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 |报告文学的春天来到了 ——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 【一百八十二】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4-11-30
25682

郭进拴 |报告文学的春天来到了

——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 【一百八十二】


      《鲁山脱贫大决战》具有平中见奇,精于编织的结构布局。错落地写,往宽处写,是《鲁山脱贫大决战》的另一个特点。郭方向书写鲁山的来历、往昔贫困的日常等历史纵深画面,交织错落的书写方式,“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使全书产生移步生景、切换自如的阅读体验,呈现出近景生动突出,远景浑朴厚重,地域文化色彩浓郁,时代特色气息鲜明强烈的整体特征。如郭方向这样写道:

         鲁山之行不仅解开了我的疑问,而且取得了五大收获。一是懂得了鲁山之大。鲁山是革命老区,没有鲁山,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没有新中国的今天; 二是发现了鲁山之美,山之美在景,水之美在灵,我们所到之处,到处是奇观胜景,鲁山之美不在景而在情,鲁山最美的是老区人民的纯朴之情;三是领悟了鲁山之精神,鲁山的历史是一部浓缩的革命史,鲁山之行,让我们找到了鲁山精神。岭岭埋忠骨,村村有烈士, 勇于牺牲、勇于奉献的革命精神不正是鲁山精神吗?四是感触到了鲁山之魂。鲁山穷、鲁山偏、鲁山苦,正是这些孕育了鲁山的人民,在任何情况下都怀着一颗对党忠诚,对革命充满必胜的信念,这就是鲁山之魂;五是找到了鲁山之实,鲁山是革命老区,走出了多位彪炳史册的人物,他们虽以此为荣,引以骄傲,但没有躺在功劳本上睡大觉,而是前赴后继,勇往直前。

        《鲁山脱贫大决战》具有唯真求是、抱朴守拙的底线坚守。搜尽奇峰打草稿、脚步丈量寻素材,是《鲁山脱贫大决战》的又一个特点。郭方向坚持用脚步丈量,对每一个扶贫安置新村都实地踏访,其中的艰辛难以为外人道。《鲁山脱贫大决战》需要一个一个故事讲述出来,一个一个人物刻画出来,要讲好这些故事,写活这些人物,没有捷径可走,必须到生活现场去,到扶贫一线去,去聆听、去搜寻、去发现。那些毛茸茸的细节、那些藏在大山险谷中的故事,非亲历亲至者,是不具备讲述资格的。

       纪实文学强调其纪实性,它更强调于文本穷尽事实、指认真相,因此也要求书写者创作态度更甚于真诚,“修辞立其诚”。一个“真”字,包含了“真善美”的全部写作伦理,理应最受纪实文学书写者重视。

       《鲁山脱贫大决战》的语音很美,像散文,像诗歌。例如:

       鲁山这片蓝天,高远;鲁山这块土地,辽阔;鲁山这方山水,秀丽。于是心情舒畅时就对着这一架架山峰倾吐,心情压抑时就对着这一道道溪水宣泄。于是倾吐就倾得多了几分婉转惆怅,宣泄就宣得多了几分明丽欢快。一吟三叹般的幽邃绵润就生动的曲剧花开四野,行云流水般的酣畅淋漓就演绎得豫剧如火如荼。戏情即人情,现实的苦乐忧凄在戏中契合,田间地头都是布景舞台道场。这“秫秫稞”戏宜于在野外火爆演出,也宜于自娱自乐。数百年的曲剧音韵袅袅,数百年的豫剧梆子声声,数百年的坠子弦乐阵阵。唢呐嘹亮,盘鼓雷动,鲁山,这一方山水汇集了豫西几千年的历史,沉淀了豫西几千年的情感啊!

      伏牛山神奇秀美,主峰耸立在鲁山县的尧山极顶,承载着华夏子孙的心弦,尽现风流;流传着美丽动人的故事,彰显魅力。与伏牛山一脉相承的登山小道集幽、奇、秀、美为一体。它山峦重叠,奇峰嵯峨,一山四季;它植被茂盛,繁花似锦,林深草密;它怪石林立,奇瀑飞泉,溪谷幽深。风光静美,早让我羡慕已久。

       郭方向在《鲁山脱贫大决战》一书中的《大美鲁山》一章中这样写道:

       三月的鲁山城乡,桃花开了,公园、游园里姹紫嫣红的,远远望去,就好像是从天上落下来的一大片一大片粉红绸缎般的晚霞。

  尤其是鲁山县的万亩桃花园,更是名声大振,远近闻名。“万亩桃园”报来了春天的讯息,桃花节的开幕搭起了沟通的桥梁,化作了友谊的纽带,展示了下汤人开放、自信、大胆创业的形象。

       进入三月后,各个微信群对桃花节的各类宣传可谓是铺天盖地,大家文采斐然、热情洋溢,字里行间体现着对家园的热爱和厚爱。“万亩桃园”也从最初的单一赏花品果的观光旅游业,发展成为“以花为媒、借花发展”的桃果经济,桃花节已然成为鲁山县对外交往的名片,招商引资的平台,惠民强县的手段,迈出了鲁山县生态保护、扶贫攻坚和项目建设的坚实步伐,推动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鲁山县借助桃花节的示范效应,努力打造春季花香四溢、秋季硕果飘香的世外桃源,让这块热土成为希望的田野,成为美丽的田园、幸福的家园、致富的摇篮。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 |报告文学的春天来到了 ——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 【一百八十一】

下一篇郭进拴 |报告文学的春天来到了 ——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成立10周年工作回顾 【一百八十三】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