,4个农户个人直播间运营红火。乡、村、户直播体系已经形成,市县领导多次莅临我乡调研指导。
    肖旗乡探索林下经济发展新路径,他们在平顶山市农科院指导下签约全市首家林下经济发展合作项目,探索食用菌和中药材轮作模式发展林下经济2000亩,预计年产值可达4000万元以上,带动2000余名群众就业。与昊润农业有限公司共同开发“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林下经济发展新型合作模式,种植赤松茸150亩、羊肚菌50亩,项目年产值达900万余元,带龙就业100 余人,人均增收2000余元,为全县林下经济发展探索出成熟路径。

    肖旗乡党委、政府持续发扬“中原大学”革命精神,深度挖掘乡内红色基因,持续弘扬革命前辈艰苦奋斗精神,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奋力推动肖旗乡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

    肖旗乡因明代,肖姓率部屯田旗级营地,故名肖旗营, 后演变为肖旗。
         近来,“肖旗”这个名字,经常出现在《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河南人民广播电台。
      “肖旗”这个响亮的名字,北飘京津,南飞荆楚,东接徐淮,西达峪函,响彻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又飞越太平洋,回荡在东南亚、北美洲、大洋洲和澳洲上空。声波传万里,信息通万家。极大地提高了肖旗的知名度,鼓舞了肖旗儿女的士气,激发了肖旗的一腔豪情壮志!
       肖旗的名字飞快地传遍了全县、全市、全省、全国、全世界!
       肖旗一下子成了河南省和全国上上下下议论的焦点!
       肖旗沸腾了!
       宝丰沸腾了!
       要知道:这不是哪一个人的光荣,这是一种精神,也就是“肖旗精神”的体现!要知道,这更是一种集体主义精神,这是肖旗人的光荣,也更是千千万万个为肖旗出过力、流过汗的肖旗儿女的荣誉! 
      肖旗“突出‘四个精准’,助推返乡创业”。近年来,肖旗大力实施“能人回归”工程,多方鼓励和支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下乡创业,呈现出人才回归、技术回乡、资金回流的“集合效应”,为乡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肖旗把返乡下乡创业作为推进产业转型的主攻点,紧密结合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特点、创业优势,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回乡创业,推动输出型经济向输入型经济转变,实现引回一批老板、培育一个产业、形成一个园区的“葡萄串”效应;把返乡下乡创业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稳定器,引导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进园区、进企业,发挥返乡创业在乡村振兴中的示范带动作用;把返乡下乡创业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源,通过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打破了农村劳动力长期向发达地区单向转移的旧格局,破解了农民群众创业无途径、就业无门路、收入无保障的难题。
       肖旗结合外出务工人员在外打拼多年、具有深厚家乡情结的回归心理,围绕文明肖旗、厚德肖旗建设,大力弘扬创业创新文化,让返乡人员有归属感,真正融入家乡发展。让他们在政治上受尊重、精神上得荣誉、社会上有地位,激励和引导更多在外人员回乡创业就业。同时,积极发挥返乡人员有资金、有技术、有思路的独特优势,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返乡人员在就业创业的同时,“下乡”创业就业,创办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规模种养业、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业,真正让他们深度融入家乡、扎根家乡、回报家乡。

为什么要上传直播封面图?一张好看的产品、人物图片,能在直播广场快速吸引人进入直播间。”2021年10月27日,在宝丰县肖旗乡返乡创业园电商孵化基地培训教室,短视频实操带货讲师正在给64位新学员系统地讲解直播带货,帮助“新农人”们更直观地了解直播行业,更高效地开展直播带货活动。




“老师,你来看看我的直播间,粉丝也不少但就是下单率还不太高。”



“看看你后台数据流量的来源渠道......”



趁着电商培训班讲师课间休息的片刻,贺岭村的何淑婉把老师请到她们的直播间现场请教。



作为肖旗乡返乡创业园电商孵化基地的“新网红”,两个月前何淑婉还在为在县城找一份什么样的工作发愁。“在村家乡群里看到乡里要开展电商人才培训,我就抱着试试的态度报名参加了,没想到两天的培训很详细。听完后我很有信心,从办理营业执照开始,乡政府免费给我们提供场地、器材支持,帮助我们与企业、厂家对接,协助我们办理助企贷款。创业直播一个月里,我们的营业额已经达12万元。你看,大前天的销售额有4000多呢。现在我很有成就感,干着也很有劲头,我和运营正在备战“双十一”呢。”老师走后,何淑婉在电脑后台高兴地给记者展示她的销售成果。




2021年宝丰县大力支持电商渔具产业发展,肖旗乡作为试点乡镇,紧抓发展机遇,积极谋划,结合本土实际,全力打造电商孵化基地,快速推进人才培养,努力探索出一条以电商带动农民工返乡创业、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肖旗乡副乡长、电商发展负责人王建功告诉我们:“针对电商人才短缺的问题,我们深挖各村的潜在资源,通过“集中授课+参观学习+蹲点培育+交流对接”的模式,全方位、多层次培训专业人才,今天这次集中授课已经是第五次培训了,累计参与人数220人次,把人送进直播间蹲点培育人才20多名,培养电商直播团队12个。现在袁庄村、鲁庄村等15个村级直播间正在打造,七里营村的恒洋、钓友、大壮等直播间运行非常好,大壮直播间日销售额已突破12000元,看着各个直播间的销售额,我们发展渔具电商产业的决心和信心更坚定。”



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肖旗乡党委书记夏上说:“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农村电商要发展,关键在人才。我们通过引“头雁”、育新人,构建立体化人才支持体系,吸引培育更多的农村电商人才,储备充足的人力资本,让农民创业活得好、长得快、赚得多,让新时代的农村在电商发展中迸发出新活力。”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二百四十二】郭进拴 |报告文学的春天来到了 ——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

下一篇【二百四十四】郭进拴 |报告文学的春天来到了 ——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